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里面有一句话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之一,甚至都没有之一,这句话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很多人介绍中庸思想或者理解中庸思想,都引用这句话,说中庸的精髓在于“用中”,在于适当适中,恰到好处。但其实大部分人都关注错了,这句话的关键不是“用其中于民”,而在于“执其两端”,今天我们聊聊背后的逻辑,在实践中践行中庸之道的本质,内容很有意义,建议耐心看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刚到华为的新员工,就针对于华为的经营战略问题,给任正非写了一份“万言书”,指出了华为内部各种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位好员工呀,这种勇于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应该鼓励,但任正非回复说:这个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到医院去治疗,如果没有病,建议直接辞退。任正非为什么会这么回复呢?听完你就会恍然大悟。

大部分人理解的“中庸之道” 就是“用中”,就在于恰当适中,或者说恰到好处,但只是这样说,其实感觉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相较于“用其中于民”,前半句话才是真正的关键,或者说整个《中庸》的第六章内容,我们需要完整的理解,才能理解中庸之道的精神。我们现在来完整地看第六章的内容。

《中庸》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而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孔子赞美古代圣王舜,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孔子说,舜喜欢向人请教,也喜欢考察和听取别人的言论建议,对于一切听来的言论,他隐藏了邪恶的部分,并弘扬善良的部分,把握了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把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做法,用在老百姓身上,这就是舜之所以伟大的地方。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在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说,其中“五帝”里面就包括尧帝和舜帝。三皇五帝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圣王的代表。这里说,舜之所以能“用中于民”,“执其两端”才是关键。前面我们介绍了,如何把行为看成一种选择和决策,那么这个选择要符合某个更大的价值系统,这是一种横向的思维。而“执其两端”就是一种纵向的思想。意思是说,只有经过长期的调查分析和实践,这样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然后我们才能真正的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中”,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中”在那里呢?

所以,“用中”的前提,其实是“执其两端”,有人说,一个人要真正获得成功,要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膨胀。无知和膨胀就是一个人发展的两个极端,或者就像孔子说的“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只有经历了这两种极端,你才能明白,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最佳的选择。“执其两端”是“用其中于民”的前提条件。

而我们更进一步,舜之所以能“执其两端”,是因为他善于四处考察,了解了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两端”,我们常说,没有调查和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舜帝之所以能践行中庸之道,前提他把握的事物的两种极端,“执其两端”。

但“执其两端”的前提,是他之前大量的体察民情、调查分析各种言论,舜才能把握了两端,所以,其实“执其两端”里面蕴含了实践精神。对好的,坏的,积极的,乐观的和悲观的情况都掌握了,才能真正做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以,一开始我们讲的华为的故事,那位新员工,刚到华为就提出一堆问题和建议,这并不符合“中庸之道”的精神,因为他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他提的任何建议,都无法做到“用中”,更别说“执其两端”了。

很多人理解“中庸之道”就仅仅是“用中”,这并没有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精神。显然忽视了“用中”的前提条件,执其两端才是用中的前提,而把握事物的两种极端,这是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这种精神其实深深印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在我们成语典故里面,有大量这样的总结: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周而复始,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反者道之动”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会向另外一个极端运动变化,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事物都是围绕“中”变化发展的,事物总有向“中”回归的趋势和动力,“中”才是事物应该具有的位置,或者“中”最接近于事物的本性。这种思想和《中庸》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中华文明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大起大落,经历了腥风血雨,经历了盛世繁华,我们才能深刻明白“反者道之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深刻道理,这是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事物发展到两种极端都是非常危险的,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都是不好的。要找到最佳的状态,你需要经历两种极端之后才能明白,而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成功,要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膨胀。

对于人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你想要的人生,否则你可能永远都找不到自己那个:“中”。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