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曾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生命中,总有人来来往往,有人只陪你一程,有人能伴你一生。

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因为自己识人不清,害人害己,最终落入凄惨的境地。

为人处世,得学会识人,认清人性,交对朋友,才能不负自己,也不负他人。

01

看清了人,不必翻脸

《菜根谭》中有云:“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

识破他人的虚伪,不必表露厌恶之情;吃了别人的亏,不要针锋相对。

若把不满表现在脸上就会得罪他人,若针锋相对就会树敌,心中有盘算,淡然远离就好。

《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有天和弟子子路外出,突逢大雨,可是他们没有雨伞。

此时正好路过弟子子夏的家,于是子路提议道:“子夏家肯定有伞,我们可以去向他借。”

孔子一听,连忙拒绝了子路的提议:“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护财。

我们若是去向他借伞,他不借的话,别人会说他不尊师重道,借的话,他又要心疼。

我们了解他的为人,就不要硬让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这样相处才能不累。”

孔子早已看清了子夏的吝啬,但没有指责他,也没有当众让他难堪,而是理解包容于他。

我们虽不是圣人,但能学习拥有一颗圣心,看清人后也要保持豁达乐观,不为难于人。

人活着,总有看不惯别人的地方,倘若我们深究太多,计较太多,只会自我折磨。

生而为人,不必把情绪都摆在脸上,看清不揭穿,讨厌不翻脸,守住底线,不怨不恨,默默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三观不同,不必纠缠

村上春树说过:“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人,生命来来往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与我们一路同行。

三观不合的人相处,不管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合拍,注定不会长久,最终只会互相伤害。

宰相富弼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深受人们青睐。

一个穷秀才心生妒忌,想让他出丑,于是问他:“都说你才华横溢,若有人骂你,你该如何?”

富弼退了一步,说道:“我不知该如何去做。”

听到答案,秀才得意的说道:“别人都说你博学多才,原来也不过尔尔。”

富弼听到秀才的话也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

仆从不解,忙问他:“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能回答,为什么要装不懂呢?”

富弼回答道:“心理不平衡的人,心胸狭隘,多说无益,不必纠缠。”

宁与同好争天下,不跟傻瓜论短长,三观不合,不必纠缠,人心不同,不必同行。

人与人之间,若志趣相投,那就好好相处,若话不投机,也不要互相将就。

人生苦短,与其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不如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方能走得长远。

03

放过别人,成全自己

作家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做人,没有十全十美,世事,不可能处处称心。

成熟的人,不与错误的人或事纠缠,能和别人和解,不纠结,不计较,不强求。

《后汉书·郭泰传》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名士郭泰在路上遇见一个背着瓦罐的行人。

走着走着,瓦罐突然掉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郭泰被吓了一跳。

然而那个行人看也不看一眼,当无事发生一样继续行走。

郭泰心生疑惑,上前问道:“你的瓦罐都摔碎了,为什么你看都不看就走了?”

那人答道:“既然都已经摔碎了,再看又有什么用呢?”

郭泰觉得此人格局远大,拿得起放得下,大有前途,于是劝他进学。

据书中记载,此人叫做孟敏,字叔达,他求学十年后,就名满天下。

面对不如意,行人很快就选择放下,不纠结于一时的插曲,不浪费一分一秒,徐然前行。

人生亦如此,这世上有很多人或事都不会如我们所愿,学会放下,放过别人,也是成全自己。

人都要为自己而活,不要与烂人烂事做无谓的纠缠,有大格局才能成大器。

与人相处,执着于别人的过错只会伤害自己,不合适就不要勉强,学会放下,及时止损,才能解脱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语有言:“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何必去翻脸。

人们结束一段糟糕的关系的最好方式,不是翻脸,不是争吵,而是默默的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