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制,简称GSP,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关税优惠制度。具有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特点。然而近日,有新消息指出,今年年底将有32个国家不再给予中国贸易“普惠制”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环球网报道,从今年12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加拿大、英国等32个国家将正式取消对中国贸易的“普惠制”待遇。近日,我国海关总署也发出公告称,从12月1日起,中国将不再对那些运往欧盟成员国、加拿大、英国、土耳其等地的货物签发普遍优惠制度的原产地证书。也就是说,32国取消对华“普惠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自从1978年普惠制正式实施以来,先后共有40个国家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待遇,而且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而我国也从“普惠制”中获得不少红利,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很多的经济贸易机会,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实现了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目标。

如今,32国取消了对华“普惠制”,这也将意味着部分中企将面临着更多压力。一旦取消对华“普惠制”待遇,商品关税将随之提高。而这不仅不利于中企商品的出口,也会对欧洲国家造成影响。出口商们只有两个选择,一、减少对外出口贸易,二、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而目前全球供应链处于一种中断的状况,部分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商品紧缺的情况,此举将会加重这一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表示,应当理性看待“普惠制”待遇被取消的情况。

从积极层面上来讲,这是中国发展成就和产品竞争力被认可的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发达国家就会取消对其“普惠制”待遇。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世界银行标准中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经济体,近几年来,早已陆陆续续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取消对我国的“普惠制”待遇。

因此,许维鸿认为,虽然取消“普惠制”待遇会让一些出口企业失去关税优惠,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总体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许维鸿还发出提醒,应当警惕一些国际舆论借此炒作并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取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的相关言论。再次重申,中方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欧盟的四分之一,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口面临城镇化、工业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