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5日电(邱伟科 黄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今天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带着黑框AR眼镜的海关关员丁宁成了一名“网红”,很多展商、观众都以他为背景拍照打卡。他的眼神“锁定”贴在爱他美奶粉展柜上一罐奶粉的二维码。几乎同时,这瓶奶粉产地、成分等等信息全部秒速“投屏”于眼前,丁宁用眼镜一扫便能“核对”展品。

今年的进博会期间,上海海关首次运用AR眼镜、数字标签等新技术开展智慧巡馆、展品监管工作。一线关员佩戴可穿戴式前端智能交互装备开展作业,该模式应用了5G+AR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端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每一个佩戴智能装备的执法人员都成为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的延伸入口,通过解放双手的视觉交互与听觉交互,为一线关员和后台关员双方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和快速的现场处置,提高海关对展品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关关员佩戴AR眼镜后,眼镜会提示其标准作业步骤。启动相应的作业流程后,AR眼镜可以通过语音转文字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内容。

据悉,所有离线作业记录视频以及在线远程协作视频均可以同相应报关单信息关联,从而形成强大的海关视频知识库,并随着工作开展不断积累,为后续的业务视频结构化分析,为常见货品及标签的定制化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训练提供关键素材。最后还可以将进博会上的进口展品数据通过系统进行大规模沉淀,形成海关监管的数字资产,并将该数据信息进一步赋能各个环节的流程优化,降本增效。

目前,上海海关入驻会场监管队伍根据六大展区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2到3人,每天对展馆进行监管。相较于以往的检查,海关关员如今不再需要手持纸质报关单等厚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