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字总是冷静而犀利,尤其是他的杂文,是被称为“匕首投枪”式的文字,总是闪烁着思想的锋芒,有着辛辣的嘲讽意味。

鲁迅从一开始就是把自己的文章当作“药物”和“武器”来用的,但是有的病人总是讳疾忌医,更何况当文章成为武器时,谁都不愿意受到武器的攻击。

一、 弃医从文

1902年,22岁的鲁迅赴日本留学,学的是医学。

鲁迅早年曾经亲眼看到父亲患了重病却得不到医治,为了能够救治像父亲那样的人,他才想到要学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除更多人的痛苦。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鲁迅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国内的落后、国民精神麻木,当这些状况以“日俄战争教育片”那样鲜活的形式被鲁迅看到时,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刺激:看到影片中人们麻木地抻长了脖子,看着自己的同胞被砍头,鲁迅意识到,只是拯救人们的身体是没用的,与其减少他们身体上的痛苦,不如去拯救他们的精神。

无疑这是一个先驱者的精神,可是,当有人去勇敢地做这个先驱者时,未必就会受到人们的追捧与欢迎,或许相反,只会受到攻击与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鲁迅,网络图

因为一个先驱者的冷静,只会衬托出更多人的麻木;一个先驱者的大声疾呼,只会让别人觉得他是在扰乱自己的清静。

讳疾忌医的患者从来都不在少数。

二、 狂人日记

1918年,鲁迅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在《狂人日记》里,鲁迅对千年来“吃人”的封建礼教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以及深刻的忏悔意识。

他冷硬的文字风格足以让读者猛醒,然后想要去反省,去思考,去改变。

虽然这种思考与改变,未必是当时某些人愿意看到的,甚至想要去阻止与打垮的。

鲁迅像,网络图

鲁迅文字中的冷静与批判,和其他温情脉脉、甚至专注于言情的文字相比,就尤其像一股清冽的泉水,它在看起来热闹的生活中缓缓流过,想要冲刷掉肮脏的、已经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东西。

虽然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那些是妨碍他们健康的,因为那些东西已经成为身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想要将它们冲刷掉,会痛。

痛,自然会让人抵制。

所以当“狂人”意识到“吃人”的现实,想要表达自己的认识,想要撕开他的伤痛,想要用这伤痛警醒世人的时候,就只会被人们当成疯子,而不是一个反封建的伟大斗士。

三、 呐喊

《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几篇小说,其中有好几篇作品在中学生的教材中就可以读到,包括《药》、《孔乙己》、《故乡》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画像,网络图

《故乡》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少年闰土,那个“带着银亮项圈的少年”的出现,是鲁迅文字中难得的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光彩的文字,可是到文章的最后,这个曾经在月色中用钢叉刺猹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还是成了一个满脸皱纹、浑身瑟索,恭敬地叫出“老爷”的“木偶人”,像他的恭顺又受苦的父辈一样。

岁月带走少年的欢乐,也刺痛了作者的眼睛。

于是他“打了个寒噤”,沉默了。

对现实特别敏锐的感受,让作者在文字中陈述时总是带着难以言说的痛楚,他希望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痛楚使这些发生改变,希望下一辈能够有新的生活。

现实却是严严实实的,铺天盖地覆盖住这片大地上的人们。

负荷之下,人们沉重地呼吸、劳作,时间久了,就习惯了,麻木了。

当有人呐喊着让他们醒来,有人却仍然会沉迷于温暖而浊重的旧梦。

鲁迅的文字太冷静,有人却偏偏只喜欢热闹;

他的文字总是催促人们去深刻地思考,有人却酷爱沉迷;

他总想要向我们展示世间真相,有人却说,假相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