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福摩萨(台湾)和其它任何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意向。美国目前无意在福摩萨获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遵循足以使之卷入中国内争的方针。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建议。”

这段话出自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50年1月5日在某次演讲的讲话,到12日国务卿艾奇逊又公开声明美国在太平洋的防线是由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冲绳,而至菲律宾,随后多次重申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美国佬当时似乎没有考虑南朝鲜李承晚政权和台湾蒋家王朝的情绪,反而暗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大规模战事的弃子。

当然,出尔反尔是美国佬的常态,半年之后,美国军队发起仁川登陆,高歌猛进的朝鲜人民军被拦腰截断并遭遇毁灭性打击,第七舰队则几乎同时驶出菲律宾军港并进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佬的话从来都不值得相信,但就当时而言似乎没那么玄乎。

台湾方面,自1949年夏秋之后,内战结局一目了然,美国朝野对“运输队长”心如死灰,各种援助都停了下来,转而试图构筑一条远离大陆的海岛阵地,即艾奇逊所言之“太平洋防线”;

38线是美苏在二战后达成的瓜分协议,美国佬深知北朝鲜是两个赤色大国的禁脔,的确无意主动挑衅;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

苏联人也不想亲自下场,他们的重心一直在欧洲,压根不愿意在更依靠海军和空军实力的朝鲜半岛跟美国人爆发全面战争;

至于中国,教员睿智的眼睛一直在关注着各种风吹草动,但就当时而言,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凋敝,西藏台湾尚未解放,西南还在剿匪,实在无暇顾及。

总之,三大“善人(liumang)”似乎都很满意现状,丝毫看不出来未来将有一场旷世大战爆发在小小的半岛之上。

但是,平衡如果被“第四方”打破了呢?

其实,维系半岛局面的只是地图上弯弯曲曲的三八线,并不是每个小弟都会对老大的需求俯首贴面,他们也有自己的诉求。

巧的是,半岛上就有两个都想着“统一”对方的小政权在摩拳擦掌。

“自信”的金日成

从履历来看,金日成将军满足了一切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条件。出生贫寒的他在少年时代随父亲旅居中国东北,期间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办过革命刊物,还参加过东北抗日联军甚至苏联红军,期间作战英勇,战功赫赫,二战之后又随苏联军队杀回故乡并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半壁朝鲜,1949年9月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出任首相兼人民军总司令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10月,平壤群众大会发表演说的金日成

此后时局变化,中国革命的成功点燃了金日成统一朝鲜的想法,而艾奇逊的发言则令他坚信美国对于李承晚政权的帮助仅限于“扶持”而非武力支持。

那么,接下来就只要得到苏联和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就足够了吧。

1950年春,轻装简行的金日成乘坐火车秘密访问苏联并明确向斯大林表达了南进统一的意图,后者则表示此事应与“中国同志”商谈,于是,金日成又风尘仆仆地奔赴北京并向教员明请中国援助。

从事后来看,苏联为朝鲜提供了一大批先进的飞机坦克,解放军总参谋部则根据教员批示将军中数万朝鲜籍官兵立即解除现役,并携带最好的武器移交给朝鲜人民军。

在金日成看来,这显然是中苏皆支持其统一计划的明证,遂日夜厉兵秣马、整顿军备,为南进做准备。

其实,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观点来看,中苏都难以对金日成的统一要求提出反对,对于挑起战端的后果各有想法。

斯大林顾忌美国人出兵之后退则有损国威,进则爆发全面冲突的尴尬,遂将皮球踢给北京,从而避免跟美国摊牌的局面,转而从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而教员将朝鲜籍官兵打包归还的举动亦看似合理,其实另有深意,且容稍后再表。

不管怎么说,金日成的自信是有理由的:虽然双方的军队规模都在10万上下,其实李承晚的军多来自强征的农村青年,缺少训练,军官则出自日统时期的警察或伪军,缺乏实战经验;而北方不少官兵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解放战争,可谓百战精锐,算上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等重武器,双方实力的确有很大的差距。

更何况金日成素来以“大心脏(yexin)”著称,从他后来敢跟彭大将军索要志愿军指挥权的往事便可见一斑。

被低估的李承晚

从过程上讲,挑起战争的人是李承晚,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他在跟美国总统特使杜勒斯的会谈中曾明确提及:

“自大韩民国成立迄今为止不足10个月的时间,因北方屡次南犯,大韩民国军队已损失6203人,机关枪2015挺,大小炮1351门,步枪、手枪4.4万枝。”

