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就只有一位被历朝历代以及后世接受的改换帝号、视为正统的女皇帝,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其实我们以中国为中心,纵观世界史,女王、女皇的数量都不在少数。

像在我们西方的欧洲,欧洲的这些国家在中世纪、近现代、现代都有大量的女性最高领导人。像英国、荷兰、瑞典、以及欧洲两牙中的西班牙、葡萄牙等等国家,都有大量的女王掌权现象。尤其是英国,女王非常之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维多利亚、玛丽一世、伊丽莎白等等。并且欧洲各国王室为了保证血统纯粹、高贵,各国王室联姻不断,血统驳杂,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了西方,我们再聊聊北方。我国北方的俄罗斯相信大家都熟悉吧,在俄罗斯的封建农奴制时期,重男轻女现象较为严重,但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竟然有着四位女沙皇。而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沙皇,就是统治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她强势统治俄罗斯长达34年,俄罗斯在她的手上被发展成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她在俄罗斯人心目中与“彼得大帝”齐名,彼得大帝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被冠以与彼得大帝齐名,可见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历史地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

东边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封建时期,女主掌权的现象也不少。尤其是日本的女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弹丸之地且极度重男轻女的日本竟然有八个女皇,令人叹为观止。

说了这么多,就是分析一下世界各个国家女王、女皇的分布情况,让大家了解各区域的国家,女主掌权状况。

下面言归正传。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历朝历代以及后世接受的正统女皇帝到底是谁呢?先给大家说几个关键词,武媚娘、武瞾、唐朝。说了这几个关键词,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没错,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历朝历代以及后世接受的正统女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宠称武媚娘又叫武瞾、武则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

在封建时代,掌握全国统治大权的女性有一些专有词语来形容,如摄政、临朝称制、临朝听政、垂帘听政等等。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几位让国人耳熟能详的掌握全国统治大权的重量级女性人物了。

第一位就是以先秦的秦宣太后为原型的芈月,芈八子了。一五年由孙俪主演的《芈月传》,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爱恨情仇交织着家国兴衰,使得这位已经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秦宣太后又大火了一把。

第二位就是中国历史上拥有从无到有、老年创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草根皇帝等称号的传奇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吕太后了。刘邦死后,吕后与刘邦唯一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刚过束发之年的李盈还没修炼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帝国的操盘手,于是吕后开始独掌大权,几年后刘盈忧郁而死,吕后立刘盈的儿子刘恭继位,自此开启了她临朝称制的生涯。

吕后

第三位就是一提到清朝末期,就能立刻在脑海浮现她的身影。没错,那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老佛爷了。慈禧在咸丰帝死后,由时年五岁的同治帝继位,面对晚清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的局面,客观要求整个清帝国的权力必须要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政权落在与同治帝是亲生母子关系的慈禧手中,在客观条件上,站在同治帝的以及皇帝一脉的角度上,是在危难之际集权于皇室的最佳方案。

而正是出于此目的,慈禧联合慈安、恭亲王奕訢等发动辛酉政变,与以赞襄政务王大臣、兼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等展开殊死搏斗,成功夺取政权。自此帝王世系由慈禧掌控,也正是如此,才能使慈禧在清末皇位更迭时,对于继承帝位的皇嗣人选,有独家决定权,也在清末最后几位皇帝的选拔、继承中谋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在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时期,慈禧太后先后数次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前后共掌握清朝政权长达47年之久。不得不说慈禧老佛爷对于政治的敏锐性以及政治手腕真的是极其高超,只可惜玩弄权术并不能强国富民。

上述列举了几个著名的女主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的现象,但为何偏偏只有武瞾,武则天,敢通过一系列纵横捭阖、高超的政治手段更换了皇帝名号,从而进一步达到称帝的目的呢?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更改国号、称帝成功,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由唐朝社会尤其是社会上层的精英、贵族的品格、风格决定的。众所周知对于唐朝自称汉族血统,历史学家都质疑其说。根据历史学家们的各种研究表明,唐朝其实是一个胡汉文化融合的国家,唐皇室的血统其实是汉族和鲜卑族的融合。

