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七月二十七日,北汉第二位皇帝汉睿宗刘钧,卒。

其养子、外甥刘继恩继位。

新皇帝的屁股还没坐热,就挨了一记闷棍。

八月十七日,赵匡胤就整顿大军,兵分三路,想一举拿下北汉。

亡国之危,扑面而来。

还没等刘继恩喘口气...

这年九月下旬一个深夜。

供奉官侯霸荣率十余人,手持利刃,很不友好地问候了刘继恩。

刘继恩毫无防备,裤衩子都顾不上了,绕着屏风跑......

被乱刀砍死。

刘继恩刚死,宰相郭无为就率兵弄死了侯霸荣。

来得也太巧了吧。

所有人都怀疑郭无为是杀人灭口。

“并人疑无为授意于霸荣,亟杀之以灭口。”

02

郭无为,名很低调,字却很嚣张。

字,无不为。

此人相貌很奇特,嘴像鸟一样尖,额头很宽。

很有雷公的气质。

曾在武当山做过道士,却是个不安分的道士。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八月,郭威奉命平定李守贞叛乱,借此机会招兵买马。

郭无为,自来投靠郭威,抱大腿。

同批的,还有赵匡胤。两个人私下关系良好。

郭无为,仙风道骨,派头很大。

郭威亲自面谈。

一顿胡侃,把郭威忽悠得不行。

这时,有人劝郭威:

“公为汉大臣,握重兵居外,而延纵横之士,非所以防微虑远之道也。”

自古这帮人最擅长的就是蛊惑人心,煽动造反。

和道士、和尚、术士走得太近,会让人以为有不臣之心。

郭威只好忍痛炒了郭无为的鱿鱼。

郭无为很伤心,武当山回不了了,就跑到太原的抱腹山隐居,还给自己取了个尊号——抱腹山人。

这一隐就是二十二年。

970年,郭无为终于时来运转。

他侥幸地认识了北汉枢密使段常。

在段常的推荐下,汉睿宗刘钧马上将其召入,担任谏议大夫。

郭无为历经多年蛰伏,嘴皮子更厉害了。

没过多久,就成为北汉宰相。

汉睿宗刘钧生前曾和郭无为讨论接班人问题。

“继恩纯孝,然非济世才,恐不能了我家事,将奈何?”

他觉得儿子刘继恩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一向伶牙俐齿的郭无为,却没有发表意见。

实际上,郭无为是隐晦地支持刘继恩。

刘继恩继位后,埋怨郭无为没为自己说好话,看郭无为非常不顺眼,明升暗降,剥夺权力。

欲逐之,未果。

于是,刘继恩就死了。

所以,北汉人怀疑,刘继恩之死就是郭无为下的毒手。

03

可侯霸荣的身份,却让这个看似简单的弑君案,演变成了最烧脑的无间道。

侯霸荣本是个盗马贼,后来成了北汉的一名军官,担任散指挥使,驻守乐平。

建隆四年(963年)八月,赵匡胤派王全斌攻下乐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霸荣就投降了宋朝,成了大宋禁军的一员,担任内殿直。

然而没过多久,侯霸荣又回到了北汉。

瞎子都能看出宋朝比北汉有前途。

干嘛不留在如日中天的宋朝,而去随时有可能灭亡的北汉?

更奇怪的是,汉睿宗刘钧居然没怪罪他叛逃的事,反而让他当了皇帝亲信侍卫——供奉官。

汉睿宗刘钧缺心眼吗?肯定不缺。

合理的解释就是,侯霸荣是个卧底,诈降到宋朝打探情报去了。

现在回来了,委以重任。

可如果是这样,侯霸荣为什么要杀刘继恩?