伤亡数据倒基本属实,只是挑事的并非北方,自大韩民国成立以来李承晚便不断调兵遣将沿三八线骚扰北方,以求消耗并试探对手,只是便宜没占到而已。

前文提及了双方的实力差距,李承晚并非毫不自知。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10万军队的上限却是美国爸爸划下的上限,且只提供了机关枪、步枪和小炮等轻武器,目的就是拴住李承晚北进的野心,只支持他们据三八线自守。

▲美国总统特使杜勒斯

这一点,李承晚在跟艾奇逊和杜勒斯的会谈中两次得到了确认,却依旧坚持北进,是脑子秀逗了吗?

显然不是。跟北方的金日成截然不同,身为朝鲜李氏王朝后裔的李承晚自幼接受中国儒学教育,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头衔,可谓学贯中西,曾因从事反日活动而流亡中国,二战之后借美国之力返回朝鲜组织政党并建立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统就职仪式上的李承晚

这样的人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他只是一想到自己未能在有生之年亲见朝鲜统一,便有死不瞑目之感。

送走杜勒斯之后,李承晚立马召集军政大员商讨“北伐”事宜并制定了首攻计划,这个看似不明智的决定其实基于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设想:

当“北伐”成为事实之日,美国必定要改变立场,韩国若胜,那是“皿煮”阵容的荣光,败则是拂了美国人的面子,无论谁先开战都会亲自下场。

总之,只要把美国人拉下水,便是一桩有利无害的买卖,只要朝鲜能够统一,纵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又有何妨?

于是,志大才疏或野心勃勃的金李二人,就如同斗兽场上两头龇牙咧嘴的斗犬一般,虽然大哥们只想着停留在“你瞅谁,瞅你咋地”的嘴炮阶段,却奈何他们各自咬断缰绳厮打在了一起。

1950年6月25日深夜,暴雨如注的三八线附近,严阵以待的南北军队突然心生预感,不约而同地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不知道是何处的一声枪响,又或许只是天边的一道雷声,双方开始了对射,在压住风雨雷电的炮战之后,两军的前沿步兵纷纷跃出战壕进行冲杀,白刃战一直持续到天明。

庙算无遗

此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距离华府数千公里之外的密苏里州独立城家中度假,之所以如此风轻云淡,全因为杜勒斯返回后告知双方心态稳定、实力均衡,一时间不会捅大篓子。

深夜时分,儿孙绕膝的杜鲁门正准备好好炫耀一下自己的传奇生涯之时,却被艾奇逊的电话惊出一身冷汗:北朝鲜军队突然越过三八线,发起了全面进攻。

时间回到李承晚的北伐会议上,正将散会之际,他突然补充道:军事调动务必对美国军事顾问团保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美国人认为是我方先发制人,主动北进,请诸位切记。

李承晚的确算计了美国人,他的底气来自于杜勒斯的“国家安全承诺”--美国绝不会坐视韩国被共产主义阵营“欺凌”。

他却高估了自己,一夜激战之后韩军全面溃败,次日开城失守,三天后临津江防线全面崩溃,大韩民国首都汉城被攻占。

他也低估了美国人,在次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经济会议上,虽然免不了各种扯皮以及究竟谁先动手的猜测,却很快形成了一下结论和决议。

首先,从北朝鲜军的攻击力度来看,此战乃精心准备的全面进攻而非局部冲突,因此不管是艾奇逊在年初时的演讲给了金日成勇气还是李承晚做了什么勾当,都不再是重点;

第二,苏联一定在背后支持,却不是为了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为中共解放台湾而顺手制造的“战术佯动”,他们并没有出兵的打算。

至于原因,苏联在去年九月刚试爆原子弹成功,目前数量储备不足且缺乏远程飞机进攻美国本土,现在还不是决一雌雄之良机。

于是杜鲁门很快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让麦克阿瑟武力干涉朝鲜,不料兵力不足,加之携带的反坦克武器击不穿苏制T34的护甲,大田一战被消灭美军1万,韩军2万,美24师少将师长安迪惨遭生擒,十万联军被撵到了洛东江以西的釜山一隅,竟毫无还手之力。

