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简要说下国内证券交易所的分布情况,三大交易所,从南到北,分布如下:
深圳交易所,简称深交所,旗下有深证主板、创业板
上海交易所,简称上交所,旗下有上证主板、科创板
北京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未来有主板,新三板上精选层为基础搭建。
介绍完三大交易所,我从风险等级角度来看,从高到低,给大家排序依次是:
北交所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深证主板 > 上证主板
说完了风险等级,我还要把各大板块,涨跌幅比例提示下:
北交所主板 30%
科创板 20%
创业板 20%
深证主板 10%
上海主板 10%
备注:地天板、天地板是涨跌幅的两倍。举例来说北交所主板的涨跌幅是30%,如果碰巧在涨停板买入,当天股价跌到跌停板,那就是60%的亏损,反过来说,在跌停板买入,当天收盘拉升到涨停板,那就是60%的盈利。
讲完涨跌幅的事情,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的投资建议,当然专业投资者,可以忽略。
一、优先考虑板块指数基金。
二、可转债申购。给你参与市场的机会,又有安全垫。
三、新股申购。如果首日没有破发,可以无脑申购;如果出现首日破发,那就是技术活。
四、谨慎直接买股票。理由如下:新板块,建议观察1-3年,再考虑要不要参与买股票。
最后、需要抛出我对资本市场的个人感受了。我觉得这是对大家特别有借鉴作用的地方。
我虽然已经在资本市场做了15年以上了,但我是一个厌恶风险的类型,到现在我参与创业板的资金比重还是没有超过20%,科创板上,还没有买入过,未来北交所,也会是这种谨慎的态度。但并没有影响我在创业板、科创板申购新股、可转债环节赚钱。
反倒是,我在新三板的时候,有量力做了一点投资,其实这是基于对上市公司有了解的基础上,做的一些股权类的投资,比重很小,上市公司估值很低。
而北交所主板上市,那流动性增加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或许会被推高到很离谱的位置,所以我不是永远不买,只是看明白了再参与。敬畏市场,敬畏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