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语智库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学者、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学术Plus、观察者网、凤凰网专栏作者)

王海:

一位喷气时代的中国空战英雄

一位令美空军胆寒的空中猎手

一位赢得美空军将领钦佩与尊敬的对手

一位创造传奇的空军司令员

王海,1925年生,山东省威海市人。1946年9月入伍后,从一名普通飞行员,经过战火的洗礼和飞行生涯的锤炼,历经生死考验,由空战英雄成长为空军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击落敌机四架,击伤五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领导的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1985年,王海任空军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军司令员王海

喷气时代的较量

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世界。上世纪50年代,随着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在军事强国列装,意味着空战将由螺旋桨时代转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喷气时代。

1950年是一个向下半世纪转折的重要年度。对于新中国来说,刚推翻了蒋家王朝,百废待兴。随着解放战争结束,一个新生的国家需要尽快转入战后重建。可是,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边,给新生的共和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抗美援朝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中国空军

面对美国的侵略威胁,面对中国各方面严重困难,面对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究竟要不要出兵参战?给新中国的决策者们提出严峻挑战!中共中央经过审慎决策,最后作出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然而,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到一年,能参战吗?

当时刚组建的空军仅有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种作战飞机不足200架。而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投入大量空中力量,先后投入的空中兵力共有14个联(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及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都在1000小时以上,并有许多王牌飞行员。

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又该怎样参战?

可是,严峻的战争形势,要求空军必须迅速开赴前线,以保卫重要战略目标和支援志愿军地面部队同美军作战。为此,空军确定了“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方针,尽管双方空军力量对比悬殊,但并没有动摇中国组成志愿军空军赴朝作战的决心。经过战前审慎的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于1950年12月开赴前线,开始破解空战之“谜”,并由此拉开了喷气时代空战的序幕。

1951年10月下旬,根据志愿军空军的统一部署,航空兵第3师肩负着党和祖国人民的期望,飞赴硝烟弥漫的朝鲜前线。10月20日,该师召开了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一位年轻人在会上代表参战飞行员进行了宣誓:

“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不被敌人所压倒。”这位宣誓人名叫王海,当时只有26岁,是中国空军第3师第9团第1大队大队长,他的誓言代表了参战部队和飞行员的坚定决心。

然而,他和年轻的飞行员们面对的敌人却是强大的美国空军。这时,美国空军兵力已由起初的14个联(大)队猛增至19个,参战的飞机总数多达1400余架,是中国空军的7倍。

关键问题是中国空军飞行员还没有任何实战经验,面对的美国空军却是参加过二战且具有骄人战绩的老飞行员,他们空战经验丰富,光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王牌飞行员就有100多个。

这场差距悬殊空中对决能有多少胜算?只有空中较量才能作出回答。

首次参战旗开得胜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一连几次战斗出动都是乘兴而去,空手而归,不但没打上仗,而且连敌机的影子也没发现。王海组织大家研究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于是期待新的空战机会。

1951年的11月9日,王海带领1大队的战友们出战,首开击落敌机纪录。

这一天,平壤以南有8架美军的F-84战斗轰炸机正向北进犯,王海和大队编队在9团副团长林虎的带领下驾驶18架米格-15飞机迎敌。可是,到达战区后却发现这批美机已经返航。正当他们决定返航之时,耳机再次传来情报:“前方约40千米处有一架美军FMK-8型侦察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美空军胆寒的王海大队

王海接令后,率领4架战机向敌机猛追过去。敌机发现我方追赶,掉头向南就跑。王海首先接近敌机,对着它就是一阵连射。可直到炮弹打光,只是把敌机击伤。随后,王海退出了攻击,指挥另外3架飞机轮流向敌机发起进攻,后2架飞机也很快把炮弹打光了,可是受伤的敌机仍在摇晃逃命。直到刘根林这最后1架战机跟上来,对准敌机接连开炮,终于将这架敌机击落在“三八线”以内。

首次空战就一举击落敌机,己方毫无损伤,原本值得高兴,尽管上级也高度肯定了初战的这一战绩,但王海却陷入了沉思,4架飞机追击敌人1架飞机,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光了还差点让敌人跑掉,这确实不能算是令人满意的战斗。

从5:0到6:1

总结了首次作战的经验教训后,王海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注重编队,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作用,在之后的空战中,王海带领下的1大队越战越勇,创造了一个个空战奇迹。

