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阶段中曾涌现一大批英雄,但有这样一个人,他凭一己之力脱颖而出。因在强大的美军骑兵二师行军109高地时,他凭借一把枪,一个人和三颗手雷将对方拦截了8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回国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而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英雄谭秉云。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名字叫做谭秉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国内报纸上就已遍布他的英雄故事。很多记者评说他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是没有办法被模仿的存在。因为他在抗美援朝中创造了奇迹,而回国之后的谭秉云还曾接受到了5位元帅的敬酒。

谭秉云出生于1921年的四川,现在他的家乡江津县已经被划入了重庆市江津区,谭秉云在年少时经历了抗日战争,且赶在了1949年1月时参加了革命,可以说是抓住了解放战争的尾巴。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2年,他就因为优秀的表现成功入党。1950年8月时,谭秉云已被编入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当时他所担任的是7连副排长。

1951年5月,他参加金化东南390高地狙击战,战火延续了几个昼夜,身边的战友和敌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去,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歼敌无数,并成功独自炸毁敌军的坦克三辆。

谭秉云

等他顺利回来时,其他的小将士们因为可能刚刚上战场,便不解地问谭秉云,为什么你会冲得那么义无反顾?你真的不怕死吗?

人,怎么会不怕死呢?当然怕。

谭秉云就此向小战士们讲起了自己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他回忆说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是农村人,他们会受到地主的压迫。最困难时,家里连盐都吃不起,还会经历那些土匪的打劫。

农民在那个时代尝尽了黑暗和屈辱,但为了生存没有人会选择不顺从。希望很快就来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尊重人民的利益和地位,而且还推翻了地主阶级的黑暗时代。

这一变化使得谭秉云对中国共产党有一种极强的信念感,当新政府将土地划分给每家每户时,人民真正成为了可以为自己活下去的主人,实现了社会平等也消除了部分阶级感。

但很可惜,那时候的新政府还有太多的事情没办法全面统筹,于是也就给了国民党军队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谭秉云刚刚成年时,他被国民党招兵人员给强制押到了他们的部队里去当兵。

谭秉云来到了国民党部队后,他看到的是腐朽黑暗,国民党走的仍然是资本主义道路对其十分失望,更是把一颗热心依然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谭秉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秉云的朋友把他的内心想法传递给组织后,我党的招兵工作人员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展现了我党的超强包容性对其进行了一定了解后,确定了谭秉云身上的爱国情并接受了他。

吃过苦的人更懂得感恩,谭秉云就是这样的人

谭秉云顺利加入解放军的队伍,并被调动到了上海进行战斗,初出茅庐的谭秉云其实并没有接受过多长时间的专业教育,他对于军理知识的了解程度那时还不算是太高,但他有一颗满腔热血的心。

在去朝鲜半岛之前,谭秉云就已立过三等功一次。且成功晋升为班长、排长。但很可惜,北朝鲜却遇到了南朝鲜和美国的压制,搞得国际形势一度变得紧张且尴尬。

而处在尴尬最中心位置的不只是北朝鲜,还有新政权刚刚建立的中国。我国分析局势后,最终决定要派遣志愿军去援助朝鲜,也就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征兵的消息遍布全国,谭秉云第一时间报名选择参加志愿军。慢慢脱离中央管制后的谭秉云也没有因此而消极怠工,他们在遇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时总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很快就大放光芒,而他的队伍不超过15人,但先后却立了三等功两次以及四等功5次。

那些刚刚上战场的小战士们,在其他的班级早就已经听闻了谭秉云的名号,说他是打不死的战神。

在战场上没有谁是打不死的,但有些人是明明知道自己有可能会死,但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这些人在中国太多了,说某一个人是战神,谭秉云认为是不恰当的。

1951年的4月,当时联合国军形成了强大的防守和主动攻击的壁垒,我军在中央指挥下将原本的大部队分成了三路军。当联合国军形成了一条线的时候,我军就分成了三路。也就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去对联合国军进行包抄,打得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联合国军并不愿意借坡下驴,他们不甘示弱开始了反扑。手段也极其凶残,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战略物资,比如说歼击机,轰炸机和大量新型坦克以及炮弹。而联合国军的疯狂轰炸,使得我方的三路军损失惨重。

谭秉云

于是我军很快就执行了新的指令,说要战略转移。但当北汉江的南部部队在进行战略转移的时候,他们把转移的方向定为了正南方,可是他们却遇到了三支队伍当中最大的一种困难。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的联合国军他们的物质条件更先进,总是能够开着战斗机在我军的行进路线上飞驰,他们不仅要侦查、搜索情报,还要在必要时对我军的进行阻拦和摧毁。

北汉江以南的军队还没有搭桥的技术,由于地理和天气等各方面的劣势条件,这支志愿军队伍只能选择最原始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伐木渡河,要么就是游泳渡河,要么就是抱着木头漂浮着渡河。

这时友军必然会在进行援助,谭秉云所在的二十七军当时接受到中央指令,说要去阻拦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为我方北汉江以南的军队撤退创造条件。

二:109高地的奇迹。

谭秉云随大部队日夜兼程,他在分析情况后将战壕建在每一个敌军可能会行进到的高地上。他们的目标不是歼灭敌军,而是为了给北汉江以南的军队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

