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的内容占了将近一半,前半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谁能获得康熙认可,得到继承机会”进行的,所以太子胤礽的地位稳固或者动摇就成了关键。

胤礽的一举一动成为众位皇子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这位太子爷偏偏自己不争气,平时遇事没有主见,难以获得康熙赏识,私下又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勾勾搭搭,最终在狩猎时被康熙发现。

康熙遇事冷静,原本打算按下此事,可是却偏偏有人不肯放过,想要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坐收渔翁之利:八阿哥一党想彻底扳倒太子,于是十四阿哥执笔,伪造了太子的手谕调集兵马,好把“图谋造反”的罪名嫁祸给太子胤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胤礽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这本来是个狠招,可是手谕到了康熙和张廷玉那里,却很快就被识别出是伪造的,更绝的是,康熙居然没对伪造手谕的人深加追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八阿哥等人合谋筹划的一记重拳,到了康熙那儿居然化为乌有。

谁更棋高一招?自然显而易见。

康熙为什么会对伪造太子手谕一事隐忍不发呢?

对此只能说康熙的精明与智慧远在他的儿子们之上,而他的深情也远非他这些孩子们所能体会。

在长大成人的24位皇子中,太子胤礽是康熙唯一的嫡子,他一直是康熙最喜爱的孩子,即使在他犯错时,康熙仍然会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机会。

《雍正王朝》中,伪造太子手谕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把太子打倒,让他再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但是八阿哥一党还是低估了康熙的精明,以及康熙对胤礽的感情。

首先说康熙对胤礽的感情。

胤礽的母亲是赫舍里皇后,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康熙即位早期首位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迎娶赫舍里氏之后,对维持康熙早期皇位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康熙和赫舍里皇后的感情很好,胤礽是这位皇后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在两岁时夭折;赫舍里皇后生下胤礽后不久也去世了,当时只有21岁。

出于对皇后的深情,以及对唯一的嫡子胤礽的喜爱,康熙一直亲自抚养胤礽,并在胤礽只有两岁的时候就立他为太子。

在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康熙对胤礽的感情远非其他皇子可比。

老年康熙,网络图

照着当时的形势,只要胤礽不犯类似于“谋反”这样的大错,康熙基本上不会动他,会让他稳稳当当地即位。

但是和康熙的厚爱相对比,胤礽的表现并不好,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礽和康熙的嫔妃私通,遇事没有主见,丝毫没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继承者的样子。

历史上,胤礽最让康熙失望的是缺少仁孝,这恰恰是康熙最在乎和看重的。

1690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时突然患病,一连几天高烧不退。

看到皇帝病重,随驾的大臣们十分忧心,于是他们劝谏康熙先回京师养病。

康熙无奈,当即下旨让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前来行宫接自己回京。

此时胤礽已经17岁了,康熙以为自己一向疼爱他,见到自己生病,他也一定会非常关心,可是胤礽的表现却让康熙既失望又厌恶:见到重病的父亲之后,胤礽竟然没有丝毫担心和关切。这让康熙非常难受,认为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念”。

康熙自幼父母双亡,他对养育自己长大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一直十分孝顺,在他心里,“仁孝”是衡量人品格很重要的一个标尺。

看到亲自抚育长大的胤礽丝毫没有继承自己这个重要品质,康熙气愤之余,下旨将太子直接遣返回京。

但是,即便胤礽是这样的表现,康熙当时也没有宣布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对他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希望他能够有所改进,始终不愿轻易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即使后来忍无可忍,康熙宣布废掉太子后仍然不忍心,于是再次立胤礽为太子。

胤礽的太子位经历了两立两废,从中可以看出康熙内心深处对胤礽的厚爱与宽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王朝》中的八阿哥和九阿哥,网络图

再来说康熙的精明:在康熙的眼中,他那些儿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费尽心机的表演,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洞若观火。

康熙是怎样的人?他8岁即位,即位之初经历了怎样的血雨腥风?在几十年的统治生涯中,他的政治斗争经验无人能比,更何况这些从小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毛孩子!

他懂得权力争斗的残酷,也非常擅长这些争斗,但是却不希望把这争斗的心机与智慧用在自己的亲人身上,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之间能够多些手足亲情,多些父子仁孝。

对于八阿哥结党营私、九子夺嫡这些儿子们之间的争斗,康熙未必不是心知肚明,当他亲眼看到伪造的太子手谕时,他的心里其实很清楚:这都是自己的儿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最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如此争斗,希望他们能够安分守己!他不愿意去追究,是因为他不想亲自去惩罚自己的儿子!

别人看到的是对皇权的挑衅,是大逆不道,康熙所考虑的,却是除了皇权,还有亲情。

康熙是自幼缺少亲情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不要像自己幼时那样孤独无助,无依无靠,所以总是去宽容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在温暖的亲情中成长。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并不仅仅是这一次没有追究伪造手谕的人,还有一次同样的错误,他也没有予以深究。

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戏码,因为这场戏的结果就是康熙生命的终结。

那是十四阿哥胤禵被派到西北边境当大将军王的时候,到康熙寿诞前夕,文武大臣和众位阿哥都为康熙准备了寿礼,十四阿哥也准备了一份难得的寿礼:一块带有“百年长运”字的天然陨石。

此时胤禵带领重兵镇守边陲,朝廷得以安定,如果这样一份寿礼到了康熙手里,康熙一定会非常高兴,对胤禵会更加赏识。

胤禵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但是八阿哥胤禩等人怎么会心甘情愿看到这一幕发生?即使十四阿哥曾经是他们的好兄弟,他们也丝毫没有顾及昔日情谊,而是用心歹毒地把陨石换成了一只死鹰!

此时的康熙已经六十多岁了,在自己的寿诞之上看到这样一份寿礼,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和失望?

对于这一点,八阿哥等人,这些康熙的儿子们全然没有顾虑,康熙的贴身太监李德全却顾虑到了,所以当他看到死鹰时,他连忙把礼物盖上,顺口说了个理由,想要把这件事遮掩过去。

但是康熙却坚持走上来,非要看清楚寿礼到底是什么。这一看之下,他登时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自己信任赏识的十四阿哥派人千里迢迢送来的礼物被人调包了!

是谁从中动了手脚?

当然是十四阿哥十分信任和亲密的人,不外乎是眼前的几位皇子。

那一刻,康熙心里升腾的一定不仅仅是失望、愤怒,还有彻骨的心寒:我这都是养了一群什么样的儿子啊?!

所以他当场制止了八阿哥要惩治送礼的将领,因为他知道这将领的无辜,所有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好儿子们精心策划、用来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戏码。

但是不管心里怎样明白,衰老的康熙都扛不住了,刚刚制止了对将领的惩罚,他就倒了下去,看上去再也没有力量去教导或者惩罚那群自作聪明却又枉费心机的儿子们。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康熙把接力棒交到了四阿哥胤禛的手里。

康熙清楚地知道,胤禛虽然也会争夺,但是在他心里,并不是只有他自己,他还会顾念大清天下,像自己曾经做过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