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老话很直观地概括了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专家认为, 3~6岁是幼儿的黄金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黄金三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幼儿敏感期”。敏感期教育是蒙台梭利提出的儿童教育模式,各年龄段所处的敏感期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婴儿期(0~3岁),3~6岁是各类敏感期叠加碰撞的关键时点。这个时间段,父母若能针对孩子的心智水平和能力表现,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将对孩子未来的智力发展、情商提升及学习、生活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所处的敏感期有多种,这里将针对很多父母比较关心的四大敏感期,即语言敏感期、运动敏感期、社交敏感期、数学敏感期,解读孩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帮助父母摆脱养育焦虑,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01 语言敏感期:语言让思维变得更敏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发展的标志。幼儿在掌握语言之前,是通过看、闻、摸、吃来认识一个物体的;在掌握语言之后,他就能通过语言传递出的信号来间接地、概括地认识物体。比如,3岁以下的宝宝玩拼图,一般来说他只能直观地认知拼图的形状和颜色,3岁后宝宝可以在语言的提示下理解并找出红色的三角形、黄色的圆形,等等。

女儿3 岁时,经常会在大人讲完话后,用并不太标准的句子提问。比如,妈妈说:“这件玩具好精致!”女儿会问:“妈妈,精致啥?”妈妈说:“真好,这本书失而复得了!”女儿又会问:“失而复得啥?”爸爸说:“妈妈做的饭棒棒的!”女儿会问:“棒棒啥?”很多类似的问话,说明3岁的女儿开始关注大人话语中的关键词了,她对语言的思考有了更直观的表达。

【贴士】

蒙台梭利建议3岁前,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着孩子多说话,并及时回应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3岁后,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个时候父母除了与孩子多说话外,还要注意自己说话时的态度、表情、语气、语调等,用正面语言来影响孩子。父母还可以为孩子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比如多看书,多讲故事,出外找同龄小朋友玩耍等。可以说,父母如果能够配合孩子语言发展的步调,积极与孩子互动,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更胜一筹。

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超级敏感阶段,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表现,积极引导,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孩子的思维、认知、情感乃至其他诸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全面提升;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一阶段,将会给孩子终生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02 运动敏感期:心智发展和探索空间的双重需要

从生理学来看,3~6岁的孩子正处于运动敏感期,身体快速发育,各组织、各器官、各功能有极大的可塑性。过了3岁后,孩子的运动敏感期到达了一个峰值,他可能是一个搞破坏的小王子,也可能是一个不安分的小公主,这个时候想让他们安静下来是很难做到的。

蒙台梭利说:“运动除了能够增强体质外,对心智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敏感期也是孩子探索空间的敏感期,通过不断运动,形成空间概念。心智发展和探索空间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双重需要,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学会观察和引导,而不是呵斥和制止。

画面中的两位小姑娘在室内荡秋千,右侧的小姑娘荡得又稳又高,左侧的小姑娘起初只是腻歪着,看到身边的小伙伴荡得奇高,也想试试身手,结果一个趔趄,掉了下去,还被秋千砸个正着……两位小姑娘的运动及平衡能力高下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贴士】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呢?抓住运动敏感期是关键。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当特别关注孩子的运动能力,确保他们的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协调。除了跳绳、踢球、骑车、放风筝等一些大动作外,也要强调精细动作的训练,如搭积木、绘画、用绳打结等,以训练手眼协调性。

专家建议,6岁左右的孩子每天最好累积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运动。这其中包括了孩子的体能运动、游戏及亲子活动。最后提醒父母,不管孩子进行哪类运动,都不要过量哦。

不过,很多父母并不清楚孩子的运动敏感期。孩子喜欢爬上跳下,嬉戏打闹,父母会以危险为由限制孩子的运动行为。孩子对运动有相应的心理需求,如果父母强加干涉,不仅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运动潜能开发也会受限。

03 社交敏感期:孩子虽小,也渴望交往

3~6岁是孩子的社交敏感期,抓住这段时期做好社交引导,满足孩子合理的社交渴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大多备受呵护。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交由老人照顾。老人对孩子宠着捧着,怕摔着磕着,怕孩子吃亏,不愿意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来往,孩子的社交能力越来越弱,长时间的封闭会导致孩子性格上产生缺陷。