5月24日,谭秉云所在的班已提前挖好了散兵坑。但谭秉云看着当时周边的地形条件他的眉头紧皱,因为在他所在的高地下面有一条很窄的公路。而在公路周边的地形条件也非常的不好,遍布着大量的山体,岩石和稀稀疏疏的小河流。

谭秉云当时为鼓舞士气,便说接下来的这一仗必定不好打,但我们有信心可以将敌军留在这里,因为这里必将会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等到月亮升起来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坦克声音冲进了峡谷。谭秉云和自己班的士兵们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要把其他人全部留在高地的山坡上,把伏击位置降低到山坡的半山腰。而他要一个人只身前往山坡下面的公路和敌军正面冲突。

谭秉云穿上了吉利服,这个吉利服是用树枝和一些树叶简单的铺设而成。谭秉云从小路绕到了敌军坦克队的后方,当敌军的侦查探测灯在扫视地面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还是发现了谭秉云。

但由于谭秉云的掩护效果不错,所以敌军的士兵并没有发现谭秉云有何不同。

他就继续趴在草地上观察着敌军的动向,等到敌军的探照灯越来越多次的扫射在他的身上时,他意识到他得赶紧转移掩护位置。所以他慢慢地朝着草丛的前方不断匍匐前进,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他没有后退的可能了。

谭秉云小心翼翼地匍匐到了敌军坦克附近,在只有15米的时候他微微地改变了一下趴在身趴在地上的姿势,他支起了身子一条腿屈起来一条腿跪在了地上,这样一个动作是常见的扔手雷姿势,他的一只手放在了手雷的叉圈上面,准备随时抠开。

他需要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对敌方进行最大程度的创伤。在坦克离公路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谭秉云终于瞅准了时机扔出了手中的手雷。第一颗手雷虽然精准地砸到了敌军的坦克身上。但很可惜,敌军坦克的防御能力出乎了意料。

就是说第一颗手雷在敌军的坦克面前最多只是挠挠痒,伤害并不是特别大。既然无法摧毁敌军的坦克,那阻拦坦克的前进便成为了首要任务。

谭秉云追上联合国军的坦克,他要爬到坦克上去,然后朝着坦克的入口在坦克室内扔手雷。这一次他的精准操作重创了这支部队的坦克动力系统,精准抛投后,联合国军的坦克队伍便只能停下继续行军的脚步。

敌军很快就与谭秉云所在的部队发生了猛烈冲突,而在炮火中谭秉云被一支弹头给击中了额头。他当时整个人都没有意识,只知道眼前一黑便只能倒在了地上。

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痛感已遍布全身。而他一摸额头就发现自己流了大量鲜血。可是他顾不上疼痛也顾不上自己的伤情,他只能快速擦拭眼睛周围的血渍,他要继续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前面的方法,谭秉云又一次冲上了另一台联合国军的坦克,并且将手榴弹丢进了坦克的室内,就这样敌军又一次失去了一台新型坦克!

体力,谭秉云在这时体力不支了,他太过于疲惫而且他的额头还在继续大量的溢出鲜血。

但他也并没有放弃,谭秉云坚持掏出口袋里的另一枚手雷他要再次重挫联合国军的另一台坦克,但他的步伐越来越重,他也许走不到距离自己只有十几米远处的坦克了。

而就在这时,原本是谭秉云目标的那辆坦克被我方士兵给击中了,这辆坦克冒起了熊熊的浓烟和大火,而谭秉云借此机会对准了从这辆坦克室内跑出来的敌军,轮番扫射。最终,谭秉云倒在了草地上。

好在战士们很快就发现了谭秉云,并将其进行了简单的医疗包扎。他在醒来后并没有马上去询问自己的情况如何,而是指挥战士们继续去挖更多的散兵坑,因为他知道在这支联合国军受了打击之后,还会有新的一波进攻。

由于那天夜晚的战斗时间已经被消耗了大半,2个小时后天便慢慢明亮起来。联合国军很快会追上来对他们进行夹击,为降低伤亡他们必须拥有更多的散兵坑来面对敌军的炮火。

第2波联合国军的进攻很快就来了,而谭秉云在散兵坑里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手雷。他又运用了昨天晚上的方法,只身前往了公路附近,并将手雷如法炮制地丢在了第3辆坦克的室内。

敌军当时发现了他,但由于谭秉云的行动目标只有他一个人,所以敌军很难准确射击到谭秉云。时间就这样过去了8个小时,而一夜没有休息的谭秉云在额头受伤的情况下,连续摧毁了敌方三辆坦克。

美国坦克

这8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为我军实现顺利转移而创造有利条件,被阻拦的这两波敌军部队其实都隶属于美骑二师,而这个见证了谭秉云辉煌战斗成果的地方,叫做109高地。

战后谭秉云在第1波回国的队伍中出现,国家很快就为英雄们举办了庆功会。在会上,都听闻了谭秉云的故事后有5位元帅随主席向他走来,并主动提起酒杯用充满敬意的态度向其敬酒,这5位元帅中包括彭德怀、朱德、聂荣臻等。

在退役后谭秉云回到了家乡,选择从事抬棺。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普通,但不论他如何谦虚依然是国人心中的英雄。

本文由鹰眼史空原创,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