另一个则足令国人愤恨至今,美军第七舰队借口台湾法定定位尚未确立,以“中立”的名义封锁台湾海峡,阻止我解放军渡海攻台。

可以说,美国人的判断很准确,二十万解放军和4000艘海船此刻正在福建沿海集结,蒋军虽有六十多万,却是士气低落的惊弓之鸟,皆不堪一击。

教员的决心

纵观1950年全年,不管是美国在年初对于放弃朝鲜和台湾的表态、年中对“维护半岛和平”所做的努力,以及后来的悍然出兵甚至试图染指东北,都是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决策,颇有决胜千里之外的风范。

但是,所有的“庙算”却都有一个后来只成立了一半的前提,那就是新中国和苏联都不会出兵朝鲜。

▲欺负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心包袱了

误判的基础是“你不行,所以你不敢”,1950年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懂历史的朋友都很清楚,而所谓以己度人,习惯了打秋风和顺风仗的美国人想象不出中国人的出兵动机。

当然,深层次的想法便是,被列强欺凌百年的中国人,即便来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然而,远在北京的教员同志从来都没这么想过。

金日成访问北京之后,他恰到好处地将数万朝鲜籍官兵归还,这是一个挑不出毛病的举动--解放军不差这点人马,总不能还给李承晚先生吧?如果朝鲜战事顺利或者焦灼,都将是解放台湾的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美帝封锁台湾海峡之际,北京方面便迅速反应并形成了三项决议:

一是向全世界发表声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人民誓死解放台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是调整军事部署,将全军战略预备队从中原地区运送至东北,改编为鸭绿江布防的东北边防军;

三是派柴成文同志秘密赴朝并加强与金日成方面的政治军事联络,掌握战局进展。

教员很清楚,美国人既然已经出兵染指朝鲜,必不会因战况不顺而偃旗息鼓,其最低限度便是要恢复李承晚政权。

因此,三项决议实际上是暂缓解放台湾,同时移兵北上为朝鲜局势突变做准备。

▲麦克阿瑟的确狂妄自大,却不负“名将”之称

而当麦克阿瑟紧锣密鼓地制定“烙铁”行动的同时,教员同志也风轻云淡地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圈,里面只有两个字--仁川。

只可惜,得意志满的金日成对背后的风险毫无察觉,这才有后来的一溃千里,不得已又派人前往北京请求直接发兵支援,苏联方面也发来了建议组织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事的电报。

后面的事情大家并不陌生,志愿军将士于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给了联合国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作为后人,我们都知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豪言壮语,却不知道教员同志还洞悉了斯大林的想法:

如果人民军真的能够拿下南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到朝鲜人民军兵败如山倒却没能学美国人那般为小弟两肋插刀,看似很没有大哥范,为什么?

▲今天风景如画的鸭绿江

试想北朝鲜覆灭,“联合国军”陈兵鸭绿江边之时,不管他们有无打算进攻中国,都将成为斯大林将东北打造成美苏对抗前沿的口实,彼时旅顺港尚在苏联控制之下,以斯大林的强势和手段,势必加强对东北的控制,而那里是我们当年唯一的重工业基地。

总之,无论战况如何,老大哥都先给自己挑了一块不败之地,却将真正的考验留给了刚刚浴火重生的新中国。

那我们又何来退缩的理由呢?

后人复盘1950年时,往往将后来的世界大战说成偶然,进而推演出无数种可能的历史走向,殊不知,一切发生过的偶然都是必然,一切要发生的必然都是偶然。

结语:庙算的极致,其实是拳头

从过程来看,中美苏三大“善人”和朝韩两位不怎么听话的小弟之间,各种有利于自己的“庙算”已经达到了极致,堪称巅峰对决。

那么,所以,真正的对错就只好交由拳头来决定了。

在十几个日夜的失眠和无数次烟雾缭绕的会议之后,中央军委终于敲定了赴朝作战的方案。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怎么打,能否赢都是后来的事情,单单下定决心就太不容易了,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既打不赢,也没必要,彭大将军在临危受命之后甚至被人拍了拍肩膀:

哟,你还真是不服老呢?!

真的就不能胜天半子吗?回顾当年,除了纸面上的实力差距之外,全世界都似乎忽略了一些精神上的东西。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这是1950年10月3日晚,中央人民政府为欢庆国庆一周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歌舞晚会之际,教员当场步韵奉,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做出冒着极大风险确定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的同时仍有诗情与老友唱和,体现的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宏大气魄,以及不令帝国主义再度欺凌中国人民的决心。

而这种气质和情感无疑感染了所有的志愿军将士,他们带着保家卫国的勇气,在异国他乡与当时世界上最凶狠的敌人血战三年,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向那个伟大的时代和时代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