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事】系网易新闻网易号与【读懂本星球】联合出品,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烟不离手,视政治胜过生命,这样性格的人往往是男性。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女政治家,耗尽生命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她展示出比许多男人更强的意志力,缔造并领导了真正的战斗之国——以色列。

1.悲惨童年,信仰初见

梅厄夫人虽然被誉为“以色列之母”,但她却出生于19世纪末的沙俄。

梅厄出生时候,全世界有770多万犹太人,500多万在沙俄。虽然大部分犹太人生活在沙俄,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很悲惨。善于经商,积累财富的犹太人早在伊凡大帝时期,就遭到沙俄政府的限制。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沙俄政府大肆抓捕嫌疑犯,其中就有一名犹太女子。一直遭到沙俄政府限制的犹太人因此背负了刺杀沙皇的罪名。

1881年4月,沙俄控制下的乌克兰地区发生了第一次袭击犹太人事件。在沙俄政府的默许下,沙俄各地先后发生多次袭击犹太人的事件。

梅厄出生于沙俄大规模反犹太人始发地——乌克兰地区。她的童年经常面临着被屠杀的险境。而且由于沙俄限制犹太人的政策,使得她的父母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担惊受怕与挨饿受冻是梅厄童年的两大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梅厄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打倒梅厄,反而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生活虽苦,但她的姐姐谢伊娜却为她的生活树立了一座灯塔,使之成为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19世纪末,随着民族主义的传播,流浪两千年的犹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复国主义因此在颠沛流离饱受压迫的犹太人中得到广泛传播。

梅厄的姐姐谢伊娜在14岁时已经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成员。每周六当她们的母亲去教堂祈祷时,谢伊娜便在家里和其他同龄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者秘密集会。

谢伊娜比梅厄仅仅大9岁,谢伊娜的活动让梅厄从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政治教育。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梅厄的青春期,犹太复国主义深深刻入梅厄的骨子里。

梅厄曾说:“我发现关于政治的无休止的讨论远比我所有的课程有趣得多。谢伊娜的小小公寓房间成了丹佛的一个俄国犹太人移民中心。……我发现我最注意听的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议论,我觉得他们的政治哲学最有道理,我理解而且完全同意建立犹太人民族之家。”

2.叛逆少年,投身政治

梅厄一家为了躲避迫害,前往美国。梅厄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她在11岁时,为给班里的同学募集书钱,做了生平中的第一次演讲。这次演讲十分成功,不仅让她募集了一笔可观的费用,也激发了梅厄演讲的天赋。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自此后,梅厄的任何一次演讲都是信手拈来。

十四岁的时候,梅厄由于成绩优异,想要继续深造成为一名老师。但她的母亲让她留在店里干活,十分不情愿的梅厄,最终屈从了母亲的意见。

她的母亲在剥夺了梅厄的受教育机会后,又干涉梅厄的婚姻,要把她嫁给一个她完全不爱的男人。梅厄这一次没有屈从父母的意见,她以到丹佛投奔自己姐姐的方式选择了反抗。

在丹佛谢伊娜的住所,梅厄不仅接触到更多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还接触到了抽烟的恶习。烟瘾跟了梅厄一辈子,即使后来她身居高位乃至于住院时,仍然是烟不离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不离手的梅厄

在丹佛,梅厄遇见了自己后来的丈夫。结婚后,梅厄的丈夫莫里斯要求她把政治扔掉,在家做一个家庭主妇。

但婚姻并没有束缚住她,梅厄曾经说过:“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不愿呆在家里,宁愿将自己生活中的孩子及家庭置之不顾……她不会因为孩子而缩小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休息。”在过了几年家庭生活后,梅厄全身心地参与到犹太人的政治活动。

犹太复国组织的努力获得了英美等欧美国家的支持。1917年,英国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同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梅厄在听到犹太人有了安居之地后,认为自己属于巴勒斯坦,自己应该将全部精力用以建设犹太人的国家。她说服自己的丈夫,两人决定前往巴勒斯坦定居,为犹太人国家的建立而努力。

巴勒斯坦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梅厄每天除了要忍受烈日的暴晒,还要参与无休止的劳动。经受过苦难童年磨炼的梅厄并没有被巴勒斯坦的恶劣环境打败,反而是乐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梅厄

她认为“只有在巴勒斯坦,犹太人才能根据自己的权利,而不是靠宽容而生活,犹太人才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命运的牺牲品。”梅厄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丈夫和家人的认同,她的姐姐谢伊娜曾责备她成了“公众人物,不是家庭人物”。

