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男女两性共同承担着历史发展的重任,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虽然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但是他们都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中国古代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男权的压迫之中,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女性的身体既是性欲对象,又是男权控制的焦点。

正因此,在中国古代的两性婚姻中,女性是被牢牢禁锢的,封建礼教使女子束缚在婚姻中,也使她们十分地重视“贞洁”,这一点到了明清时期格外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贞节观念——从宽泛到严格

古代的“寡妇”是如何坚持一辈子不再嫁的?其实这个题目更精确的应该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寡妇”是如何坚持一辈子不再嫁的。

因为对于女性贞洁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寡妇守节的重视是宋代程朱理学所倡扬,到了元代才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明清时期这种风气加强并成为了一种社会制度。

那么,在宋元明清之前,人们对于女性的贞节是什么态度呢?历史上又是谁最先正式提倡女性贞节呢?

首次正式提倡贞节的,是秦始皇,他在巡察天下时,四处刻石记功,其中多次讲到男女关系问题,在会稽石中,明确提到了“贞”:“有子而嫁,背死不贞”。

可见,始皇帝并不一概反对寡妇再嫁,只是反对有子而嫁而已,让孩子没了母亲,这和后世的贞节观念还有很大距离。

到了汉唐时期,随着封建礼教的形成,对女性的限制越来越多,儒士们规定了两性之间的种种隔离、防范制度。

不过,虽然这时候统治者提倡贞操,当时的社会习俗还是比较开放的。西汉和南北朝上层社会两性关系尤其“乱杂”,乱伦行为举目皆是。

这一时期还时兴养“面首”,面首也就是美男子,是贵族女性的男妾、男宠。南朝山阴公主是第一个公开纳妾的女性,她向当时是皇帝的弟弟刘子业说:“我们都是先帝所生,陛下六宫万人,而我只有驸马一人,这是不是不公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有我们熟知的杨贵妃和武则天,唐太宗娶弟李元吉妇杨氏,还想立为皇后。武则天曾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庶母,后来成为高宗的皇后。

到了宋代,贞节观念开始强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形成,程颐提出“饿死虽小,失节事大”,要求寡妇宁愿饿死,也不要改嫁。

不过,宋代理学在两宋时期并未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它仅仅是一些保守文人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潮,直到南宋末年,才逐渐得到政府认同。

元代以后,尤其到了明清时代,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成为了主流,贞节观念也随之弥漫于整个社会。那么,古代的“寡妇”是如何坚持一辈子不再嫁的?

贞节牌坊——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曾经,有一位70岁老妇这么说过:“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一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这句俗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主流观念——丧偶的妇女是很难被社会认可的。

同时,老妇还表示,寡妇想要在这种社会中谋求生存,就要遵循当时的习俗和制度。我国明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制度,一方面用奖励的方式去鼓励守节,另一方面对于不守节的妇女予以惩罚和治罪。

“贞节牌坊”就是这种制度下的产物,所谓“贞节牌坊”,就是古人为了表彰丈夫死后选择“守寡”一辈子都不会再嫁的女人,所颁发的“奖章”。

寡妇守节,不仅她自己得到奖励,她本家的差役也可减免,整个家族都能得到好处,而一旦有了贞节牌坊,寡妇一辈子都不能再嫁。

否则的话,其人就是犯了欺君之罪,性命不保,家族也会受到牵连,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寡妇不敢也没办法再嫁。

那么,为什么明清政府要加强贞节观念甚至颁布政策去维护这种观念呢?归根结底还是要维护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统治。

首先,宋明以后,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整个社会的没落使得社会观念也停滞不前、固化腐朽。

在这种固化腐朽的社会背景下,她们从小就接受着这种教育,在父母、家庭、社会中不断地被灌输守节观念,因此她们不会有觉醒意识,更不用说突破这种束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宋、明以来,由于国家越来越弱,往往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妇女也免不了惨遭蹂躏。自私的男子不以不能保护妻女为耻,反而鼓吹和要求妻女自尽守节,免受蹂躏。

每当敌兵过后,中原大地上便会留下一批批烈女。元末将领潘元绍与朱元璋要决一死战,大难当头,破城在即,眼见自己无力抵抗,潘元绍溜回家对七个小妾说:

“敌兵攻城,城破奈何?我受国重寄,义不顾家,恐有不测,诫若等宜自引决,毋要为人嗤也。”

他逼迫七个小妾上吊自尽,其中最小的才18岁。令人不齿的是,七个小妾死后,潘元绍自己却偷偷出城投降了朱元璋。

寡妇守节如何生存

古代妇女丧偶之后,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没有了,缺乏劳动力,妇女生计难酬,生存艰难。尽管明清两代都有“免除本家差役”的规定,但是对于年纪大或者孩子还小的寒门独户意义不大。

因此乾隆年间,政府下令对孝子节妇中难以维持生计的,赠给口粮,并且动员乡绅设立们专为救助她们生计的会堂,给贫穷寡妇一些资助,或者接受他们进堂生活。

这些政策给贫穷的寡妇带来了一些生活保障,因此很多寡妇也不愿意再嫁,丧失这些保障。但是从当今的文明看,清政府的这些措施并不是为了女性本身着想,反而还是为了维护男权统治。

他们通过颁布这些奖励政策,寡妇逐渐接受甚至变本加厉地拥护“守节”观念。在一个文明开化的社会里,贫穷的妇女应该得到救助,但是这份救助不应该设限。

如今,我们有妇联、专门救助妇女儿童的民间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它们对于妇女的救助是不设限的,只要遭遇生存危机,就可以得到救助。

现代文明的体现,不只是在经济建设中,更在于观念文化中。在性别观念里,一个文明的社会不会将男性和女性区别对待,更不会将活生生的人束缚在刻板的婚姻关系中。

当今社会,女性有结婚的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女性也不再被禁锢在家庭中,女性从家庭中、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分工,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活。

经济的独立使得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存在,女性活得更自由,更有价值,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共同奋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