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与原有的职务职级还有关联吗?在每年养老金调整的方案中并没有要与本人的职务、职级挂钩的规定,但是本人的职务、职级在办理退休时已经调整相应的视同缴费指数,也算是享受了职务职级带来的提高养老金待遇,虽然在调整养老金是没有关联,但由于养老金基数高了,调整提高的绝对值也会相应地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务职级对于企业退休的人员来讲,主要是指在岗时担任各种职务的领导干部。在企业的工资都是和自己担任的职务挂钩的,比如高级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年薪制,中级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绩效工资,也有的中级管理人员是享受的年薪制。

他们在职时缴纳养老保险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但由于有职务职级的人,本人的实际工资包含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年终奖金等,所以缴费基数与普通职工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

普通职工的工资有时可能会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所以缴费指数可能就只有60%,但那些职务职级比较高的人,可能自己的平均月薪会超过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缴费基数就可能会达到300%。在办理退休时普通人可能就只有2000元或是3000元,但是那些职务职级高的人员,可能就会达到6000元甚至上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都是和自己退休前的职务职级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实际缴费年限方面和企业领导干部一样,职务职级高的人,自己的实际工资就高,缴费基数也就比较高,只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没有企业那么大;二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缴费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还存在比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都是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算中,视同缴费时间差实际还占有很大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都要计算平均缴费指数,但视同缴费年限比较长,所以在计算平均缴费指数时,首先要确定视同缴费指数,才能计算整个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时,就要参考自己在职时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然后再将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平均,才能计算出平均缴费指数,从而计算出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

在国家每年调整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调整办法一般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个方面来办理。但在定额调整时要与本人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挂钩,挂钩的比例有高有低,但缴费年限长的,本人的养老金高的,调整的绝对值也是比较高的。而养老金的基数是和在岗时的职务职级关联的,虽然调整养老金时没有直接和过去的职务职级挂钩,但也算是间接性地挂钩。

综上所述,养老金上涨虽然和原来的职务职级不直接挂钩,但由于在岗时的缴费基数和职务职级直接有关系,导致了养老金的高低和原来的职务职级也有关系,职务职级高的人养老金也就会更高。退休后的养老金虽然不和退休前的职务职级直接挂钩,但由于要和缴费年限、本人的养老金挂钩,所以养老金上涨间接和职务职级存在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