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北的辽宁,有这样一座海滨城市,地处黄海、渤海交界处,是整个东三省十分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集旅游、工业一体的大城市。它就是大连。

上世纪90年代的大连正处巅峰,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一度位于全国领先地位,GDP更是在全国前十之列。它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提出以香港为目标来建设发展的城市。曾享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时光荏苒,在之后的二十年多年内,大连未能把握良机、再创辉煌,经济持续下滑,近年的GDP排名更是在二十名开外。“北方香港”不复往日风光,令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渔村到第二大贸易港

19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大连,是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据说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大连靠近海边,雨水多,路面凹凸不平,湿润的天气使得地面发青,故起名“青泥洼”。

近代大连的发展,基本可以说是从旅顺开始的。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兴建海军势力,选址辽东半岛岛尖上的旅顺口,作为北洋海军的军事基地。和胶东半岛的威海卫隔海相护,建立渤海湾防线,守护京城。

到了1881年,清政府建设了旅顺口军港,修建船坞,大兴水利,辽东半岛南端地区得到极大发展。

旅顺口军港,经过清政府10多年建设,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已初具规模。军港、有船坞建设得有声有色,各种维修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周边也衍射出相应的生活区,整个城镇已颇具规模。

这一时期,日本刚经历“明治维新”,正励精图治,他们很快注意到了辽东半岛这块沃土,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然而此时的清政府,内部腐败严重,贪官污吏横行,甚至克扣军饷,导致北洋海军的装备落后日本海军,从而全军覆没。旅顺沦陷,被殖民统治几十年之久。

日本人占领了辽东半岛,觊觎辽东已久的沙皇俄国眼馋不已。尼古拉二世沙皇拉上德国法国,出面干涉。日本迫于列强压力,不得不退出辽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开始大力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辽东半岛地区得到极大的发展,已有了城市的雏形。

但是随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在马海峡战役中战胜沙俄,迫使沙俄撤离辽东半岛,日本重新占领了此地。

日本对大连大力建设,修建了大连港和连通东北大陆的南满铁路,海陆联动,大连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幅增长。如此便捷的交通,使得大连成为了东北对外出口的交通枢纽。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连已成为北方最繁忙的经济贸易港,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港口吞吐量,都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贸易港。

从建城发展的历史上讲,旅顺在前,大连在后。旅顺口和大连湾两个港口,都是北方深水良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从功能上分,旅顺是军港,大连湾主商贸,现在亦是如此。

乘改革春风,建“北方香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占领辽东半岛,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成立了公开的大连市委。在1955年苏军从大连撤走后,大连这颗北方之珠,结束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殖民生涯,终于完全回到祖国的怀抱。

几十年的积累发展,大连有成熟的海陆运输路线,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地。七十年代时,大连的工业体系愈发完善,其造船业、钢铁等重工业在全国数一数二。

1981年2月,大连市正式成立,辖区有中山、西岚、沙河口、甘井子、旅顺口五个区和长海、金、夏、新金、庄河5个县。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大连,大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大连享受灵活的开放政策,其重工业基础的优势,更是得到中央政府的重点照顾。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大连在当时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包括但不限于自由进出口、无需缴纳省级税收、外资引进重点投入地等。大量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涌入,更是给大连的发展奠定了人口基础。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大连的经济发展程度,已可以稳居全国前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1992年,大连政府提出建设"北方香港"的想法,着重发展旅游、金融等第三方服务产业,减少重工业占比,将大连建设为第二、第三产业并重的综合性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观分析此时大连与香港的经济差距,尽管这时大连已经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但其GDP仅为香港的四分之一左右。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大连毗连渤海、黄海,港口码头发展十分成熟。并且陆运铁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不输香港。其重工业更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故而大连成为“北方香港”并非无稽之谈。

决策失误,由盛转衰

大连计划大力发展本地的金融、商业和信息科技产业等第三产业,然而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曾经引以为傲的重化产业成了转型的障碍,或拆除或搬迁,远离市区。这导致大连多年积累的工业体系被破坏,整个工业产业链遭到重大打击。

同时,大连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改造城市面貌上,开始热衷于兴建各类高楼大厦,以及规模宏大的公共基础设施,诸如亚洲第一大城市广场之类的建筑比比皆是,试图实现城市面貌的国际化。