1951年11月18日上午,王海率领飞行1大队向正在轰炸清川江桥的美空军60余架F-84战斗轰炸机发起攻击。美空军F-84发现我机后,慌乱扔掉炸弹仓促迎战。这些老练的美机却摆出圆圈战术,8架飞机为一组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大圆圈,互相掩护,寻机咬尾攻击,反让我机难以攻击,这样纠缠下去与我方十分不利。

如何破解美军的“罗圈阵”?王海灵机一动,何不发挥我机垂直机动的性能优势来破敌“罗圈阵”?于是,他果断下令:“爬高占位!”6架战机应声而起,跃入高空。然后,他又一声令下:“俯冲攻击!”接连几次俯冲攻击,硬是把美空军的“罗圈阵”给冲破了。

于是,王海再次下令攻击,他在距敌500米处按下射击按钮,将1架F-84击落。僚机飞行员焦景文紧紧掩护长机,击落1架偷袭王海的F-84。接着,王海和焦景文相互配合,越战越勇,乘胜追击,又各击落1架敌机。与此同时,4号机飞行员孙生禄,在300米的距离上三炮齐发,把1架F-84打得凌空开花。

敌机群被王海大队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四散溃逃。王海头脑很清醒,毕竟敌强我弱,没有恋战,随即下令:“集合返航”。这次仅几分钟的空战,却以少胜多,以6架飞机对决60架敌机,王海大队取得了5:0的胜利。

在空战中学习空战,王海和战友们不断总结每次空战的经验教训,战术水平不断提高,空战越战越勇,越打越精。

12月2日至3日,王海率队连续作战,共击落敌F-86新型战机9架,击伤2架。激战中我机也被击落2架,击伤3架,以小的代价夺取了大的胜利。

12月15日,第3师9团副团长林虎率20架米格-15飞赴战区担负掩护任务,中途有4架飞机因故障返航,实为16架飞机。飞临战区后,掩护兄弟部队先后击落2两架敌机。这时,王海突然发现兄弟部队1架飞机遭到4架敌机的围攻, 他立即率4架飞机前去支援,刚与敌机交战,又发现后方8架敌机尾随偷袭而来。

英雄双机。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和他的僚机,二级战斗英雄焦景文(右)。

这样一来形成4:12的劣势,但王海还是果断下令交替掩护攻击,随即咬住1架敌机将其击伤,后面的僚机焦景文将偷袭长机王海的1架敌机击落,他自己也被击伤跳伞,王海立即飞到焦景文的上空掩护,反复拉升6次攻击又击落1架敌机,使焦景文跳伞获救。

另一对双机马保堂和刘德林见状立即飞过来解围,随即将攻击焦景文的那架敌机击落。与此同时,长机马保堂陷入6架敌机的围攻,僚机刘德林立即转头开炮把敌机吸引过来,旋即一个上升转弯,占据有利高度,然后俯冲攻击,集中火力三炮齐发,先后击落2架敌机。

这次空战结果,兄弟部队击落敌机2架,9团击落敌机7架,击伤2架。其中王海大队不仅完成了掩护兄弟部队的作战任务,而且击落敌机5架,击伤1架,自己损失1架,继续5:0之后,又创造了6:1的战绩,全大队在一段时间内曾保持15:0的战绩,这些大都是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王海战机上的红五星战绩标识已经增至9颗,其中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他由此成为空战英雄。

战功卓著赢得荣誉

王海所在部队先后两轮参战,他所率领的9团1大队共参加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飞行员们人人有战绩,每架飞机上都涂有那标志着战功的红五星。在王海走上王牌榜时,这个大队的飞行员们也各自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中队长孙生禄(烈士),击落击伤敌机7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王海的僚机焦景文,击落击伤敌机4架,二级战斗英雄;刘德林(烈士),击落敌机3架,一等功臣……由于战绩显赫该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王海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磨难和战斗中成长

然而,王海的这些战绩和荣誉并非轻易之举,其背后充满磨难艰辛和艰苦奋斗,以及血与火的战斗洗礼。

梦圆蓝天

1926年1月9日,王海出生在海滨城市烟台一户贫苦的市民家庭,6岁随父亲举家迁居威海。当时威海是英国殖民地。在威海对面刘公岛海面上,经常起降英国人的水上飞机。王海非常好奇和纳闷,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飞上天呢?在他幼小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幻想:等我长大了,也能驾着飞机飞上蓝天,那该有多好啊!由此在他心底种下飞翔之梦……

