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郑对峙议和,康熙始终拒绝郑氏“照朝鲜例”处置台湾的请求;到康熙收复台湾以后,决断地将台湾收归清朝版图;再到康熙晚年,仍时常对臣下说:“朕思台湾、澎湖之地,关系甚大。”康熙皇帝一生从未有过放弃台湾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统一之前,郑氏集团拒不投降,因在东南沿海被清军击败,台湾地区“人人思危、芒刺在背”。台湾地区本就民户有量,耕地有限,却为了养活当地的军队,要掏大量赋税,“民心已思变久矣”。

为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中华民族统一的愿望,清政府用时两个月便统一了台湾,其中还包括招抚时间。

台湾统一后,驻军与台湾民众和谐相处,到康熙末年,台湾 “北至淡水、鸡笼,南尽砂马矶头,皆欣然乐郊,争趋若鹜”。经过40年的治理与开发,台湾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一座富饶的宝岛。

而一个地区从战乱到和平,从来都离不开民生的安定。康熙是如何做到让台湾地区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呢?

详尽的优待政策

1683年,施琅领命攻打澎湖,“火器、火船乘风纵发,烟焰弥天”,澎湖守敌刘国轩自知打不过,急忙架着小船逃回台湾,全军覆灭。澎湖大捷,施琅的“攻心之战”效果显著,台湾人心大震,无一不在议论之后的出路,到处人心惶惶。

施琅当即宣布优待政策。在清军也有较大伤亡的同时,“恤其被伤兵卒,予以医药,载其生还”。对于战俘有想回家见父母妻子的,都用小船送过去;有受伤的,医治过后再发袍帽粮饷。投降的人都议论“军门恩泽……死难报也。”

台湾统一之后,康熙根据施琅的意见,对部分投诚官员给予了信任和重用,如封郑克塽为汉军公,冯锡范为汉军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充分以礼相待,让郑氏集团喜出望外。一场恶战避免后,“百姓壶浆相继于路”,等待着王师的到来。

发展经济为民减压

施琅正式进入台湾岛之前,曾发布过一则“安抚输诚示”,其中提到,清军军纪严明,定会秋毫无犯。之后他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谕台湾安民生示”中再次表明,清军的粮饷不用台湾地区的百姓供应,部分需要采购的蔬菜也都会按民价买进,做到不打扰台湾老百姓、不给老百姓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康熙还免除了台湾民众的正赋与杂饷,开放部分贸易港口,让战后民生的改善迅速驶向“快车道”。自康熙在台湾设了府、县并派驻兵防守台湾本岛和澎湖后,台湾地区的经济势头正好,民生改善,一直到光绪时期日本侵略台湾前,台湾地区的银、米还未出现短缺情况。

人口迁移和教育

康熙在台湾建制后的第二年,与东南沿海开放了海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各级官员都乐于“邀请”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招揽民众前去开发和建设台湾。所以一场“大迁徙”带给了台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让台湾社会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台湾当地的民众受大陆先进文化和思想的熏陶,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多年过后,台湾南部、北部乃至东北部的很多荒地得到了开发,这些地区日渐呈出“人烟日盛,市镇渐兴”的繁荣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还很重视台湾地区民众的文化教育。兴办社学,传播大陆文化,让书院成为了台湾各地都有的教育场所,还大力推行了科举制度,积极鼓励台湾生源到大陆考试。

这样一来,台湾地区的学生不仅能够汲取更多文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台湾学子有意愿、有盼头地学习,振兴了台湾的文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