从城市“颜值”这点来说,大连是成功的,其城建在九十年代独领风骚,远远领先国内其他城市。然而仅凭好看的皮囊是不可能成为“北方香港”的,内在灵魂需同步发展。

经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大连的经济并未随着其“好看的皮囊”一同发展,反而呈现衰退趋势。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看似风光的90年代也是大连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90年代中后期,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节奏,人才储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广州、厦门、珠海等城市的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信息产业聚集城市开始崛起,再加上南方特有的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人才前往,甚至刮起一股南下淘金的风潮。

大连人才的流失并非偶然。生活环境方面,大连的冬天最低仅零下二十度,南方地区冬天基本都在零度以上。除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其他人很难适应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有更好的选择,一般都会选择后者。

在就业方面,此时大连虽然有重工业基地可作为人才吸纳的手段,但此时重工业氛围大不如前,信息产业又是萌芽时期,对于知识型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

大连市区基本被重工业占据,已没有多少可供新兴产业选择的地区,即便费时费力开发出来一些新区供他们使用,偏僻的地址使得交通问题又成了一大障碍。

新兴企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大量新兴人才也随之流失,大连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完成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的转型被迫搁置。

而在同一时期崛起的深圳,涌入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更有了腾讯这样的民营牵头企业诞生于此。企业与城市互相促进,深圳的发展欣欣向荣。

此后短短几年内,深圳的整体经济就已超越了香港。内陆地区,如杭州、成都等新兴科技型城市也吸纳了大量人才,成功完成转型规划。而此时大连依然原地踏步,甚至有倒退趋势。此消彼长,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停滞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为了达成振兴第三产业的目标,大连在90年代末的城市基础建设支出一度高达其GDP的三分之一,这是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如此夸张地投入却收获甚微。大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困难重重的信息化城市建设,没有让大连停下脚步反省自身,它把发展的目标转换为美化城市,以吸引人才和企业,试图孤独一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作为新的发展思路,大连开始着力于城市绿化建设和风景区开发。为此不惜再次伤害其曾经的“亲儿子”—重工业,强行将一些有污染的重工业移出市区,为城市绿化提供道路。

在城市周边开发大量风景优美的新区,可供新兴企业落脚,然而此时新兴的信息化企业已在南方城市落地生根,人才流失也已成为定局,大连又一次入不敷出。

从2000年开始,大连的经济发展开始降速,也就是在这一年,大连被曾经的“小兄弟”青岛超越,失去了北方第三城的地位。

重振旗鼓,重新起航

痛定思痛,在一系列城市发展方针失效后,大连开始自省,寻找自身发展的优势,制定重合重工业的发展路线。

除了其伴生的船舶工业基地以外,大连还引进了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和信息科技产业制造基地。也因此,一些本来自以为被抛弃的传统重工业在一夕之间又得到了“亲儿子”般的待遇。

在保持其重工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大连又提出"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产业聚集区)新战略,重新选择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迷途知返,但是往日风光已不再;前路艰辛。竞争激烈,脱颖而出极为困难。大连又该何去何从?

根据近些年来其他城市发展的轨迹,和成功案例,大致有下述几个方向可供参考

1、打造特色产业,多方面共同发展。

以青岛的青岛啤酒为例。青岛啤酒经百年历史酝酿和青岛政府的支持,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物品之一,其发展更是与时俱进。每年的青岛啤酒节又吸引着大量游客,带动啤酒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带动了青岛的旅游业,二者互相成就。

大连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建筑,可结合各类建筑历史,打造独属于大连的特殊文化传统。大连多广场,据不完全统计,各种风格的广场多达70多个。

以中山广场为例,其作为大连的城市名片,有着独特的美,时代的沧桑和文化的酝酿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者大连可以打造一个“广场节”,在各个广场展示各时期的标志性物品,缅怀历史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城市的人流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

“抢人大战”这一现象,几乎发生在现在各个城市,大家为了留住人才使用了各种策略,租房、住房补贴,甚至安家落户也有补贴。

大连亦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东北地区的百年高校对比,

3、降低外贸占比,实现由外资到自主发展的转变。

在大连的发展史上,外资和外贸占比巨大,大连曾依靠着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但是在长三角、珠三角发展起来之后,大连就逐渐失去了外贸优势。

在大连产业转型期间,外贸政策的调整,政府福利的减少,使得在大连投资的外企越来越少。大连应该再次放宽外贸政策,吸引外资并补给自身,培养本土企业,提高本土竞争力。

百年沧桑的大连,登过山巅,落过低谷,现如今扬帆起航,再次远行,前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