更奇怪的是,《宋史》称,侯霸荣是想提着刘继恩的脑袋献给赵匡胤的。

“谋持继恩首献太祖”。

换言之,侯霸荣是个双料间谍。

先诈降宋朝,做了北汉埋在宋朝的间谍;又被策反,成为宋朝埋在北汉的间谍。

任务就是杀了刘继恩。

04

如果是这样,那侯霸荣这个任务真是地狱级别的。

杀进皇宫——砍下皇帝脑袋——杀条血路——逃出太原——奔赴开封。

哪怕其中一环,都九死一生了。

也就是说,侯霸荣要是没有内应,根本无法提着刘继恩的脑袋去见赵匡胤。

谁才是侯霸荣的内应?

一个名字呼之欲出——权臣郭无为。

因为在刘继恩被杀过程中,郭无为出现得太不及时,又太及时了。

不及时的是,等他带人赶到时,刘继恩已经死了;

及时的是,郭无为又在第一时间杀侯霸荣灭口。

这个及时和不及时,郭无为把握得恰到好处。

毫无疑问,郭无为是侯霸荣的同谋,才能做得如此完美。

也只有郭无为这个级别的大佬,才能利用权力,为侯霸荣创造杀人的条件,并安排侯霸荣逃跑,完成千里献首的奇功。

05

事实上,侯霸荣并不是唯一一个和郭无为有联系的宋朝间谍。

赵匡胤曾安排惠璘,伪称殿前散指挥使,然后让他犯点罪,逃奔到了北汉。

好巧不巧,惠璘在郭无为的安排下,也担任了供奉官,成为侯霸荣的同事。

等到宋朝大军攻入北汉国境,惠璘却突然放弃潜伏,逃出了太原,想向宋朝通风报信。

他要传达的是什么重要情报?

答案很明显,就是侯霸荣要杀刘继恩的情报。

可还没等惠璘逃到宋朝,就被北汉守将给抓住了,送回了太原。

但被郭无为给放了。

最后有个叫李超的人告发惠璘是间谍,郭无为把惠璘和李超都给杀了。

很明显,郭无为在杀人灭口。

郭无为是个聪明人,种种迹象都表明北汉亡国在即,北汉一亡,那他这个亡国宰相就没有什么富贵可言。

这样一来,整个案子就水落石出了。

06

侯霸荣利用君臣矛盾,策反了郭无为。

本来应该等宋军兵临太原城下,再施行刺杀计划,可没想到,刘继恩会那么快就对郭无为动手。

郭无为不能再等了。

侯霸荣也不能再等了,因为郭无为要是倒台了,自己根本无法刺杀刘继恩。

于是侯霸荣、惠璘、郭无为三人一商量,决定先下手为强。

杀掉刘继恩,让北汉大乱,而后等宋朝大军赶到,再开城投宋。

惠璘潜出太原,就是要将这一计划告知宋军,来个里应外合。

按原计划,侯霸荣杀了刘继恩后,郭无为应来接应他,将他放走的,让他立下千里献首之功。

三人各有所得,献首的献首,传信的传信,开城的开城。

可侯霸荣低估了郭无为的狡猾和算计。

07

在郭无为看来,砍了刘继恩其实算不了什么大功劳。

杀了他,北汉再立一个皇帝和宋朝杠。

最大功劳是什么?

杀了刘继恩,再立一个好控制的傀儡皇帝,等到宋军一到,直接投城。

这才是最大的功劳。

这也是赵匡胤最想他们立下的功劳。

所以,侯霸荣必须死。

郭无为需要用侯霸荣的脑袋撇清自己弑君嫌疑,继续掌控北汉朝局,再立新帝。

如果宋军进军不利,他依然是北汉忠臣,依然是北汉第一权臣;

如果宋军进军顺利,他可以马上成为宋朝的有功之臣。

完美!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08

刘继恩死后,当时北汉大臣属意的新帝人选是刘承钧的侄子兼养子刘继文。

刘继文此时正出使辽国,搬救兵,一旦他回来继位就把契丹人给招来了。

郭无为一票否决了群臣的建议。

郭无为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刘继元。

至于理由?

