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确认了中国内地的重点口岸城市名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有关城市能级的排序。

什么是口岸城市?到底有多重要?

《规划》第一段话就指出: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可见,口岸城市对国家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其功能非常独特。放眼全球,众多赫赫有名的大城市都是由口岸城市衍生而来的,比如纽约、阿姆斯特丹、汉堡、新加坡、香港、上海、广州……

所以,一个城市能够被国家确立为口岸城市,会是非常大的荣誉,也是非常大的发展机遇。下面来看看《规划》都点名了哪些城市?

先看一下,《规划》提及主要城市的次数排名

8次:上海;

7次:北京、广州;

6次:深圳;

5次:宁波、舟山;

4次:天津、重庆、厦门、青岛;

3次:成都、大连、昆明、哈尔滨、郑州、海口、大连、西安、钦州、乌鲁木齐、北海;

2次:南京、温州、珠海、连云港、三亚、福州、武汉;

1次:呼和浩特、沈阳、济南、长沙、合肥、南昌、贵阳、拉萨、西宁、南宁、长春、银川、石家庄、太原、杭州、苏州、南通、泉州、汕尾、汕头、秦皇岛、湛江、惠州、唐山、防城港、漳州、桂林。

上海不愧是我国最重要门户城市,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达到8次。

北京、广州并列第二,均被提及7次。

“北上广”的威名真不是盖的,其作为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定位,以及对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性,都再次被确认。

深圳被提及了6次,数量仅次于北上广,说明深圳的门户属性显著提升,正在接近北上广的能级。

一般来说,口岸分为水运口岸、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公路口岸等类别,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水运口岸和航空口岸,前者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后者是高端商务活动、高精尖商品的核心流量入口。

先来看看《规划》对航空口岸的布局是怎样的?

据此,有10个城市被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重庆、成都、深圳、乌鲁木齐、西安、哈尔滨。

其中,北上广三大航空口岸稳居第一梯队,《规划》是这样表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幅提升北京、上海、广州航空口岸国际枢纽竞争力,推动与周边航空口岸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有序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航空口岸国际枢纽功能。建设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相适应的航空口岸群。

推进河南郑州综合性货运枢纽、湖北鄂州专业性货运枢纽等航空口岸建设。

再来看看《规划》对水运口岸的布局是怎样的?

重点打造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水运口岸,支持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推进大连、青岛、厦门、钦州、北海等水运口岸建设,支持辽宁沿海、山东沿海、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建设。

推进舟山、宁波水运口岸建设,构建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宁波舟山沿海转运中心。建设以武汉、重庆为核心的长江流域航运中心。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这说明,上海、天津、深圳、广州位居中国水运口岸的第一阵营。

值得一说的是,武汉、重庆被定位为长江流域航运中心,而同处长江流域的南京则没有提及,在海运口岸布局中,南京被定位为区域性口岸。

再来看看水运口岸中的海运口岸布局:

此外,规划还公布了“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上海、广州是唯二两个在航空港与水运港布局中都位居顶级阵营的口岸城市。

为啥呢?熟悉城市战争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我的文章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大城市都有两个属性,具体如下:

根据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先生的研究,基于城市的外向辐射度和内向集聚度,大城市存在“门户枢纽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两种属性。城市的外向辐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属性就越显著;城市的内向集聚度越高,门户城市属性就越显著。

从这个标准来看,上海、广州是典型的门户枢纽城市,是跨国公司、外国领事馆、国际航班、国际会展进驻中国内地华东大区、华南大区的两个首选城市,对外交流、对内集散功能都突出,但产业辐射效应相对较弱。

北京是两种属性都很强,既是比肩上海的门户枢纽城市,又是超一流的经济中心城市,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创产业上都全国拥有巨大的辐射力。

深圳的“经济中心”或者叫“产业中心”的属性更强,但在门户属性并不是很突出。举个例子,跨国公司、国际航班、外国领事馆在中国内地的首选城市一般都是北上广,深圳在国际联系度上相对较弱,甚至不如成都。

不过,深圳近年来因为产业大爆发,向全国多个地区输出大量优质产业,成为全国最出色的产业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深圳的话语权增加了,在交通枢纽度、国际联系度、国际影响力上都显著提升。

根据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手册,深圳已被评为Alpha-级,这说明深圳的门户属性逐渐获得国际机构的认可。

一线城市就是一线城市,其对国家发展大局的特殊功能、战略价值任何时候都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