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城记智库雨林

最近,关于特斯拉第二工厂的选址传闻,在互联网上沸沸扬扬。

为何它的关注度如此之高?首先,全球趋势,国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全面到来。第二,驱动经济,拉动巨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其综合效益超乎想象。

目前,西安目标“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下一步,有何机遇?

暗战:特斯拉第二工厂

关于特斯拉第二工厂的传闻,颇为引人注目:

最早,有相关报道称“特斯拉第二工厂将落户青岛自贸区”。随后,包括西安、广州、郑州、武汉和合肥等城市点了名;同时,山东的济南、烟台和日照等,也上了榜。

这,大概只有十多年前富士康在郑州选址,能与之相比。随后,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很快辟谣:“网络上关于特斯拉第二工厂选址的信息不属实。”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来源/浦东发布

虽然特斯拉否定传闻,不过中国市场巨大空间,让官方确认“持续坚定加大在中国的投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斯拉影响究竟有多大?

公开新闻显示,2021年前8个月,上海特斯拉产值高达689亿,预计全年产量45万辆。今年1-10月,出口量已近15万辆。

特斯拉所在片区,成绩更为惊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给出数据显示:今年1-8月,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已达968.7亿,预计前三季度产值突破1000亿。

这,直接带动上海汽车产业增长13.4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上海增速达全国平均水平9.8%。战略性新兴产业,居功至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特斯拉产业链及相关企业◎NEWS

一家工厂产值过千亿,带动一座城市超千亿产业链,影响数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零部件本地化率已达90%。这,就是产业链和创新链。之于超级城市的上海,特斯拉依旧是范本。

为实现特斯拉落地,在土地、手续、政策和贷款方面,上海付出极大努力,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交付”。

一个方面,这说明上海为吸引龙头企业的迫切性。另一方面,它成为上海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同时,上海与特斯拉“对赌”:从2023年底起,特斯拉每年须纳税22.3亿,否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目前来看,无疑已形成“双赢”。而在特斯拉之前,上海就有上汽、大众等知名车企。

西安:最新文件的未来规划

西安经济不强,核心是以工业经济不强。

非常时期,最能检验经济成色。2020疫情之年,尤为明显。根据西安统计局数据,二十个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正增长仅五个:

以三星和美光为代表,撑起西安高新技术制造集群。汽车产业排名第二,超第三名达4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

西安汽车产业,呈南北两大片区:一是高新区,“龙头”是比亚迪;二是高陵区,“龙头”是陕汽和吉利。在新一轮变革下,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西安战略”是什么?

2020年西安工业产值及增速情况◎制图/城记智库

日前,《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目标是“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比如,力争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制造业40%以上;比如,核心竞争力提升取得新突破等。在产业上,我们撷取三点:

第一,扩大新能源乘用车领先优势。大力支持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鼓励支持西安吉利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推动新能源载货车规模化量产。鼓励支持陕汽、比亚迪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纯电动、氢燃料、无人驾驶重卡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

第三,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推动比亚迪、三星环新等企业持续放量和提产扩能,加快比亚迪刀片等、北汽双园等高端动力电池项目建设。

作为核心载体,“龙头企业”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

西安吉利已迎来第3万辆汽车的下线◎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汽车产业南北两大版图◎制图/城记智库

以比亚迪为例,近些年累计投资达228亿,实现工业总产值超2860亿,累计生产乘用车420万辆(新能源超40万辆)。上缴税金126亿,解决4万人就业。

2017年7月18日,吉利签约西安,刷新国内乃至全球汽车整车项目合作最快记录,成为吉利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目前已正式投产。新闻显示,奔驰smart将在此投产。

同时,还鼓励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

时代:一个新的汽车时代

要知道,风向已发生变化。电动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对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中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对电动汽车拉动经济复苏寄予厚望,皆在加大扶持力度。

欧盟多个国家,均发布相关标准及燃油车禁售时间。从市场来看:从2019年开始,特斯拉Model 3在美销量已吊打BBA,在欧洲是最畅销中型豪华车

新能源汽车的“西安战略”◎NEWS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定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新车销量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各种政策,也在不断出台。比如,上海到2022年底将继续给予新能源汽车免费专用牌照。对上牌“摇号”天价的上海来说,力度空前。

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对发展中的超大城市西安来说,更是如此。根据最新消息,西安机动车数量已突破400万辆,居全国第七位

西安交通一直滞后于城市发展◎NEWS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020年底,西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0.49万辆,较2019年增加1.81万辆。根据规划,力争到2025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万辆左右。

根据规划,到2028年西安非纯电动网约车全部完成退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西安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48家,共计15263辆;网约车平台11家,共计24783辆。

无论是西安消费力,还是庞大人数带来的需求。“电动车时代”,事实上开启。那么,我们西安还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巨量的人口、庞大的消费需求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无论如何,时势是发展和定位根本所在。对一些新兴发展的城市来说,这是产业崛起的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网五百余万阅读,100,000余文字,30余张图表

城记智库-《重新发现西安》即将付梓印刷

西安,当下最显著的两个矛盾:人口高速增长与经济总量不高的矛盾、城市发展需求和城市建设滞后的矛盾

“工业一业定乾坤”。如果说,巨型城市比喻摩天大楼;那么,工业就是坚实核心筒——决定建筑的高度。在“水资源+人口基数+产业基底+交通条件”都完备下,西安空间即限。

文=城记智库雨林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公开信息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