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终于不是光秃秃的一片了,不少树苗还冒了新芽。”10月25日,合肥市包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严生等人来到辖区一处被毁的林地,通过无人机飞行航拍,对生态修复情况进行现场查看,精准测量复绿面积,观察复绿情况。

据了解,今年6月份,该院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辖区内义城街道董城村原义城监狱围墙北侧林地被毁,堆放大量砂石,社会公共利益严重受损。在原有办案思路的基础上,结合个案情况,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贯彻落实诉前磋商机制,在诉前阶段实现了公共利益的保护。

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检察官们发现,早在2019年8月,合肥市包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就已经向行为人安徽某五金建筑有限公司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自行清理堆放在该地块的砂石等物料。此后,该公司逐步清理砂石,但是地上林木已被毁坏,尽管合肥市包河区农林水务局要求行为人回土补植,但其迟迟未进行补植。

包河区检察院介入后,对涉案地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并对行为人安徽某五金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方某祥进行了谈话问询,了解毁林原因和事实等,又组织该区农林水务局、义城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召开联系会议,围绕砂石清理、补种方案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通过系列工作开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人的震慑力度,为行政执法提供了检察力量,助力区农林水务局依法严格履职。

今年9月24日,包河区农林水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行为人于10月15日前将林地恢复原状、补种5公分胸径女贞苗木1400株、罚款100800元。行为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积极配合,不仅对地块进行了恢复和补植,罚款也很快全部履行到位。

10月25日,距离行政处罚作出已经过去一个月,检察官们再次来到现场,原来光秃秃的地块如今都种上了小树苗,不少树苗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为了准确测量复绿面积、苗木栽种情况,大家还通过无人机航拍,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生态修复情况,检察效果有了更直观的体现。

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此次通过诉前磋商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诉前,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也提高了行政机关接受度,增强了办案效果。

(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汤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