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样的大明湖谁不爱?但要说到对大明湖的喜爱,晚清的学者宋恕可谓到了“痴迷”的状态,他一共在济南待了四年,但却数百次游赏大明湖,而且在书信、作品中也对大明湖大书特书、不吝赞美。
宋恕(1862-1910),原名存礼,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浙江平阳人。近代学者、启蒙思想家、改良主义者。
宋恕曾师从名儒孙锵鸣、孙诒让、俞樾。清光绪十六年(1990),他拜谒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力陈变法之必要,张之洞未采纳其建议。光绪十八年,宋恕又赴天津谒直隶总督李鸿章,呈《六斋卑议》,力主维新变法,并提出设议院、开报馆、兴办学校、振兴工商等措施。李鸿章嘉誉其为“海内奇才”,并委其为北洋水师学堂汉文教习。
甲午战争失败后,宋恕离开天津,寓居上海,先后接触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炳麟等大批维新派人物,成为上海维新派的理论核心。孙宝瑄赞其为“旷世之大儒”并尊之为师;谭嗣同在给他的赠诗里则赞其为“后王师”。光绪二十七年秋,他在杭州求是书院任教习。光绪二十九年,宋恕又东游日本。次年,回国。后应山东巡抚杨士骧聘,任山东学务处议员兼文案。
宋恕言论激烈大胆,思想独具特色,被时人誉为“东瓯之怪”“梨洲以后一天民”及“浙东三杰”之一。他一生著书二十多种,有《津谈》《宋平子新字》《六斋有韵文集》《六斋无韵文集》《宋恕日记》《历下杂事诗》《浙学史》《朝鲜大事记》等,但大半已散逸。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周馥出任山东巡抚,奏准由张士珩(李鸿章的外甥)出任山东学务处总办,兼理参谋处,办理武备学堂。三十一年九月,应张士珩之邀宋恕离开杭州,赴济南山东学务处任职。他于十月初二晚七时半由青岛乘火车抵济南,次日入城,而张士珩却于初五夜离济赴京。时任山东巡抚杨士骧对宋恕礼待甚殷,委以山东学务处议员兼文案之任,复兼陆军小学堂汉文总教习。
此后,宋恕在济南四年,致力于推进山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议,比如他曾建议山东巡抚杨士骧在大明湖畔建省阅报总所、各地建分所、民间广设小分所及海岱大图书馆,创设山东粹化学堂、农务总局、宣讲传习所、编译局、明湖公园等,并编审了多种教科书,对山东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时的学务处地濒大明湖,到济南之初,宋恕即携仆人食宿在大明湖畔的阎公祠内,再加上对大明湖风景十分喜爱,故在济南任事四年间,他曾数百次地游赏大明湖,其《历下杂事诗》中题咏大明湖风物者亦多达数十首。在日记和给妻子的信中,宋恕也曾对大明湖的风景及自己在大明湖的游踪作过许多记述和描述。可见,他对大明湖、对济南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