郭无为毫不讳言:

“继元宜制也。”

在郭无为看来,刘继元太可爱了。

刘继元是美男子,仪表堂堂,庄重大方。

他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好读佛经,和和尚很玩得来。

其中一个和尚还是郭无为的亲密战友。

这么一个人畜无害又好念佛经的小白脸,就是唐僧啊,完美符合傀儡两个字。

就这样,刘继元成为北汉新任皇帝。

可郭无为错了。

09

刘继元一继位,就撕下了伪装,大开杀戒。

首先,他派心腹范超在刘钧灵堂前将刘钧老婆郭太后活活勒死。

历史上,什么混账皇帝都有,可像刘继元这样刚一登基就在先帝灵前诛杀先帝的妻子、自己名义上的母亲,真是绝无仅有。

郭太后的死,只是一个开始。

北汉后宫掀起腥风血雨,杀了个七零八落。

刘继元还有八个舅舅,刘继元大手一挥,杀了七个。

从刘崇到刘继元,北汉宗室三代人,被他这么一杀,从此再没人敢、也再没人能抢夺他的皇位。

然后开始杀大臣。

只要对他稍有违逆,轻则砍头,重则还是砍头,顺便砍全家、灭族。

刘继元一口气连杀郑进、卫俦、李隐三员大将。

郭无为都看傻眼了。

但他并不关心这个,他只是后悔怎么就选出这样一个无法控制的货色。

这样的皇帝能接受投降?

10

很快,宋军主帅李继勋率军,兵临太原城下。

刘继元凭借城高池深,让宋朝大军,整整两个月,一点进展都没有。

眼看着契丹援军将至,城里城外,所有效忠赵匡胤的人,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继勋在犹豫,要不要撤兵。

郭无为在犹豫,是杀了刘继元,还是再潜伏一下,等待更好的投降时机。

何况,想杀刘继元,郭无为知道自己没啥机会了。

这年十月,赵匡胤的命令来了,有两条:

第一条,命令李继勋不许撤兵,太原城将有大变,不久大军就会有极其意外的收获。

第二条,就是给郭无为的,帮了郭无为一个大忙。

——给了郭无为四十多道委任状。

第一道委任状,委任刘继元为平卢节度使;

第二道委任状,委任郭无为为安国军节度使。

自枢密使以下所有北汉高官,都有。

这四十多道委任状,赵匡胤本人签名,只要北汉一投降,随时生效。

同样是高官,宋朝的官明显比北汉的官有前途,相信聪明人都知道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匡胤一纸委任状,轻轻松松为郭无为拉拢了四十多个同伙。

就算刘继元不投降,满朝文武都投降,皇帝不投降又有什么用。

这就是赵匡胤为和平解放北汉准备的秘密武器!

可惜,赵匡胤算准了一切,却没算透郭无为!

11

郭无为收到这四十多份委任状,只留下了两份。

一份是自己的安国军节度使,一份是刘继元的平卢节度使。

其他四十多份委任状,全部藏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自己凭什么要把冒着杀头危险换来的好处分给别人。

再说,郭无为相信只要说服刘继元投降,就大功告成。

毕竟北汉皇帝就是个草头天子,怎么比得上大宋王朝的节度使。

郭无为带着这份委任状,找到了刘继元。

“乖乖,去当宋朝的平卢节度使吧...”

可郭无为忘了一个道理,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更何况,平卢节度使,可比不上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尚书令、楚王这样的头衔。

这些头衔是赵匡胤给孟昶的头衔,孟昶什么下场?

死人。

甭管是不是赵匡胤杀的,反正死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再也不用多说什么了。

直到这时,郭无为才意识到,这条路让刘继元给堵死了。

而赵匡胤指给他的那条路,被郭无为自己给堵死了。

其他大臣不傻,没好处,谁会投降?

