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皖南事件爆发。

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国民党八万余人的大军对盘踞在安徽一带的新四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围剿,一时之间,长江以南的所有革命据点处于极度危机之中。

在这其中,最为凶险的便是位于广西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建立于1938年,由李克农担任主任,成立三年以来,这里为前线八路军将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做出了大量贡献,一直都是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严格意义上来讲,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并不属于一个“地下组织”,它的建立得益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经周恩来与国民党方面负责人白崇禧的沟通以后,在桂林“合法”设立的抗日联络站。

但此时情况紧急,面对着蒋介石政府的反复无常,最终中央还是决定将办事处内所有人员和物资调回,紧急撤往延安。

而这项任务便落在了李克农的身上。

李克农

收到中央指示,他计划从桂林借由重庆返回延安。

李克农,时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是我党地下工作的头号人物,曾经被誉为"红色特工王"

多年以来,他一直活跃在情报战场上的第一线,在他的努力之下,挽救了我党大量地下工作者的生命,为革命保留了有生力量。

在当时曾经有人对李克农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没有他,那么在三十年代初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有可能就要重写。

临危受命:从桂林到延安

虽然李克农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但这次行动对他而言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此时距离他“暴露”已经有七八年了——李克农自1929年12月,与钱壮飞、胡底二人一起潜伏至国民党中统领导人徐恩曾身边,1931年4月,为了从国民党手下拯救多位重要地下党成员,最终而暴露。

自此以后,他便成为了国民党军统的头号目标,只不过碍于“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个历史大趋势,他们一直都无从下手。

而在这一次,在蒋委员长的背书之下,李克农将与军统的领袖戴笠展开一次正面交锋。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祸患”,戴笠向自己的手下下达了命令,务必要趁着此次李克农返回延安的路上将其截获,如果必要甚至可以将其枪杀!

但是,虽然命令是下达了,可执行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戴笠

国民党内部势力划分复杂,不同地区受所驻扎的部队不同,其对军统机构的容忍度也不同,与其说是国民党政府,倒更像是一群军阀“报团取暖”。

为了截活李克农,戴笠不可谓是不努力。

他先后做出了许多尝试,希望这些地方部队能够配合自己的行动,可是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苦军统久已”,在这些地方军队的反对之下,军统势力居然始终无法伸出四川省以外,更别提截获李克农了。

但好在在此之前戴笠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次李克农返回延安,是要在重庆搭乘飞机的,因此能否在重庆将李克农截获便成为了此次行动的关键所在。

此时的戴笠十分愤怒,作为国民党最大的特务头子,他深知这场行动的潜在风险,整整数百公里的道路上都无法设防进行阻拦,偏偏要在这最后一站拦人,这次行动的容错率几乎为零!

戴笠

可眼下除了痛骂自己的这些同僚“自私”以外,他已经别无他法。

为了不出现差错,他特意派遣自己最为信赖的心腹韦贤带领重兵进行坐镇。

临行前,他还特意叮嘱:一见到李克农,务必当场拿下!

接到命令以后,韦贤立刻就行动了,在不到一百公里的道路上设下十几个检查站,韦贤本人也亲自上阵,坐镇于最为重要的一品场检查站,只待李克农一行人的到来。

一品场位于重庆以南七十公里处,是当时从东南,华中,云贵等地前往四川的必经之地,也是李克农等人绕不开的地方。

反观李克农这边,由于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大力气,轻松地穿越了封锁。

可是,当抵达四川境内以后,他们发现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沿途上,他们见到了不少军统特务以及荷枪实弹的军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够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李克农作出决定,队伍换上国民党军队服装,按照正常行程,“大张旗鼓”地向着重庆进发。

1941年1月21日,李克农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此次行程的关键地点“一品场检查站”

此时李克农一行人共有两辆车,一辆轿车和一辆满载着物资的卡车,李克农本人坐在轿车上,身穿一身“国民党将军服”,佩戴着中将军衔。

当车队刚刚驶入检查站以后,军统的特务们便立马迎了上来,要求进行检查。

面对如此局面,李克农临危不乱,从容地下了车。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韦贤面对这位自己的目标时,居然愣了一下,很快亲自走上前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歪打正着:军统特务专程护送

为何韦贤会做出如此举动呢?原来是因为当时正值深夜,在看到李克农以后,韦贤居然错将他肩膀上的18集团军编制的标志看成了18军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农身上的军装可并不是偷来或者是仿制的,而是国民党政府正式发放的。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后,红军也被改编正式成为“十八路集团军”,为了声张自身的“领导权”,国民党政府为其建立了编制,同时也发放了正规军服,也正是在这次“招安”之中,李克农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收到了自己的军服。

改编过后,红军的正式名称为“十八路集团军”,习惯性称之为八路军。

其肩章上的简称是“18GA”,而巧合的是,这个简称与国民党十八军的“18A”极度相似。

加之“十八路集团军”军服正常情况下都没什么人穿,因此,当这么一位“十八军中将”站在韦贤面前时,这使得韦贤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十八路集团军与国民党十八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性质可谓是天差地别,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另一个则是蒋介石身边的“中央禁军”,嫡系中的嫡系

想到这里,韦贤慌了神,唯恐触怒这位大人物。

韦贤的反应并不难理解,此时的他们已经在这里蹲守了好几天,没有看到任何八路的影子,反倒是路过的国民军官倒一个接一个。

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八路怎么可能敢从大路过来呢?就算八路真的来,想必也是风尘仆仆,衣衫褴褛,怎么也不可能和眼前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将联系起来啊!

