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确开发和拥有过一些地对空导弹,这就是所谓的''防空导弹'',但实际上来讲,这些地对空导弹都是德国所有导弹计划的一个分支罢了,具体的原理和德国同样属于导弹计划的V1、V2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是飞到天上再落地炸,一个是飞的更高直接炸。以德国开发的地对空导弹''莱茵女儿''为例子。尾部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采用飞翼进行机动,并且利用无线电进行遥控。看起来一切都合情合理,但是这东西注定是不能有多大成就的。

首先二战德军拥有的各种型号的地对空导弹,大部分是无线电引信。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无线电引信类似于美军的VT信管(即无线电近炸引信),是一个无线电装置自动感应到附近存在物体时,立即爆炸,用爆炸或者破片杀伤附近飞机。这种引信虽然比触发式引信要强上太多,但是受限于二战的技术水平限制,在实际使用中也并不是那么的精确。美国是在博福斯机炮的40毫米炮弹上使用这种引信的,用发射量来弥补精确度的不足。而如果这样的一发导弹出了精确度上的误差,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攻击效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二战德国防空导弹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东西并不能锁定敌方机群,向敌方机群飞去。而是人工在地面利用肉眼进行无线遥控,引导导弹向轰炸机机群飞去。

''莱茵女儿''地对空导弹上,就在导弹弹体上加装了曳光装置,使得其在空中更显眼,更利于地面操作人员引导它向机群飞去。而除了''莱茵女儿'',德国还有其他的防空导弹,例如''瀑布''地对空导弹,这个导弹与''莱茵女儿''地对空导弹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控制机动的装置不再是飞翼,而是安装在弹体上的四个喷口控制,机动性更好,也有过实战记录。

再说二战的防空导弹,严格来说还是属于一个半成品,只是一种能操控的高空火箭弹。因为没有可靠的制导装置和雷达辅助,而其靠破片的杀伤方式也无法有效的杀伤轰炸机。况且它还飞行速度较慢,机动性差并且成本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德国造的防空导弹还不少呢。其实,有时间造几枚导弹的话,不如多生产一些大口径高射炮,大口径高射炮的效率和投射量肯定要比防空导弹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要高得多。其中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防空导弹的首飞是在1943年,而自1943年往后的盟军大轰炸中,先是研发导弹的专家被炸死,还有就是生产资料和导弹基地被毁,这严重延后了德国防空导弹的研制,以至于到战败,都是处于''遥控大爆竹''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