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这里的“心狠手辣”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严格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人类社会延续数百年,靠的除了本身人类文明的发展之外,同样也离不开人类群体自身的繁衍智慧。想要让整个种群得以战胜自然界当中的各种艰险,离不开生活的智慧;而作为社会的最微观“细胞”,家庭想要很好的发展,则离不开最基本的教育。

教育这件事,原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在重视族群团结与商业利益的犹太人看来,教育是让一代代犹太人以犹太教为信仰,以机智的眼光观察世间万物的可谋之利益;将严谨与缜密刻入基因的德国人则会在每个家庭的教育过程之中,让德意志式一丝不苟的文化代代相传。

居于东亚海滨的大和民族在发展过程当中,发展出了性格中的两面性,如《菊与刀》所言一般,在家庭教育当中,一方面会跟后代说要尊重长辈,一方面严酷的如厕训练又会滋生他们的极端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该以什么样的准则要求下一代,应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想要让某些延续已久的习惯继续存在,就应该以严格的标准去教育子女。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当中,诸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类的俗语其实不在少数,我们无法赞成是否应该打骂、体罚孩子,但是严格要求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挫折也是一种动力

“挫折”这一词汇,在我们传统的语境当中,往往是表示一种表示逆境的词汇,当一个人的境遇到了难以轻松应付的时候,才会被称之为受到挫折。

然而在子女的教育过程当中,一帆风顺有时其实并不是太好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看,有的时候父母越“心狠手辣”,孩子反而越有出息。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吸收了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以及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观点,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学基础上发展出了个体心理学相关理论。

他认为个体心理机制是受到外界诸多现象影响的,个体的“自尊”或是“自卑”心理,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的精神需求是否受到外界满足而形成的。

也许是自身在童年时期遭遇了许多不堪回首的打击,所以阿德勒致力于对个体童年的遭遇“修复”。

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认为,人的一生平安顺遂是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诚然,许多人无论付出多少,为的往往也是一个平稳的生活。

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作为一个家长,如果你也抱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反而是对下一代的一种危害。因为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在成年之后出人头地,靠得就是小时候受到的严格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凿壁借光”的匡衡儿时艰苦无比,却也靠着这种辛勤的精神在之后官至丞相;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出身法国贵族家庭,但是自幼体弱多病,甚至很多时候只能卧床。

但是父亲并未因此就嫉妒宠爱,而是依旧十分重视其教育,这才造就了一代贤人。

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篮坛取得了极高成就,但是其除了身高,臂展、弹跳、比例等其实都不是特别适合继续从事篮球,且其左耳几乎失聪,但是同样身为篮球运动员的父母却表示支持其决定,这才有“东方小巨人”在NBA呼风唤雨。

所以当你作为一个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自然必要的,但同时你也应该清楚一点,那就是儿时的严格要求,对于子女而言是一时的艰辛,但收获确实一生的。然而在严格要求子女的过程当中,也要有所注意。

严格的家长不好做

就像是上文分析的一样,严格要求子女可谓是十分必要。但是一味地以孩子做不到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结果也是十分难以预料的。

我们应该清楚一个视角的问题:许多事情在成年人看来是“举手之劳”,甚至是十分轻松的,但是在未成年的子女眼中,却有可能是难于登天的。

比如说一个爱好锻炼的父亲,每天都要做一百个俯卧撑,这对于长期锻炼的成年人而言,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不能要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也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最多每天做十个。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应该从中学习的就是,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进行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

除了要分清不同的标准,我们也应该注重严格要求子女的方式方法。简而言之“恩威并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准则。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就反映出一种古人的智慧。

当你给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比如在某次考试之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那么一般就要许诺给他们某些奖励。

并且这种承诺是一定要兑现的,就像《曾子杀彘》的故事所展示出的一般,如果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你都无法说到做到,那就更不必说孩子会学到什么了。

最终还有一点,我们强调的“挫折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生活当中的种种不如意之事,不至于在年纪大了一些,遭遇这些不如意之后显得无所适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父母应当注意自己这样做的动机与目的,不要在一味的严格要求子女的过程之中,形成一种为了维护自己所谓“家长权威”的另类心理,最终从严格要求孩子变成一种精神上的“虐待”,这种儿时的虐待极有可能导致其成年之后罹患心理疾病。

综上所述,当你已经为人父母,那么在教育子女的过程当中,势必应该遵从一个严格要求子女、且适当为其创造一些挫折环境的准则。

但这只是一种大的方向,在践行这样准则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改变“初心”,除了严格要求之外,也要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小的“优惠”,最终就是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心态,不能将要求变成“虐待”。

- The End -作者| 汤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