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家梁晓声曾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是最容易获得的高贵,也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人这一生,与其苦苦追求钱财和地位,不如努力修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丰富。

通常来说,真正有教养的人,有以下三种高贵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第一,华丽中的朴素。

《菜根谭》有言:“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

在一群达官显贵之中,如果有一位穿布衣的人出现,会显得很高贵;在渔夫樵夫之中,有一个大官出现,反而会大煞风景。

高贵,不是穿华丽的衣服,不是谈论深奥的问题,而是“合时宜”的打扮和谦卑的姿态。

有一次,梅兰芳去参加朋友的宴请。刚刚到朋友家,发现齐白石也在,于是主动上前握手。

当时,齐白石生活比较落魄,虽然受到了邀请,却毫不起眼。

有一段时间,梅兰芳拜在齐白石门下,学习绘画。因此,梅兰芳非常谦卑地叫了一声“老师”。

一句“老师”,让齐白石的形象高大起来,周围的人,对他肃然起敬。

其实,这次宴席上,真正高贵的人,是梅兰芳。他尊重了“布衣”,也坚持了谦卑做人的态度。

诸葛亮在没有追随刘备之前,住在茅屋里,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夫。可是,他的学识,让他的茅屋“蓬荜生辉”。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把“布衣”当成了贵人。

《陋室铭》里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真正有教养的人,一直在努力赚钱,但是他不会显摆自己,而是过节俭生活。打扮素雅的人,在华丽的地方,反而更加高贵。

03

第二,闹市中的安静。

东汉隐士管宁,和华歆一起拜师学艺。

两个人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窗外,有一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经过,华歆放下书,走到门外去看。

管宁没有理会这一切,继续读书。

等华歆回到席子上的时候,管宁把席子割断了。从此,两人不再是朋友了。

割席断交的故事,不仅仅告诉我们,要专心读书。还启发我们,要在闹市中,寻找安静的心灵。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一个人在车水马龙的地方,还像坐在书房里冥思一样,就能够感触到天籁之音;能够把眼前的花海,置之度外,就进入了快乐的世界。

很多人,一心想要归隐,住到荒郊野外去。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是热闹的,住在任何地方,都会惶惶不安。

小时候,我家在山区,村庄里只有三四户人家,但是家庭之间,常常吵架。几片青菜的事情,都能吵闹好几天。

普天之下,哪有净土?真正的净土,就是你的心啊。

能够控制内心世界的人,怎能没有教养?一切随心,一切舒心,安静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第三,欲望中的志向。

“自古以来,玩物丧志”,道理很明白,可是我们要如何摆脱呢?

老祖宗有言:“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镜调心。”

真正有教养的人,也会有金钱、地位的欲望,但是他们常常会找机会亲近大自然,调节自己的身心。这就是“返璞归真”的大智慧吧。

每个人都会好色。要不是如此,为什么我们要恋爱呢?

有人说:“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

因为喜欢美色,所以苦苦追求那个美貌的人,然后结为夫妻。

一旦结婚,就收敛自己的色欲,做到“君子好色而不淫”,对家庭负责。夫妻相伴到白头。

每个人都需要金钱和房子。如果不是这样,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就成为了大问题。

有存款,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手里有钱,就不怕风雨来袭。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自由,去追求诗和远方。

一旦财富达到了某种程度,就学会放慢脚步,并且积极施舍,帮助困难的人。

欲望是激发斗志的“源泉”,无欲无求是人生的理想状态。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就能够进退自如,有理想,但是不被理想迷惑。

05

结束语。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养?

《易经》里的爻辞讲:“厉,吉。”厉,是严厉、严格,吉是吉祥、自由。

一个人的教养,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严厉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读书,修炼出来的。就像一块废铁,经过熔炼和捶打之后,就变成了可用的器具。

不懂得自我约束的人,做事没有章法,难免会走弯路,变得自由散漫。

提高教养,关键是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是用心去关爱别人,感受别人的痛苦,分享别人的喜悦;二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善待家人;三是多读书,一辈子都在进步之中,提高道德修养。

具体来说,不在人多的地方吸烟,不大声喧哗;主动对人微笑;理解别人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碗里的米饭分给穷人......都是教养的体现。

人啊,越谦卑越高贵,越朴素越高贵,越安静越高贵。

记住,心放得低低的,气质就会高高的,精神就会贵贵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