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潮向Sense策划出品,微信关注潮向Sense,用好奇心体察世界的品味

《披荆斩棘的哥哥》终演落幕。

四个多月的录制与竞赛,故事很长,回忆很多。

许多人也因此,认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赵文卓。

从最开始的生人勿进、不怒自威,到后来极具亲和力的反差萌,从努力训练、不断突破自我,最后到成团夜再现武侠名场面。

赵文卓像是隐居多年的江湖侠客,无意间被推上了舞台。

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他蜕变的痕迹清晰可见。

在微博的告别长文中,赵文卓这样写道:

“每一天训练结束,我都自问自己,全力以赴了吗?今天也做到比昨天有进步了吗?现在,我可以回答自己:做到了,毕业快乐!

这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

网易文创深度合作《披荆斩棘的哥哥》,推出「幕后企划」系列独家内容。我们与赵文卓展开对话,和他聊了聊,不做“大侠”的这些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赵文卓:人有时得到舒适圈外去

01 “格格而入”的卓哥

最开始接到节目邀约时,赵文卓陷入了长久的犹豫。

在此之前,赵文卓从来没有参加过竞演类综艺,甚至很少出现身娱乐圈的通告中。

往前追溯,他的上一首单曲,还是发表在20年前的《一千颗眼泪》。唱跳这种舞台表演形式非常陌生,赵文卓担心自己做不好。

几经思索,最终在家人和那英老师的鼓励下,赵文卓接下了这份全新的挑战。

在录制节目之前,他做了十足的准备,还恶补了之前的《乘风破浪的姐姐》:

“当时没有觉得录制《哥哥》会这么难,因为看了《姐姐》就觉得她们挺开心的。但是没想到进到节目里面,完全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节目正式录制后,所有嘉宾都需要住在一起,这让长期习惯静眠的赵文卓很不适应。

但凡身边有一点动静,他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只要在一块儿住,我这50%的战斗力就没了,我现在只剩50%战斗力,然后投入在唱歌跳舞当中,这对我来说其实是最难的。”

在赵文卓看来,在海南刻苦训练的那些日夜,如今想来,就像是做了一场少年意气的大梦。

音乐不达标,去练习;背不过歌词,去练习;动作不到位,去练习。

人们口中敬仰的“卓哥”,仿佛又变成了刚刚入行的新任练习生。

回想起来,每次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最初的尝试都会是笨拙的,但赵文卓说,他相信“勤能补拙”。

也正是这份执着而笃定的态度,让镜头前的赵文卓显得可敬又可爱。

即使没有太多上综艺的经验和技巧,但他的每一个眼神与表情,每一次表达和动作,总能成为节目里弹幕最多的爆点。

一个眼色,就能让“有态度的说唱歌手”刘聪心领神会,乖巧地关门:

记歌词时用力过猛,被网友们调侃像在背武功心法口诀:

无论唱什么歌,只要出现在舞台上,卓哥就是最大的正气聚集区:

屏幕前的观众已经笑翻,但在赵文卓看来,这只是自己稀松平常的生活状态:

“可能自己离这个圈比较远吧,绝大多数时间我都不在圈里游走,主要是在家庭里陪孩子,但是这次是一定要在圈里游走了,所以大家觉得我的生活状态和我的想法,跟平时见到的人不太一样。”

当赵文卓站在《哥哥》的聚光灯下,身上依然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他不会刻意亲近镜头、表现自我,也不会好为人师、高谈阔论。

但正是这种与综艺感完全隔绝的个人气场,却为节目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热度。

该如何评价赵文卓的表现呢?

一个词:格格而入。

从最开始的审慎观察,到后面的热烈融入,在这个循序渐进的熟悉过程中,赵文卓找到了与综艺镜头和解的方式。

从格格不入到格格而入,这是最漫长的练习,但也是最值得的滚烫。

02 一入江湖岁月催

前些日子,日本演员千叶真一因感染新冠去世。

赵文卓转发了此条消息,他写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往昔历历在目……此后再无雄霸,一路走好。”

聂风送别雄霸。

瞬间勾起无数人的回忆杀,二十年光阴,只似弹指一挥间。

2002年,在香港武侠片陷入低迷之后,赵文卓辗转来到内地拍戏,他接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电视剧《风云之雄霸天下》。

时值盛夏,剧组在四川乐山取景,每次拍山洞和竹林里的戏份时,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会被蚊子叮出满身大包。为了驱蚊,每天都要烧掉四盘蚊香。

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诞生了一部风靡多年的经典武侠剧。

《风云之雄霸天下》开播时,部分电视台的收视表现堪称“逆天”,甚至创造过超过春晚直播的收视率,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除了服化道特效的优良,叙事节奏的稳定之外,演员对于角色的准确诠释,也是《风云》大火的重要原因。

赵文卓本性中的宽厚与善良,几乎与聂风的人物设定完全相符。

面对师父,他心存感激;面对手足,他有情有义;面对百姓,他宅心仁厚;面对爱情,他矢志不渝。

与步惊云的决绝冷血不同,聂风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江湖的情义和人性的存良,而赵文卓每一个的动作和眼神,都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风云》将赵文卓的演艺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但这也是他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个高峰。

