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8日凌晨,国美控股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国美控股集团发布声明称,集团高度关注内部通报违规外泄情况将按公司保密规定予以追责。同时,国美崇尚奋斗精神和切实行动,对于工作中的“摸鱼”“躺平” 苗头保持警觉、防微杜渐。

以下为国美控股集团关于内部处罚通报的声明全文:

日前,根据我司一则《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有部分员工在办公区域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引发网友关注,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国美一直以来切实保障全体同事合法权益,也要求员工遵守公司合理的规定规范。根据我司《员工行为规范及办公场所管理标准》不提倡在工作时间内在办公区域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集团也多次组织广大员工学习相关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

2、上述处罚通报的相关行为,经校实,为相关同事在工作时问内于工作区域过度占用公司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相关行为消耗的非工作流量及对应时长已远远超出劳逸结合的适当合理范畴。上述处罚通报在内部公示前已与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其均承认自身行为明显违反员工行为规范,并在处罚通报确认单上签字

3、此次集团相关部门选择在内部通报相关同事利用工作时问、身处工作场所、占用公司资源过度从事非工作行为的情况,是出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初衷,意在提醒公司全体同事应把工作时间和公司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聚焦工作,提质增效,尽职尽责,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同提升和发展。集团高度关注内部通报违规外泄情况将按公司保密规定予以追责。

4、我们深知,员工是公司的财富,公司是员工的事业平台,公司和员工是具有共同利益和责任的事业共同体,公司制定合理的工作规章和进行必要的过程管理,是对全体员工负责、对公司发展负责的正当且必要的举措。

5、我们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应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努力,这也是全社会都认同并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国美崇尚奋斗精神和切实行动,对于工作中的“摸鱼”“躺平” 苗头保持警觉、防微杜渐,不断勉励公司与全体同事,聚焦目标、珍惜时间、善用资源,以不懈奋斗催生成长进步。

感谢各界对国美的关心,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资料报道

相关阅读:

国美回应“通报员工上班摸鱼”:通报前已充分沟通 确属过度摸鱼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维城)“国美通报批评员工上班摸鱼”上了热搜,11月17日,国美品牌公关部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公司常规管理行为,属正常的奖惩情况。公司在通报前已与涉事员工充分沟通确认,确属“过度摸鱼”行为。

该负责人称,该通报是公司纯内部文件,不慎外泄是个别员工的个人行为。该事件给涉事员工在公司以外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引发公众热议,占用公共资源,公司表示遗憾和抱歉。

11月16日,一份名为《国美控股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的文件在社交平台流传。内容显示,根据相关规定,员工在办公区域禁止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如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等。在2021年8月30日至9月3日期间,总部针对非工作流量信息进行统计排查后,发现部分人员在工作区域内占用公司公共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

通报中提到,有资产增值经营支持中心的员工,消耗腾讯视频 (10.3G)、抖音(2.8G)、爱奇艺(0.3G);信息服务共享中心的员工,消耗抖音(16.9G)、腾讯视频(3G)、头条(0.2G)、京东(0.1G)、 字节跳动(0.1G)。通报显示,对除外包人员以外的10名员工,给予公司全员警告并行政处罚2分。

有近期离职的国美员工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同事有的忙的忙死,闲的是真闲。建议技术把这些精力多放在用户体验上。公司监控可以,不过可以先通过内部沟通解决摸鱼问题;而不是直接通报,这样反倒会引来员工的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累积起来,很多人就跑了。对企业招聘新人,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老员工走了,新人接不上,最终影响到业务落地。所以还是企业内部沟通机制问题。”该国美前员工认为。

对此,国美品牌公关部负责人解释,通报中提到的网络是公司提供的公共网络,公司作为网络提供主体,有权依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相关法规和公司经营与业务需求,对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进行相应管理。公司相关规定不允许员工在上班时段进行非工作内容的网络用途,员工在入职时也需要签署、学习、认可相关规章制度。

该负责人表示,国美并非没有人情味的公司,倡导积极向上的职场氛围和工作生活的平衡,对员工适当放松、劳逸结合是默许的。公司在通报前已与涉事员工充分沟通确认,确属“过度摸鱼”行为。

“经测算,800M流量可观看1080P清晰度电影约60分钟,1G流量可观看约3小时短视频,被通报人员消耗的非工作流量及其所对应时长远远超出劳逸结合的适当合理范畴,触发公司流量预警。公司需要奖惩分明,平等对待每位员工,尊重勤勉尽职的劳动者,“过度摸鱼”也不利于员工个人的进步成长与职业发展。”该负责人认为。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国美公司统计的是公司公共网络流量信息,属于网络安全监控,且只统计了每个应用上流量信息,并未统计用户浏览具体信息,未统计用户个人网络流量信息,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为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公司可以处理个人信息。根据目前报道信息,并未发现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

