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娑婆世界众苦充满,遗憾无常,但是众生还能堪忍。每个人这一生都要尝尽这八种苦难,只是或早或晚。

我们要明白,人本身来到这个世界就不是享福的,人是带业流转,因为有因果业缘,所以要来此娑婆世界消业了缘。福报大的人,会少吃些苦;福报薄的,苦就多了。

“身不苦,则福禄不够;心不苦,则智慧不生”,苦是人生常态,不吃身体上的苦,就往往要遭受心理上的折磨。但吃苦未必是坏事,佛门认为“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吃苦是在消业障,在积累福德。没有苦,哪里来的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尽才有甘来,一味地享福,只会快速地消耗人的福报,福气没了,就只剩下苦了。正因为“苦”,所以才可以激发众生的悟性,使众生觉悟,发出离心、解脱轮回。

“生老病死”,是世间客观自然规律。成住坏空,有生就有灭,有立就有破。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其实,“生”本身就是苦。母亲生孩子很苦,婴儿在刚出生时为什么啼哭,那哭声其实就代表着“苦啊苦啊”,这是苦的开始。

然后,由自身业障会感召灾祸疾病,要忍受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可能应对避之不及的天灾人祸,这也是苦。不信你到医院里去看看那些生病的众生,在生死关头,一切都可以释然,只求能活着就是天大的幸福。问佛:为什么世间有这么多遗憾?佛说: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幸福,你也感受不到。

到了一定年龄,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年老色衰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就连伟大的佛陀也要涅槃往生。唯一能拯救的就是我们那颗慈悲平和的心,心若不老不悲,就是在自我救赎。内心善良,长相就会年轻。

最后,要面临的就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死亡。死亡谁都害怕,但又不得不面对。我们学佛念佛,修行的根本就是要了生死。“死”不过是肉体的离开和消失,不过换一种存在方式。看破了生死,也就没有生死,如《心经》里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陀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本在王宫里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四次出宫的所见所闻让他深刻感知到了人间疾苦。他一路上先是看到步履阑珊的老人,又看到被疾病折磨的病人,而后又看到人死亡的场面。在第四次出宫时,碰到出家修行人,决定出家苦修,为世人寻找究竟的解脱之道。

除了“生老病死”,人们还会被世间名利欲望等各种假相所迷惑和困扰。“爱别离、怨长久”,我们每个人最终都是孤独的个体,谁也无法永远依附谁,“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聚缘散本就是生命的常态。

缘深时彼此善待珍惜,缘分尽了就随缘放下。不要抱怨、不要嗔恨,善缘或恶缘、讨债或还债,该经历的就去经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不要带着烦恼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不得,放不下”,佛说“有求皆苦”,世人总想得到更多,到头来才发现皆是一场空,想要的就去争取,得不到的就放下。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不用怎么费力就可以拥有;不属于你的,再强求也是徒劳。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才是智慧人生。人这一生不要总想着去得到,而应去布施,去积德行善。一切皆为空幻,最终什么都带不走,只有我们自身的业力带得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万缘不要强求。人生要学会看淡、看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活得洒脱自在。不要什么都想得到,人的福报有限,执着了就是苦恼。

其实,人这一生走走停停,你会发现,不生病就是福报,再有一颗清净自在的心,就是解脱。什么是“极乐世界”和“地狱”?它不是人死后才去的地方,而是我们当下的心。你的心自在,就是极乐显现;你的心太执着,就是地狱苦海。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则自在于心间。“万般皆苦,只可自渡”,唯有我们自己是自己灵魂的摆渡人和救渡者。感恩阅读与分享,祝大众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扫描二维码“广种福田”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 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扫码添加微信

若添加不畅

请拨打1761059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