五六七八十,我国服役的歼击机序列里,独独缺了一个九。九爷就是歼-9,这个编号其实一直都有,虽然最后没有研制成功,但在歼-9上所做的大量工作为当今多个型号打下了基础。

歼-9最终布局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9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歼-7之后的新一代歼击机研制计划,作战目标是主要对手已经服役的图-22、B-58,以及正在研制中的图-160、B-1等超音速轰炸机,要求作战范围能够覆盖远海岛屿。1964年底初步决定在歼-7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当时有多种方案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宋文骢等人的建议,明确了涡喷双发和涡扇单发两种方案,由于涡扇发动机以及飞发匹配等方面研制经验少、风险相对较高,为了保险起见,决定先研制涡喷双发方案,后来发展为老歼-8,一直到今天两侧进气的新歼-8。

老“八爷”

今非昔比的新八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涡扇单发方案随后立项,按顺序就是歼-9。歼-9在功能定位上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突出空战性能、兼顾截击作战,这种状态下要求大马赫数2.3、升限20000米左右;第二种是突出截击性能,要求最大马赫数2.4-2.5、升限22000米左右。随后设计单位选出了4种机翼平面形状,分别是后掠50度和55度的后掠翼、57度的三角翼,和带有两种前缘后掠角的双三角翼,均为常规布局,并据此制作了风洞模型,最终确定采用55度后掠角的三角翼,称为Ⅳ方案。

三角翼正常布局方案

选定Ⅳ方案主要是因为这个方案除了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外,其他总体布局和机身结构与歼-7、歼-8差不多,研制风险相对较小、成功的把握比较大。但后来的风洞试验发现这种布局下机动性不够理想,于是又提出了无尾三角翼布局的V方案,前缘后掠角60度,这一方案改善了机动性,但这时已经进入 1967年,研制工作受到干扰,加上有些技术难题也一时难以解决,1968年初歼-9暂停研制。

无尾三角翼布局方案

1969年底,受当时世界上一些局部战争的影响,歼-9又恢复了研制,但因为原单位同时还要负担歼-8等其他机型的研制,就把歼-9的设计和试制放到了成飞,并从原设计单位抽调了300多人过去支援,这也是现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起源。之后歼-9的主要性能指标又被提高到为双25,就是升限25000米、速度2.5马赫,到70年底又进一步加大到双26。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最后设计团队把目光放到了鸭式布局、两侧或腹部进气这一方案上,称为歼-9Ⅵ。

鸭式布局、两侧进气方案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式布局的研究工作,我国其实在歼-9之前已经有过相当的积累,论证了包括 “抬式”布局、固定鸭翼、全动鸭翼等多种方案,有的甚至还进行了缩比模型的试飞,应该说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歼-9最早确定采用鸭式布局方案,时间是在70年代初,到1976年最后一次确定的总体布局方案,也仍然是无尾三角翼鸭式布局,同样也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诸多第一手数据,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自然也为后来的歼-1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以色列“狮”的研制计划开始于1980年至1982年,歼-9的鸭式布局方案比“狮”要早5年以上、最远可以上溯近10年。歼-10气动布局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歼-9、还是“抄袭”自靠格鲁门帮忙才弄出来的以色列“狮”,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60-70年代研究“抬式”布局的战斗机和运输机模型

成果从来不是别人端过来的

歼-9从开始提出设想到最后下马,历时16年,是当时研发时间最长、投资最高而后下马的型号,当然所做的工作也是最多最充分的,与歼-9相关的很多配套也一并下马,包括发动机、空空导弹、雷达等等。下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性能指标过高、超过当时的技术实力可能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从事实上看的确也是这样。但回过头来从作战任务的角度看,在面对图-22、B-58甚至XB-70这类目标的时候,指标低了又有什么用呢?或许可以研制成功,但空防能力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还是于事无补。所以高指标的背后推手其是现实任务的需要。而高了搞不出来、低了搞出来没用,就是当年现实存在的困境。

另一个方面是指标的反复变更,导致了对气动布局的多次调整和修改,严重影响了研制进度。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每一次的变更无疑会重新对气动布局进行又一轮计算、试验和验证,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对于项目本身是极为不利的。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想,这个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设计经验,以及各种气动布局的数据和资料,于后来其他机型的研制,未必没有借鉴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

总而言之,正是在这样的困境里,我们的前辈们不断摸索和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至今在歼-10、枭龙,或许包括歼-20的身上仍然能找到当年的影子。九爷,其实一直没有走远。

一种鸭式布局的风洞试验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