“通报中提及的《员工行为规范及办公场所管理标准(2020)版》(以下简称:《员工规范》)并未附全文,该规定具体内容尚不知晓。通报中提及的‘在办公区域禁止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该句内容也并无不妥之处。如《员工规范》合理,并且已经全员下发告知的,公司有权利根据《员工规范》对员工行为进行管理,根据《员工规范》条款对违反《员工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韩骁表示,如果国美公司非法统计员工网络浏览记录或其他个人信息,或者处罚员工的依据并未经过公示的,则国美公司可能涉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评论:

不许上班“摸鱼”:规则与人性究竟该怎么平衡?

提到上班“摸鱼”,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刘慈欣曾在电厂上班“摸鱼”写出《三体》的故事。

不过,绝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摸鱼”有风险,操作请谨慎。近日,网传一份来自国美控股集团的内部文件截图显示,有国美员工在办公区域禁止从事与工作无关之事,如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等。文件称,对于其中10名非外包员工,给予公司全员警告并行政处罚2分;对于外包人员,做清场处理,不得二次外包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内部通报曝光后,舆论争议不小。相当多的网友认为,企业的格局是不是小了点?工作时玩个手机,刷下视频,这在今天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再说,偶尔“放飞”一下,也未尝不是必要的调剂,反倒可能激发工作热情。此外,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后台监控,是不是侵犯了员工隐私,也引发部分网友的担心。

网友的上述反应,实属人之常情。在今天,可能谁也无法做到在上班时间完全不“摸鱼”。毕竟,人非机器,工作时偶尔“分心走神”,其实很难避免。

关键是,到底如何定义“摸鱼”?如通报显示,一位员工用在一款音乐软件上的流量就高达22.5G,从常识来看,这有可能只是边听音乐边工作。如果真是这样,到底算不算“摸鱼”?

当然,从更多细节和回应来看,国美这次对“摸鱼”员工的处理,与此前曝光的一些企业连员工上厕所次数和时间也要限定的做法,似乎有所不同。

比如,公布的员工上网数据显示,多数人的流量使用情况,确实不是说上班时间偶尔刷几分钟视频所能解释的。国美相关方面就指出,公司的午休时间只有1小时,而有的员工看视频就用了超过20G,实际核算下来,可能累计看了长达十个小时。这样的现象,恐怕放在任何公司,都是难以接受的。

此外,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有员工能给出合理解释,比如午休看了视频后忘关后台,这种情况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并强调,“有一些员工的情况说得通、合理的,HR那边都会做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且,像视频部门开抖音的时间一定很长,这种我们也不可能去做通报。”

由此可见,国美对于“摸鱼”员工的通报批评,与我们想象中的管理“严苛”“不人性化”,似乎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不过,一个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需要“细化”到监控员工上网流量的地步,这背后是不是反映出企业的工作氛围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也确实值得深思。

比如,若一家企业的员工上班“摸鱼”现象比较突出,是不是与岗位设置和人员分配,以及激励机制不当有关?而一些企业还流行过“摸鱼式加班”,即下班后领导不走自己也不走,以摸鱼的方式来刷存在感,这种畸形的企业加班文化,是不是也同时存在?另外,正如网友所言,如果严禁员工上班时间“摸鱼”,下班后公司对员工的“打扰”是不是也应该彻底杜绝?

上述疑问其实说明,企业员工“摸鱼”,远不只是与员工个人素质,以及企业有没有严格监控有关,说到底还是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或许,通过严密监控可以减少员工“摸鱼”,乃至提升企业的运转效益,但这样简单生硬的做法恐怕始终难得人心,不利于形成真正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当然,呼吁企业柔性管理,合理看待员工正常的“开小差”行为的同时,每一名上班族也得明白,上班时间就该干工作的事,不把“摸鱼”说得理直气壮,这也是基本的职场准则,每个人都应有数。

公司追求对员工的严格管理,与员工希望有一定的人性化空间,这可能是横亘在所有企业与职员之间的一对永恒的矛盾。到底如何平衡,没有那么分明的界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求、做法或许都不一样。

归根结底,在规则与人性之间,需要企业和员工一起找到那个能被双方共同接受的标准和平衡点。实现了这一点,才能是员工与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