唐朝承袭隋朝,而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又接受北周禅让,代周称帝,而北周又是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合称为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五国里的最后一个朝代。北朝的五国都是胡人鲜卑族政权,并且隋唐的皇室、统治阶级都是从北朝各国的最高领导层里过来的,可见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血统、文化对于隋唐两代的影响。

在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详细地考据了李唐皇室世系,结果与上述分析无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社会

胡汉文化的结合所导致的唐朝社会风气、最高领导层群体的品格、风格与后世儒学昌盛的社会文化以及当时的统治阶层的思维、认识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更改国号对于当时的唐朝领导层来说没有后世看的那么重要。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以后世的价值观与唐朝做对比。就如同胡人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石敬瑭对燕云十六州的认识与后世宋朝国民对于燕云十六州的认识、感受是决然不同的。

其次是唐朝对于国号神圣性的认识以及看法,并没有后世看的那么重要,后人不能以后世国号的神圣性来看待唐朝国号。早期国号都是很偶然得来的,如先秦时期,秦国开国君主秦非子,以嬴为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赏识封在秦地,于是号秦嬴,历代秦国以及秦始皇都沿用“秦”为国号。

刘邦建立的汉朝也是这样,汉朝国号其实并不神圣,“汉”为国号也是很偶然得来的。刘邦最早被封为汉中王,刘邦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之后,由于惯性,也依然沿用“汉”为国号。

唐朝武备

唐朝也是如此,李渊最早被封为唐国公,于是在建立唐帝国之后,依然沿用“唐”为国号,由此可见,唐朝的徽号、国号的神圣性并没有像我们后世想象的那么神圣。

最后是武则天长达几十年大权独揽,控制朝堂能力极强,使人无法违背其意志;且六十多岁登基,时人都以为她统治不了多久;并且登基后始终立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为皇嗣、继承人,这些举措也大可令社会各阶层放心,于是造就了这一怪象。

武则天大权在握时期非常之久,从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废王立武”,武则天正式成为皇后,到公元683年李治去世,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武则天有大半时间是大权在握的,与唐高宗李治并称(天皇、天后)号二圣。

据《资治通鉴》记载:“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二圣

从唐高宗李治去世到公元690年武则天建立武周,在这几年里,李治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先后继位,(不听话则废立)在这期间武则天两度临朝称制,依旧总揽大权。

公元690年,几十年大权独揽的武则天,在经过她的授意、造势下,神州大地遍布祥瑞、社会各界的民、官、道、佛、夷等等,纷纷上书请求武则天称帝。于是武则天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成功登上女帝之位。从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到公元705年女帝武则天去世,称帝后武则天又干了十五年,可见其统治能力之强,政治手腕之高,纵观史海,决另无女子与其媲美。

虽然武则天称帝建武周后,虽然对于武承嗣、武三思等一干侄子们十分重用,但武则天对于皇位继承问题非常清楚,毫无疑问的选择自己子孙一系,绝不可能传给侄子们。据史料记载当时洛阳有人捧臭脚,上书奏请立“天侄”武承嗣为太子,被武则天杖杀。理由是“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

狄仁杰画像

过了几年,武则天年龄高了,武三思、武承嗣又一次被人荐为太子,这一次武则天真的有些糊涂了,在两方之间意未决,时任宰相的狄仁杰进言说:“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侄姑于庙者也”史称“太后意稍悟”。

由此可见武则天称帝后,继承人依旧是属于李唐皇室一脉,武则天依旧是维护自己儿子的。神龙政变后,李唐王朝之所以那么快恢复,武则天默许李唐王朝顺利恢复的因素估计也不少。

综上所述,武则天之所以改换帝号,并且顺利称帝,首先是因为武则天长达几十年的执政,使其统治地位十分稳固;其次是胡汉文化融合的唐朝社会上下品格、风格与后世他朝迥异;再者是唐朝上下对武则天称帝这件事严重性的理解与后世不同;最后是武则天在继承人问题上是无可争议选择李唐皇室的。时势造英雄,此语永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