在出演《至尊红颜》中的李君羡一角后,此后多部作品《太极》《苏乞儿》《大武当之天地密码》等等,都未能引起热烈的市场反响。

武侠没落,江湖走远。

在全新的互联网语境里,一个“大威天龙”的梗却在不断流传。

事实上,那是属于赵文卓上世纪闯荡香港的传奇故事。

1990年,赵文卓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1991年就获得了全国武术冠军,并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

恰巧此时,香港导演元奎正在为电影《方世玉》选角。

年仅20岁的赵文卓,凭借清朗俊秀的外形和稳重扎实的武术功底,被元奎一眼相中。

后来,观众便在《方世玉》中见到了一个经典反派角色,九门提督鄂尔多。

虽然赵文卓只是初出茅庐,但无论是阴狠的眼神、还是凌厉的动作,都将鄂尔多的心狠手辣表现得淋漓尽致,丝毫不逊于主角李连杰的风采。

凭借在《方世玉》中的出色表现,赵文卓被前来片场探班的徐克一眼相中,钦定他为下一个“黄飞鸿”人选。

1993年,赵文卓出演了两部重要的电影作品。

一部是《黄飞鸿之王者之风》,另一部则是《青蛇》,前者让他成为最年轻的黄飞鸿扮演者,后者则让“法海”这个角色从此深入人心。

如今再回忆起法海这个角色时,赵文卓有了新的理解:

“所谓善恶并不以人或是妖的身份来定性,而是看你做的事情。法海其实就是一个修行者,入世也是他的业,他在和青蛇白蛇的交战交往中,就是在选择怎么抉择自己。”

少年成名,赵文卓其实也一直走在选择的路上。

电影《金玉满堂》里厨艺高超的龙昆宝,《刀》里为父报仇的黎定安,这些角色都脱离了传统武侠的模式,赵文卓一直在尝试着更多的可能。

但无奈,香港电影的凛冬已至:“后面投电影就是图快收益,结果越投越差,越不好,越少投,整个市场都在走下坡路。”

市场不景气,赵文卓却一直在努力。

在练功上他从未松懈,静静等待着机会的来临,他说:

“其实拍武侠的话,我一直在努力,有机会给我,我就一定会发挥,包括带一些新人,我都非常乐意。”

03大侠小侠,你你我我

赵文卓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最初来源于父亲的影响。

在赵文卓的眼里,父亲不仅是厂里的工会主席,更是一个武艺高强、广结好友的武术家。

通过父亲的介绍,赵文卓认识了一位名叫于文龙的老师,跟随他学习少林拳、太极拳、太祖拳、燕青拳。

1985年,哈尔滨组建武术专业队,一共只有9个名额,年仅15岁的赵文卓成为了第一批学员。

当时体工队的主教练是张植彬,除了刀枪剑棍的实操,他还会给学员们讲关于行侠仗义的江湖故事。

自此,关于“侠”的含义,便深深嵌入了赵文卓的内心。

“刚开始练武,经常出去试手,但慢慢有了武德的概念,开始知道了不要欺负弱小,要维护秩序。”

在《拼荆斩棘的哥哥》中,赵文卓教队员抱拳礼,并讲解其中的深意,让他获得了“平嘻王”的昵称。

说唱、街舞、偶像、综艺……

当这些文化舶来品不断制造声量的同时,赵文卓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在他的身上,体现着正直、勇武、含蓄、宽容、和善的传统底蕴。

如今再回看,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就像是赵文卓走过的此生。

初涉江湖一鸣惊人,此后的日子从不曾懈怠,即使最后没有获得高位,但赵文卓说自己心中已无憾。

“我觉得回头一看这四个月,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起码对得起自己的每一秒钟。其实也很难再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挑战自己了,所以我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把自己放进去,努力去展现自己。”

近些年,赵文卓一直都有新作品不断推出,虽然主题大都和动作武侠相关,但却一直反响平平。

比如,《荡寇风云》里智勇兼备的戚继光,《功夫联盟》里济世为怀的黄师傅。角色塑造依然生动,但关于侠义的话题,却再难以引起观众的强烈共情。

科技和商业在不断改造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彻底瓦解了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

温良恭俭的信仰随风而逝,行侠仗义的故事无人问津。

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游戏中精疲力尽,那些曾经激荡心灵的侠肝义胆,只能藏匿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面对时势的变幻,赵文卓说:

“每次我都会质问自己,当时努力了吗?我的回答是努力了,我尽力了就好。一个作品成功与否,其实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做到最好。”

尽人事,听天命。

面对事业上的顺境与逆境,49岁的赵文卓的心态十分坦然。

如今《披荆斩棘的哥哥》虽结束,或许,会是赵文卓一个全新的开始。

很感动。

有这么一群披荆斩棘的哥哥,制造了这么一段难忘的时光。

它让我们看到了奋斗的意义,现实的乐趣和传统的侠义。

江湖是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侠义是什么?

浮生如寄,得失荣枯。

大侠小侠,你你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