现在大家又都知道,郭无为是个投降派,这家伙在太原被围的情况下,居然能收到赵匡胤的委任状。

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郭无为,这小子不会把大家伙都给卖了吧。

郭无为被所有人给孤立了。

赵匡胤的第二条命令不仅没让北汉投降,反而坚定了北汉君臣抵抗之心。

随之而来,赵匡胤第一条命令也失效了。

12

这年十一月,李继勋退兵了。

因为北汉期盼已久的契丹援军来了,再不退,就别想回去了。

宋朝瞎忙活一场,不仅没灭掉北汉,还被契丹和北汉攻入本土,大掠晋州、绛州之境。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此时的北汉,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外结契丹,大退宋朝;内则铲除异己,巩固皇位。

郭无为呢,成了过街老鼠。

13

赵匡胤很郁闷,一手好牌怎么就打成了这样?

越想越郁闷,郁闷之后就是恼怒。

赵匡胤能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

开宝二年(969年)二月十一日,赵匡胤御驾亲征。

三月二十一日,大军抵达太原。

但赵匡胤没有立即向太原发起猛攻。

他在等,等什么?

等北汉君臣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会投降。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二月二十九日,郭无为再次劝刘继元投降。

可惜,选错了时机。

那天,辽国派韩知范来到太原,册封刘继元为皇帝,并保证契丹援军即刻就来。

刘继元设宴招待契丹使臣。

正当主客相欢之际,郭无为突然嚎啕大哭,拔出佩剑,上演了一出以死进谏的把戏。

当时那把剑离郭无为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郭无为还没死。

刘继元从容地走下台阶,夺了他手中剑,然后从容拉着他走回主席台。

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郭无为高喊了一句:“奈何以孤城抗百万之师乎?”,为这出以死进谏的闹剧画上了一个句话。

没办法了,宋军只好开打。

双方一直打到了五月份,宋军用尽了所有办法,依旧没能攻进太原城。

14

其实,郭无为足够聪明的话,他应该明白,刘继元之所以一直没有杀他,是因为郭无为是北汉最后的退路。

这条路,必须在太原将破的时候,刘继元才会选择。

郭无为要想活命,就该老老实实安静下来。

很遗憾,郭无为没有领悟。

五月二十一日,郭无为申请亲自领军,出城与宋军决战。

刘继元狐疑地看着郭无为: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最后给了他精兵千人,还将城内最善战的大将杨业、郭守斌派去做他副将,并在延夏门亲自为他举行了出军仪式。

等郭无为行至北桥,却不见杨业和郭守斌的人。

回报:杨业已率兵回城。理由是:杨业的战马伤到了脚,须回城休养。

郭守斌呢,说是迷路了。

太原巴掌大的地方,居然会迷路?!

郭无为回想种种,才感觉到,这很可能是刘继元的计。

郭无为只能回城。

他不是不想逃,可谁知道身边这些护卫是不是刘继元的探子。

更关键的是,没了杨业和郭守斌,这份大礼当投名状,他怎么和赵匡胤谈条件。

如果不是想拿份厚礼谈条件,捞取最大的好处,早就可以投宋了。

当初也不用为了刘继恩的头颅,杀了侯霸荣。

刘继元登基之前,机会多的是。

15

回到太原城,郭无为依旧时不时在刘继元耳旁唠叨,内容就两个字——

投降!投降!投降!

刘继元终于忍无可忍,既然你非要自寻死路,动摇军心,就怪不得我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郭无为的脑袋被刘继元砍了下来,在太原城来了个巡回展览。

大字报上写着:有谁再说投降,就和郭无为作伴吧。

果然,太原城内再也没有人敢提投降了,他们顶住了宋朝大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赵匡胤只能宣布撤兵。

北汉在连丧两君,宰相欲降的情况下,又一次活了下来。

PS:

这份贪婪,害死了郭无为,更浪费了赵匡胤灭亡北汉的绝佳机会。

赵匡胤终生未能灭亡北汉。

直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初六日,宋太宗亲征,才灭掉北汉这个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