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开展了第三期“ 寻大师足迹 悟行知精神 ”研学活动,参观学习了重庆育才中学及陶行知纪念馆、古圣寺旧址。在活动结束后学习成员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联系现场感受,凭感而发,纷纷写出了自己的学陶笔记。

作者

张胜兵

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班主任工作中心组成员,成都市青年骨干教师,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学术专委会委员。

劳动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和本质活动,通过劳动,人类改变现实世界、书写自身历史、创造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1年7月15日,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样教”“如何评价”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上世纪20年代,平民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主战士陶行知从美国归来,践行“生活教育”思想,并明确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其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要三位一体。陶行知先生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的教育实践,对生活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思想与方法对当前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是什么”的问题,明确提出“劳动即生活”

厘清劳动教育“是什么”,有助于学校确立劳动教育的“校本理念”,从“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整体上考虑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优化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设定目标、规划路径、建设课程、建立评价模型、运用好评价的结果。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即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而对于什么是生活,陶行知(1934)给出了简明扼要的定义——“劳动即生活”,揭示了生活的基本内涵及生活与劳动的联系。劳动促进了人类肢体和大脑的发展,集体的劳动发展了人类的团结协作的社会性,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丰富了精神财富,因此劳动是人类进化的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类社会的劳动生活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参加相应的劳动和生活实践活动。陶行知是现代最早提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劳动即生活,劳动教育即为生活而教劳动、在生活中学劳动、在劳动中受教育。

因此,学校劳动教育应为当前的生活服务,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场景,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提升当前的生活品质,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为服务集体生活服务,实现“大伙的事情帮着做”;应该为将来的生活服务,为学生将来从事社会性劳动打下精神基础和技能基础,做到“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同时,劳动教育不是单纯地技能学习,还应该丰富强化其“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乃至劳动中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提升。

从“教什么”来看,应满足“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应满足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既要解决当前生活的需要,又要面向未来社会、未来生活铺好底色。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针对当前青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自立能力的现状,劳动教育要从生活性劳动开始,全面梳理学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必备技能,按照需求的迫切性、技能的难易程度合理编排,形成生活性劳动的分类学习清单。如

**学校1、2年级生活性劳动教育清单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自己穿衣服,根据天气增减衣服。

1

用餐后处理餐厨垃圾、将餐盘分类放回指定位置

1

2

自己刷牙洗脸

1

3

刨铅笔、整理书包、抽屉

2

4

清洗简单小物件(茶杯、自己的碗筷)

1

5

清洗鞋袜内衣裤

1

6

系鞋带、叠衣服

2

8

整理玩具

2

9

认识水果,会清洗水果。

2

10

认识蔬菜,会清洗、处理不用刀具处理的蔬菜。

2

11

学会整理饭后的餐桌,餐具归类。

2

12

学会扫地、拖地

2

13

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1

14

种植一些容易生长的植物、定期浇水

2

15

劳动者讲述劳动故事

4

16

参观和体验

4

**学校3、4年级生活性劳动教育清单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学会垃圾分类

2

2

学会整理书籍、衣物

1

3

初步体验绿植种植

2

4

学会养蚕和照顾小动物

2

5

学会用清洗衣物晾晒衣物

1

6

学会擦玻璃

1

7

学会清洗、削水果

1

8

学会清洗,烹饪蔬菜1-2样蔬菜(番茄炒鸡蛋为例)

2

9

学会包饺子、抄手,会煮饺子抄手

2

10

会制作蛋炒饭

1

11

会收拾餐桌并清洗餐具

1

12

计算机编程基础

4

13

辨认花卉

2

14

观察作物成长与节气的关系,形成自然笔记。

2

15

访问4位以上劳动者,感受不同职业特点

4

16

参观和体验

4

**学校5、6年级生活性劳动教育清单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学会宣讲垃圾分类

2

2

学会整理房间

1

3

科学种植绿植和普通花卉

2

4

会宣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2

5

学会用拆洗被套,熨烫衣物

1

6

学会借助工具帮助家长洗车

1

7

学会制作水果沙拉及果汁果酱

1

8

学会1-2样拿手菜

2

9

学会包子制作及蛋糕烘焙

2

10

了解农作物成长与节气的关系,参与作物制作成产品的体验。(以“一粒油菜的人生地图”为例)

2

11

会使用菜刀、烤箱等厨房工具,会整理厨房。

1

12

会合理安排分配班级打扫任务

3

13

辨认花卉,简易插花。

1

14

会美化房间

1

15

职业体验

4

16

参观现代农业基地、工业基地、科创基地

4

大家的事情帮着做。结合学校、社区的要求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在教会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良好品德。特别是在公益服务性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古话说“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服务型劳动技能既是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成为安身立命之本。

服务性劳动可以从学校出发,梳理学校现有的服务型岗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边体验边学习。如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从劳动活动出发,开展《校园职业体验官》活动,理出服务岗位及工作清单,让三年级以上孩子去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变活动为课程,细化教学内容,明确评价方式。每班担任一周“劳动值周”任务,通过双选到不同的服务岗位,学习该岗位需要的技能,并在学习结束后由食堂阿姨、保洁阿姨、图书管理员及其他担任导师的服务人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