在巴勒斯坦参与劳动的梅厄,凭借着自己的积极乐观,很快就提升到犹太人领导人的职位。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梅厄成为犹太复国组织的代言人。

3.演讲助力,国家英雄

二战后,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流浪了近两千年的犹太人终于实现了建国的梦想。1948年,根据联合国的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犹太人宣布建国。梅厄等代表签署了以色列独立宣言,成为了以色列开国元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厄代表签字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引发了阿拉伯人的反对。阿拉伯人认为巴勒斯坦地区应该属于他们。因此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便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战争。

新生的以色列既没有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充足的财政收入,因而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眼见新生政权就要被扼杀,梅厄临危受命,前往美国寻求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梅厄

梅厄的演讲天赋在这次寻求帮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说:“当我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将会在内盖夫、在加利利、在耶路撒冷市郊一直战斗,直到最后一刻的时候,我没有做任何夸张。……现在掌声和哭声对以色列人都没有用,现在以色列需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讲中的梅厄

梅厄的演讲引发美国犹太人的同情和认同,大量的美国犹太人选择加入以色列军队同阿拉伯人战斗。

美国犹太财团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先后筹集了一亿五千万美元的资金。其中半数资金给了联合国,用以战后以色列的重建,剩余的半数资金用以援助以色列战争。

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狮,梅厄用自己的演讲挽救了新生的以色列,堪称“以色列之母”。

虽然以色列打退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50年代,埃及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及的纳赛尔提出了“泛阿拉伯主义”,主张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总统纳赛尔

面对埃及的威胁,以色列决定主动出击。而已经选择退休的梅厄夫人为了守护国家领土,再次出山。梅厄等人认为先下手为强,制定了西奈战役,主动发起进攻,以色列获得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

战争并不能解决犹太人与阿拉伯世界的争端,只会加大两者的分歧。梅厄说:“我们呼唤和平,即使我们能够赢得战争,我们也不愿打仗,没有什么能比和平更令以色列人心驰神往的了”

为了消除两大种族的矛盾,梅厄夫人希望可以通过联合国的调解,和阿拉伯人进行和平对话。两者的分歧太大,因而每一次和解都失败了。

4.强硬为民,和平亦为民

1966年,梅厄就发现自己患有白血病。但她并没有被病魔击垮,反而在1969年,以71岁的高龄出任以色列总理。拖着病躯的梅厄,为国家献出最后的余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厄(左)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放声大笑,其实此刻梅厄已经身患白血病

在梅厄夫人最后的执政时光里,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让她收获了冰雪两重天的民意。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恐怖组织“黑色九月”在慕尼黑奥运村将11名以色列运动员杀害。惊闻噩耗,梅厄夫人说:“犹太人永远是孤独的,我们只有自己保护自己;既然世界已经遗弃犹太人,犹太人也可以遗弃这个世界。”

作为一个从少年开始就为国而战斗的斗士,梅厄夫人顶住国际社会的压力,签署了对恐怖组织的必杀令。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花了九年时间,不计手段不计代价,辗转多国,最终在1981年才将参与绑架杀害以色列运动员的恐怖分子全部刺杀。

虽然梅厄为维护犹太人的安全而怒对国际社会,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但为了缓解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她更多的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中东问题。

梅厄夫人劝告阿拉伯世界各方:“交战双方不可能一方享有安宁,而另一方则遭受炮火轰击。要么双方享受和平,要么同时陷入困境。”为此,她一直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察军队的梅厄,右手还拿着烟

梅厄的和平外交并没有奏效,反而蒙蔽了她的睿智。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由于以色列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在战争初期接连失利。

梅厄向美国寻求援助:“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最终在美国的支援下,以色列完成了大逆转。但梅厄也在一片责难声中,宣布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

回归家庭不久,梅厄因严重病情成为医院的常客。但梅厄,依然不改其乐观的性格。在医院里,梅厄尽管她全身插着管子,手臂上满是淤青,依然手不离烟。梅厄夫人说:“我都这样了,你觉得我还会在乎吸不吸烟吗?”

1978年12月,在与病魔斗争长达12年,享受家庭生活仅仅4年后,梅厄离开了她奋斗一生的国家。一生为国,梅厄的付出获得了以色列人民的拥护。在以色列,人们将她称作“果尔达·谢拉努”,也就是“我们的果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