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作为最为喜闻乐见的书体之一,在当下的境遇却不容乐观。以书法国展来看,一是楷书作品入展的数量少,二是楷书作品取法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小楷、魏碑两大类上。如此,便造成楷书在当代创作环境下越来越弱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楷书作品展上,重庆书法家雷虎的作品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他的楷书不是取法唐楷,也不是取法魏碑,书写的形式也非小楷。而且,其作品用笔大胆,用墨醒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雷虎的这件楷书作品获得那届楷书展的最高奖——优秀奖。

雷虎的楷书并非单纯学一家,我们能从中看到写经书法、明清馆阁楷书的样貌,也能够看出其在唐楷上的扎实功底。比如用笔干净爽利,与欧体仿佛;线条饱满沉实,又很像颜体;笔画挺拔劲健,又似乎有柳体的痕迹。

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写得越像哪一家越好,而是要在多种风格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将之融会在自我笔下,形成有个人风貌。雷虎的书法即表现出多家采撷后的融会贯通。我们欣赏一件书法,首先要看它来源于何处,那些无来源、无根基、无依傍的随意之作,只能算是“野狐禅”,入不得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虽说雷虎的楷书在书写技巧上没有问题,但整体格调却并不高。书法是很讲究格调、气韵的艺术门类,一位作者或一个评论者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就注定他只能写出什么样的书法,或欣赏哪一类的作品。也就是说,雷虎的审美,注定了他的书法只能写成这样。

雷虎书法中的格调问题,突出表现在写得熟、写得俗上,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取法不高。

首先说写得熟。或许很多人说“写得熟”也是错?熟固然能够证明作者下的功夫大,技法掌握得扎实,但熟作为一件作品给人的感性体会,是要有个度的,一旦写得太过熟练,每个笔画怎么写,每个字的结构如何搭配,字与字之间如何承接,几乎会不假思索地顺手而出。

当书法创作太过顺利的时候,流滑、单调之感也会油然而生。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它给人的第一眼是神采飞扬的,但细看之下呢?可以阅读的内容就没有多少了。也就是说,这样的作品耐不住仔细品味。古人常告诫我们书法要懂得“熟后生”,用意即在于此。

其次说写得“俗”。写得太熟的后果,往往指向写得俗。雷虎书法带有很多习气,比如撇捺类的笔画一味地撑开,很少收敛,尤其是在行距紧密的情况下,一些相邻的字笔画相接,显得壅塞杂乱;再比如每个笔画机械地写成固定套路,就像是码字一般。

欣赏书法时,一件作品的用笔需要细细观看,但其所表现出的雅或俗的气息,却是一目可知的。雷虎的作品格式化、雷同化的用笔比比皆是,烘托了呆板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说一下造成雷虎书法格调较低的根本原因——取法不高。我们前面说到他作品中表现出多家面目,但其根本取法是在写经体。魏晋、唐宋时期,均有以书写经书的职业写手,他们的字大多书写娴熟,但终因格调不高而在书法史上正面评价不多。

雷虎的书法根本上还是写经体,属于“取法乎下”。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那么“取法乎下”呢?岂不是下之下了?

总之,雷虎在全国第三届楷书展上获奖的作品,体现出了高超的书写技法,但因限于取法不高,只能算是一件“美却寡淡”的作品。我们在此解析这件作品,目的并非说其写得不好,而是希望他能在取法上更进一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