当然,此类方法可以拓展到超市、咖啡屋、城市协管、康养护理等行业场所,让孩子们走进真实的生活,接受真正的教育。

面向未来的生活。一方面,当前的小学生,是20年、30年后的劳动者。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劳动方式、职业形态在迅速变革。有些职业的生存期不过10年左右甚至更短,因此劳动教育更应该面向未来的方向,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让学生明确科学技术基础、创新能力是未来劳动的基本素质,将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等作为基本能力纳入劳动教育内容。无人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在未来工程建设、测绘、现代农业林业等方面有广泛运用,也可以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孩子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向往是成长的重要动力,帮助孩子体验各类职业、进行职业规划也很有必要。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突出劳动教育的性别特征,在有性别区别的劳动中强化性别认同,减少“女汉子”“伪娘”的出现几率。

另外,在“教什么”方面,关注区域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划,渗透相应的劳动教育。如某校处在四川天府新区文创旅游区域,观赏农业和旅游业是重要的支柱。因此该校便在小学高段开展了现代农业相应课程,真正让劳动教育为“向上向前”的生活服务。

从“怎么教”的角度来看,要实现“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主张“做中学”,并且要“手脑双挥”“在劳力上劳心”。同时,劳动教育是以技能学习为载体,要建立“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开放思维。

1.劳动教育资源要从生活中来

劳动教育要“做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要开放。劳动教育强调“做中学”,因此劳动教育师资的主力并不是当前在编在岗教师,部分劳动技能甚至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从师资队伍方面,要坚持“能者为师”“会者为师”。陶行知先生在建立晓庄乡村师范试验学校的时候,曾把“锄地”作为面试内容,并且请有经验的老农来教学生们。因此,劳动教育师资建设须广泛在家长中求贤、向社区及志愿服务机构求助、向专业机构购买服务,组成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部分劳动教育技能需要在家庭完成,家长担任教师也就责无旁贷了。

劳动教育要“真学真做”,因此教学场所要开放。学游泳,必然要下水,甚至呛几口水,才学得会。劳动教育要动手去做,才能够把握要领。所以劳动教育并不能完全在教室里实现,要求孩子们下厨房、进社区、到菜园子等等。因此,学校除了用好现有场地、建好自己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外,必须把教学场地搬到家庭、社区、实践基地甚至田间地头真学本领、学真本领。真实的劳动场景才能体会劳动的艰辛,烈日下拔草种苗的体验,比说教100遍“粒粒皆辛苦”更为有用。

2.劳动教育需要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要“手脑相长”。任何一种劳动都是一个复杂的工序,要学会一项劳动技能,要有目标、流程、要领、核验,因此对操作者的思维是一种训练。古语说“心灵手巧”,便是实践和思维相互促进的明证。比如我们要让孩子做一碗蛋炒饭,需要计算饭粒、蛋液、油的比例,这便是数学;老师讲完、观摩完流程后,可以请孩子绘制流程图;蛋炒饭完成之后,还可以写写劳动的经过和感受。蛋炒饭不单是蛋炒饭,学科之间的融合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劳动教育还要“劳力上劳心”“既劳力又劳心”。让孩子们费费劲出出汗,身体上感受到辛苦,劳动教育的“健体”目标才达到了。多数劳动的动作多样甚至技巧要求高,对于孩子“手脑并用”及肢体的协调性也有很好的帮助。有的学校把劳动教育的动作要领放到体育课去教学,用专业的教学来规范劳动的过程,也是学科融合两相促进的一种好方法。

另外,劳动教育是一个实践载体和联系纽带,可以与审美教育、感恩教育、情感与意志力培养、道德与法治、职业体验职业规划等广泛结合。

3.劳动教育的评价要到生活中去

劳动即生活——劳动教育的成效,要放到生活中去评判。对于劳动教育的作业设计和阶段性评价,仍要要回归生活。

“谁来评”。首先是“谁教谁评”,由教师、家长、执教者来评价技能掌握程度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其次是“谁受益谁评”,对于孩子运用技能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可借鉴部分地区的做法,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之后,社区将其表现共享到学校。也提醒家长们,教会之后,要给孩子运用的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真实的劳动。

“评什么”。首先评价技能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达成。因为劳动教育不但要看是否会干,还要看是否愿意干、主动干、习惯性干,是否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这就需要放到生活中去做较为全面的评价。

怎样评。可以采用“等级量化+描述”的评价方式,家、校共评。比如关于系鞋带、蛋炒饭、整理书包三项技能,可以用以下评价模板简单易行:

技能名称

现场学习效果(教师评价)

运用情况(家长评价)

备注

系鞋带

优秀,50秒系成蝴蝶结。

能主动自己系鞋带

蛋炒饭

良好,5分钟完成。

能主动为父母做饭

整理书包

良好,但归类不清。

在运用中进一步学会分类整理

不难看出,劳动教育的成效,需要落脚到生活中去评价、去激励、去强化,才能让“会劳动”变成“爱劳动”。

总之,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劳动教育如何在学校落地落实有新的启发。

编辑 | 张競之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837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