1944年5月,18岁的王海走出家门,参加了胶东抗日中队,1945年9月1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带领11名进步学生步行千里,突破敌占区国民党军的封锁,到临沂革命老区创办的一所军政干部学校——人民革命大学(山东大学的前身)参加学习。在这里他聆听了陈毅司令员的报告和薛暮桥等理论家的授课,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经过半年的干校学习,1946年6月,王海被选中到东北参加建立革命根据地。他历尽艰辛终于到达鸭绿江畔的安东,被分配到航空学校。王海满心欢喜,以为终于有机会实现飞行梦想了。随后,又长途跋涉,终于到了牡丹江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即东北老航校)。可是,出乎王海意料的是他被编入机械班学习,他以为学飞行的梦想将化为泡影。意想不到的是1948年4月,第二期飞行班开训时,他由于文化程度高,又被选为飞行学员。这让他喜出望外,终于可是实现自己的蓝天梦想了。

可是,当时的东北老航校的条件非常艰苦。王海没想到,飞行班的训练比机械班的训练更为艰苦而危险。当时的伙食即便是飞行员,主食也是苞米碴子、高粱米饭,一个星期才能改善一次伙食,吃到一顿白面馒头。尤其是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度,室内都在结冰。白天飞行,夜里还要轮流站岗,以防敌特和土匪破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训练飞行员,恐怕世界各国都是少见的。

生活条件艰苦且不说,飞机装备之差超乎想象,训练飞机都是东拼西凑修理的破旧飞机,而且经常出现故障。尤其是日本99式和隼式战斗机,在飞上升倒转特技课目时,非常容易进入螺旋,有的学员不敢飞,王海则不怕,越是难险课目他越带头飞。

初创时期的东北老航校,需要用马车拉运飞机和航材转场。

由于这两种日式飞机都是单座,一旦出现问题则完全要靠学员自己来处理。一次,王海在飞上升倒转特技课目时,由于用力过猛,飞机突然失速进入螺旋,他沉着冷静,按操作要领蹬舵推杆,成功改出螺旋并安全着陆。日本教官翘起大拇指对王海说:“王君吆西(好),大大的勇敢!”

经过东北老航校一年多的艰苦训练,王海先后飞了“九九”高练、“九七”高练、“九九”袭击机和隼式战斗机等4个机种,飞行时间100多小时。1949年8月,王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北老航校飞行班第二期。不仅圆了飞行梦想,而且为他以后的飞行和空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从东北老航校毕业,又转入沈阳北陵机场的第四航校速成班,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装训练。条件虽然艰苦,但王海对飞行训练却十分刻苦。1950年5月14日,飞行速成班学员毕业,除2人留校外,其余的全部分配到空军刚组建的第一支航空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

在战火中历练

1950年10月1日,空军第3师在沈阳成立,王海被任命为第9团第1大队大队长。1951年4月25日,空3师奉命列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序列,并进驻安东前线浪头机场驻训,担负起战斗值班任务。不久就飞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空战。

紧张激烈的空战,使王海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和锻炼,战术技术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都不断提高。王海认为,战斗机飞行员就是要勇敢不怕死,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克敌制胜,但他更强调在空战中要多动脑子不能蛮干。每次空战后他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即便是胜仗也要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空军的米格-15编队

几次空战下来,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空中指挥员需要的不只是勇敢顽强,更重要的,他应该是全队飞行员的“大脑”,能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迅速判明情况因此,敏捷的抓住战机,机智果断的实施指挥,充分发挥战斗集体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在同世界头号强敌美国空军的空战较量中,王海和他率领的1大队从不会打空战,到学会打空战,由不懂战术到讲究战术。在实战中学习空战,先后创造了5:0和6:1的战绩,并在一段时间里创造了15:0的突出战绩,使“王海大队”成为令敌人胆寒的战斗集体。

多年后,王海司令员在接受媒体参访时说:“世界战争史上,恐怕只有中国空军在如此弱小和稚嫩时候就敢冲上血与火的战场,就敢与世界空中霸主较量。”

年轻优秀的飞行指挥员

经过抗美援朝空中实战锻炼,虽然初战战斗经历只有86天,王海却在战斗中成长进步很快,即被提升为副团长。由于作战和指挥能力出色,1952 年 11 月,王海又被提升为团长。那一年他 26 岁,是人民空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团长之一。

1952年王海是人民空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团长之一

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空军完成抗美援朝的使命后开始归建。根据空军的统一部署,空军第3师奉命归建华东军区空军,担负华东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并为解放沿海岛屿和随时解放台湾做准备。

1953年,王海被任命为副师长,3年后又提升为师长。这期间,他一方面组织部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飞行训练。第3师转到嘉兴驻防后,台湾当局宣称:中共王牌航空兵师由东北进驻浙江嘉兴,“国军”行动不可麻痹。

