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内耗?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做一件事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又在心里鼓励自己想要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就必先承其重,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然而,当我们完成了一件大事,或许我们已经感受不到那种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任务解脱的轻松感。
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去做的时候,总会面临很多痛苦、压力、烦恼、困难等,进而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反过来,当你把它做到一定阶段,获得一定成果时,你也可以从中收获大量的满足感、成就感、胜任感等具有附加值的东西。
并且,这种正面的收获,往往跟先前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你在做它的时候越痛苦,那么你在收获的时候,就会越满足。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往往被这种痛苦、烦恼、困难等所吓倒,踌躇不前,不断犹豫、彷徨,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最终去做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也失去了从中获取感受成长的机会,而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的赶着把它做完。
做完后,它给你带来的,也往往不是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脱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实在是不想再做一次了。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个负面循环,越被眼前的困境吓倒,就越容易裹足不前、拖延时间,于是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差,对自己的正反馈就越低、负反馈越高,下一次就更容易被吓倒,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自我内耗的真实写照。

内耗的原因是什么?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什么是内耗,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内耗呢?

通过前面的解说,产生内耗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恐惧。
因为大脑有节省资源的需求,所以需要消耗资源去应对,同时又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奖赏的事情,大脑都是很排斥这种情况。
这种排斥,直接反映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就是种种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恐惧。
所谓恐惧,无非就是恐惧所带来的直接威胁、不确定性等。在恐惧的驱动下,我们会倾向于消去造成恐惧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消除恐惧呢?
1.行动策略:直接通过行动去消除它。
2.回避策略:去做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进而忽略它。
采取行动策略的人通过消除、削减问题,来摆脱负面情绪;反之,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的人,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暂时摆脱对问题的担忧。
然而回避策略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它只是给你一个摆脱问题的幻觉,让你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里面继续生活。会让你自我认为现在状态不好,所以就先去做点别的,等到状态好了,再去处理它。
但实际上,只要问题还在那儿,没有改变,每当你面对它,你就总是会感到恐惧。也就是说你只是无限地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后延而已,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另外,造成我们疲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种种未完成的事。
哪怕你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去想,但只要问题还存在,它们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形成残余,不断地占据着你的后台,啃噬着你的精力,让你不由自主分心去想,于是,使你感到心力交瘁、精疲力尽,相当内耗。

如何避免内耗?

既然内耗这么折磨人的心态和意志,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内耗呢?
1.清晰自己的状态

要想避免内耗,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现状,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状态。
比如最常用的就是以第三者视角来认知自己。就是当自己陷入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中时,就想象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反思自己正在遭遇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我们不妨把它写到便利贴上,贴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被情绪控制,先想一想,我在做什么?慢慢内化它,把它变成一种本能。
当你能够从这个视角去审视自己时,你就已经掌握住了大脑的主导权。
2.充实自己的思维工具箱
什么问题使你产生恐惧呢?因为陌生感,你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解决它,从而会衍生出恐惧、焦虑等。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这种陌生感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积累一些能让自己使用的思维工具,扩充自己的工具箱,比如对待同一类型问题的经验,切入问题的思维模型等。
但当你面对一些从未解决过的问题时,就需要积累一些能够上手使用的思维模型。它们未必能马上帮你解决问题,但一定能让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多一份直面恐惧的勇气。
3.构建自己的理性思维
内耗源于对问题的恐惧,而绝大多数的恐惧又源于我们的想象。但这些想象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真的。
所以,一个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当产生恐惧的时候,提醒自己去思考:这些恐惧的由来和依据是什么?我能够说出理由吗?
因此,我们不妨告诉自己:这个问题里,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恐惧,另一部分是未知。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消除这种未知?
所以,对付不确定性和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构建自己的理性思维。
4.对问题进行分解
最后,分享一个足够有效的做法:
1)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是什么?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哪怕第一步只是1%,也只想好这一步就好。
2)实际行动去做。
绝大多数时候,只要你头脑一热去做了,你就会发现,许多困难都是纸老虎,看着吓人,捅破了,也就没有了。
同样,很多时候,其实可以无需考虑太多、规划太多,先去做,再根据反馈和变化去应对即可。
许多事情,其实不需要太充分、全面的筹划,而是先做好心理准备和兜底的应急方案,再根据情形去灵活应对。所以,并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你,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