看到韦贤的反应,李克农淡然一笑,也明白了过来。

随即他索性就“借坡下驴”,说道:“我等有要事,需要火速赶往重庆,还望兄弟们给个方便,如果延误了时机,军长怪罪下来,可不好交代。”

李克农口中的军长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当时的陈诚可谓是红得发紫,甚至就连戴笠都不敢随便招惹。

在听到这一要求,韦贤更是不敢阻拦,当即就向手下下达命令,放行。

从身份上来看,虽然此时的韦贤作为戴笠的心腹爱将,自然有着“大好前程”,可是其撑死也只是校级军衔,面对这位嫡系中将自然是没法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这位“十八军中将”,韦贤的眼睛里几乎要冒出火花,此时的他早就将戴笠所交代的任务抛到脑后,这可是自己为数不多接触大人物的机会啊!

随后便是嘘寒问暖的一通闲聊,眼看着“中将”要走,韦贤心里万分不舍,突然他灵机一动,向李克农声称自己刚好要返回重庆开会,希望能够搭上他们的顺风车,一起返回重庆。

听到韦贤的举动,李克农没有拒绝,当场便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一路上韦贤与李克农聊得不亦乐乎,为了博取这位大人物的好感,韦贤可谓是不遗余力,一番吹捧过后,以一种委婉的语气向对方提出,希望能够在未来“关照”一下自己。

听到对方的话以后,李克农当即就答应了此事,表示包在自己身上。

李克农为何要对韦贤做出这样的承诺呢?难道真的只是拿这位“颠倒黑白”的特务寻开心嘛?

显然,在这背后,有着他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利用韦贤军统的身份,为自己开路!

关于李克农是否在此之前认得韦贤,这倒说不好,但能够坐镇于“一品场”这个最重要的检查站,这说明韦贤在此次围捕行动之中,是有着一定的地位的。

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那么便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果不其然,在韦贤的陪同之下,一行人之后的路可谓是畅通无阻,每当来到检查站,军统特务上前进行检查之时,韦贤总是第一个站出来阻拦,呵斥手下的“愚蠢”,居然敢阻拦这位大人物的专车……

在他的庇护之下,李克农一行人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检查站,几乎没有遭到任何阻碍便抵达了重庆。

到达目的地以后,李克农询问韦贤在哪里下车,还专门交代司机绕路送他到目的地,看到这样的“恩遇”,韦贤的内心十分激动,连连道谢,对于这位“大人物”的好感到达了顶峰。

在临别之际,他再次向李克农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两人就此分别。

鞠躬尽瘁:李克农的最后征程

就这样,戴笠处心积虑想要抓捕的李克农,竟然被他自己的爱将一路护送到了重庆。

抵达重庆以后,李克农一行人也按照早先的安排顺利前往延安。

在他的带领之下,远在桂林的八路军办事处在没有丝毫损失的情况之下,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上千公里的封锁,抵达了目的地。

等到戴笠得到李克农返回延安的消息以后,已经为时已晚。

在这场国共两党顶尖情报人员交锋之中,李克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回到延安以后,周恩来对李克农的工作感到十分的满意。

同年九月,在中共中央情报部成立之时,毛泽东还特意提名李克农担任副部长。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克农领导了全国的情报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更是提供了无数重要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与电影中的场景不一样,情报工作往往是十分繁琐和复杂的,李克农在任期间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呕心沥血。

为了党的利益,李克农曾经长达六年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的家人和女儿。

一次,当他再次回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家时,竟然看到了已十六七岁的女儿恐惧的眼神,只见女儿连忙把门关上,对李克农的老父说道:“爷爷快躲起来,要债的人来了。”

此时,门外的李克农已经泣不成声,他深感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没有向父亲尽到自己作为儿子的孝道。

1955年9月,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新中国五十二位将军当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上将,这足以证明其伟大的贡献。

或许是由于常年高强度工作的原因,李克农的身体情况不怎么好。

李克农患有近视,在1957年10月25日,他在一次走路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在送往医院就医以后,医生检测出了脑溢血,必须待在医院静养。

可是在短短几个月以后,感受到身体刚刚恢复,李克农便立刻回到了岗位上,继续参与工作。

工作成为了李克农的一生当中的主题,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时间,即使在他去世的前三天,他依然抱病出席了中央会议。

1962年2月9日晚,李克农因突发病症,被紧急送往医院,当晚九点因脑软化在医院之中逝世,享年63岁。

李克农的一生是伟大的,正如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中所说的那样: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