随后,在国土防空、解放浙东沿海诸岛屿和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以及在争夺制空权和掩护轰炸机、强击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使命。

经过实战的磨练和捶打,王海领导水平、指挥能力不断提高,并由空战英雄成长为优秀的飞行指挥员。

开创空军建设新局面

1965年,王海走上军的岗位,被任命为空5军副军长。这时已经处在“文化大革命”前夕,部队飞行训练水平严重下滑。上任伊始,他就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为部队的战斗力担忧。于是,他直接给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写信,提出抓好飞行训练的工作建议。结果受到空军的严厉批评,责令他在军常委会上检讨,并对他进行批判。但王海敢于坚持真理,尽管挨批挨整也不动摇。后来在军区空军的建议下,王海被调到空军训练部任第二部长,在“文革”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致力于抓空军的飞行训练。

1975年7月,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军委任命王海为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由副军级一跃成为正兵团级,连跳三级,这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广州军区空军是“文革”中受害严重的单位,王海到任后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训练摆到重要位置上来。“文革”结束后,王海在军区空军开展了一系列整顿,从而把各项工作重新扭转到正确轨道上来。

1982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王海为空军副司令员。1985年7月,中央军委又任命王海为空军司令员,他由此从一个普通飞行员成长为新中国空军的最高将领。这时,改革开放已经打开了国门,他深知重任在肩,并看到当时的空军与世界强国空军的差距。

一次,王海司令员在国防大学作学术报告时,收到台下学员递上来这样一张字条:有没有“空军战略”?他犹豫了一下,把条子放在一边,没有立刻作答。因为在当时的传统观念认为,“以地面部队的胜利为胜利。”这也是当时空军的作战思想和对自己的职能定位。事实上在当时还没有“军种战略”,不仅空军没有,其它军种也没有。王海陷入了沉思……

1985年,空军开始“以讨论形式”研究战略转型,1987年,空军《航空杂志》就空军战略问题展开了持续讨论。1988年,空军指挥学院开始在师团级学员班开设空军战略课程,增加空军战略学等相关内容。1989年,空军指挥学院科研部成立了空军战略研究课题组,并出版了一本内部读物《空军战略研究》,分析当时中国面临的空中安全威胁以及军事战略转变等问题。

与此同时,王海根据当时空军的现状,致力于开创空军建设新局面。重点是加强飞行员队伍建设、保证飞行安全、改善空军武器装备、提高训练水平、以及如何对待传统和历史经验等。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但经过这一阶段卓有成效的工作,飞行员的训练难度和水平逐步提高,空军已经从训练和装备上开始了转型,由此拉开了空军向现代化空军战略转型的序幕。

跨越历史的握手

1984年7月,国防部长张爱萍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著名的战斗英雄王海,时任空军副司令员也随团出访美国。在一次参观访问间隙,美国空军参谋长查里斯·加布里埃尔突然通过驻美大使空军武官提出来,要单独会见王海副司令员。王海感到很突然,也不清楚美方的真实意图,便把美方的这一要求直接报告了代表团长张爱萍。张爱萍觉得,既然人家友好邀请你,你就不能拒绝人家,并表示同意王海前去与加布里埃尔会见。

加布里埃尔为什要单独会见王海?因在双方事先的日程安排中并没有此项活动,在去五角大楼的途中王海也一直在琢磨美方真实意图。

当王海副司令员和驻美大使空军武官张伟仪来到五角大楼时,加布里埃尔将军早就迎候在那里。当中国空军副司令员王海的手和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的手握在一起时,他感到对方的手非常有力,是一种心情激动而不由自主地用力。这是中美空军自抗美援朝战争空中交手以来,又经历了两国漫长冰河期后,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握手。这是一次跨越历史的握手,而且还是中美空军高层将领的握手,因而非同凡响且意义深远。

原来我们是老对手啊!