我家女儿从小就喜欢社交,在小区玩时总能结交一两个小朋友,快乐地玩在一起。与小朋友一来二往熟悉后,女儿有了好东西总会想着他们。我想这个品质源于家长做对了榜样,妈妈每次DIY蛋糕或饼干后,总会送给邻居一起品尝。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也一定要与好朋友分享。现在,女儿在学校和小区里都交了很多朋友,是个名副其实的社交小达人。

【贴士】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3~6岁时还小,有无伙伴无所谓。其实孩子虽小,也渴望交往。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小范围环境中,加上家人的迁就、纵容,孩子不爱与他人交往,势必会产生性格上的缺陷。还有一些父母正好相反,看到孩子胆小,不敢与小朋友交往,就非常着急,给孩子贴上了“胆小鬼”“没出息”的标签。其实,成长需要过程,要允许孩子慢慢来,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走到伙伴中去,参与各种活动,从中体验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另外,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走入大自然,尝试一下冒险性或探索性的活动,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逐渐养成大胆、顽强、开朗的性格。

04 数学敏感期:挖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什么有的孩子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好像自带天赋,而有的孩子总是谈“数”色变,害怕数学呢?原因在于,害怕数学的孩子有可能在数学敏感期内没有获得很好的教育。当孩子开始对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以及数的运算突然产生兴趣,并对其中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这就表示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了。蒙台梭利认为,3~6岁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此时父母需要认真对待,循序渐进地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女儿在4岁的时候对数字非常敏感。每天去幼儿园的路上,都会指给我道路左边有几棵树,道路右边有几棵树,花坛里有几株向日葵,经过了几个果皮箱……总之,她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各种数字。有一次进幼儿园大门排队测体温,女儿数了数前面的小朋友,告诉我:“爸爸,我前面排了5个小朋友。”我点点头说:“你回头看看,后面有几位小朋友在排队呢?”女儿又数了数说:“3个!”我蹲下来问她:“那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排队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5+3=8个啊。”我和女儿交换了一下位置,接着问:“你再数数看。”“1,2,3……哦,9个?哇,我忘记数自己了!”我笑着告诉女儿:“对,加上宝贝一共就有5+1+3=9位小朋友在排队。你这是放牛娃数牛,把自己骑的牛数丢了!”女儿哈哈大笑起来……就这样,我们在上学路上常常玩数字游戏,我出题女儿答,或女儿出题我来答,尽管有时我出的题有些难,但女儿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贴士】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工具,让孩子从中发现数学之美,并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比如,让孩子常玩数字接龙游戏或扑克接龙游戏,如顺着数数,倒着数数,跳着数数,数单数,数双数,比扑克大小,按花色分类排列扑克,让孩子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玩中学,学中玩,和孩子一起去超市买东西,让孩子按价签算出给自己买的东西一共是多少钱,告诉孩子预算是多少钱,让孩子加加减减,规划自己的购物清单。

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学习数学抽象知识。孩子天生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会想办法发现和探索新鲜事物。过早地让他们学习抽象知识,孩子会把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了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有趣体验和具象思考,使得孩子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得不偿失。

很多父母不懂得“幼儿敏感期”这一概念,对于孩子在敏感期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感到很困惑,甚至焦虑万分。比如,孩子吃手,哭闹,沉默不语,骂人,打人,公众场合大喊大叫不听话,与家长对着干,各种搞破坏……这可以说是典型的敏感期表现。如果父母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误当成“有毛病”“多动症”“熊孩子不乖”等,不加分析,一味予以斥责和制止,就会违背孩子的天性,破坏其内心的敏感性,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孩子也会觉得痛苦,从而埋下心理隐患。

父母要懂得,教育孩子不应该只看表面,要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施以正确的引导和培育。所以说,读懂孩子,抓住孩子的成长敏感期,解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让孩子的各项能力在黄金期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从而为其一生奠定基础,是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