寒暄之后,王海看到加布里埃尔的办公室里摆了好多飞机模型。这一般都是飞行员的共同爱好。王海也非常喜欢飞机模型,共同爱好一下子就把中美两国空军将领之间距离拉近了。特别是加布里埃尔办公桌上摆的那架F-86飞机模型引起了王海的注意,他对这种飞机太熟悉了。因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F-86飞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要空中对手。

王海更是记忆犹新,当时美国空军刚开始装备这种新型作战飞机,实际上也只有两个大队,一个是第51大队,一个是第4大队,51大队的飞机在两个机翼上都喷有两条黄线,第4大队的飞机则没有黄线。王海大队在空战中经常与美国空军这两个大队交手,因此对他们非常清楚。

王海(右)与当年的空战对手加布里埃尔

于是,王海指着F-86飞机对加布里埃尔说:喷黄线的F-86是你们美国空军第51大队。加布里埃尔很吃惊,他抬起头来问王海:你怎么知道是51大队?王海说: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经常遇到的就是喷黄线的F-86。加布里埃尔接着问道:那你认为喷黄线的和没有喷黄线的谁的技术好?王海说:还是喷黄线的技术好,没有喷黄线的第4大队不行。加布里埃尔一听就很自豪地笑了,他告诉王海:你知道吗,我就是51大队的。在朝鲜战场上,我就是51大队的中队长。

王海笑着说,没想到原来我们还是老对手啊!我那时是飞行大队长。不过我这个大队长可没你这个中队长的官大啊!因为美国空军的中队长相当于中国空军的一个团长,所以他们的中队比我们的飞行大队的编制要大。加布里埃尔很直爽,王海则更直爽,这很符合飞行员的性格,两人很自然地就消除了初识时的陌生感,很快就进入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无拘无束谈得很热烈。

不打不相识

在这次访问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各军兵种的高层将领,在五角大楼一个会议室里,与中国军事代表团交换意见。会谈之前,张爱萍部长依次向美方介绍中方代表团成员,当他介绍到王海的时候说:这是我们空军的副司令王海。没想到加布里埃尔没等张爱萍部长介绍完就接过他的话说:我们认识,我们交过手。我就是被他打下来的。在场的人都有些诧异,王海似乎这才明白加布里埃尔为什么要单独会见他的真实原因。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王海个人曾击落击伤敌机9架,他所率领的王海大队共击落敌机29架。可是,王海并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自己击落过加布里埃尔,但他肯定是被志愿军空军击落的。于是,王海幽默地说:如果你们再侵略我们,我还把你们打下来!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笑声和掌声。

张爱萍部长也笑着说:这就叫不打不相识嘛!加布里埃尔边摇头边说:不,我们不打了,我们要和平,我们友好了,我们是好朋友。王海笑着说,是啊,我们是朋友,我们就是为了和平而来的。接着,王海热情邀请加布里埃尔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加布里埃尔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表示一定尽快成行。

一时间各媒体争相播发了加布里埃尔曾被王海在朝鲜空战中击落过的报道。事后,王海解释说,“当时可能是翻译有误,把加布里埃尔那句‘被你们打下来的’翻译成‘被你打下来的’。实际上,在朝鲜战场上,机群与机群作战,加布里埃尔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就是我把他击落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打掉了他。但当时我在空中经常碰到的就是他的这个联队的飞机。我想,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确实是被我们志愿军空军打下来的。”

战鹰上的9颗红星就是王海战绩的标志

傲慢与尊重

1987年4月,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应邀率中国空军代表团再次访问美国。这时,原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已经退役了,接任者是沃尔奇,副参谋长是麦克皮特。美方负责接待安排、陪同中国空军代表团参观的,就是这位美国空军副参谋长麦克皮特,他是飞行员出身,而且还曾经是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在美国军界,他是一个很自负且傲慢的人。

有一天,王海司令员率代表团去参观美国空军的一个军事基地,正准备出发时,忽然下起了小雨,送行的人很多,而且军衔都很高,有许多将官和校官。出乎意料的是麦克皮特将军专门过来给王海司令员打雨伞,而且还亲自为他开车门,在场的美国军官都很惊奇,因为麦克皮特将军在美国军界很傲慢,他们一时搞不懂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中国空军司令员?

麦克皮特听到对这件事的议论后,专门对中国驻美大使馆的空军武官讲:我为什么对你们王海司令这么尊敬?第一,他是一个大国的空军司令;第二,他不愧为一个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在韩战中(美军称“抗美朝朝战争”为“韩战”)人家是有功之臣;第三,他这个人性格非常豪爽。后来麦克皮特也升任美国空军的参谋长。

西方文化是一种崇拜强者的文化。如果你比他弱,他就瞧不起你,甚至欺负你。如果你比他强,他就尊重你,甚至崇拜你。美国军人一向都看不起发展中国家的军人,而唯独对中国军人有一种特别尊重。当问其原因时,他们也会坦率地说,因为无论是韩战还是越战,中国军人是我们唯一没有战胜过的对手。因此,了解了美国文化,也就不难理解王海司令员为什么会赢得美国傲慢将军少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