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话题登上热搜——“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这位奇女子瞬间火遍全网!

起因是她参加了《和陌生人说话》节目的录制,随着节目的热播,她的金钱观和故事在网络上被热议。

一种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美德,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独善其身,依靠自己的能力买房置业,过上令自己心安的好日子,很了不起!很励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不少人持批判的态度,甚至骂她是“守财奴”、有“精神疾病”,攻击她“苛扣孩子、吃糠咽菜”……

随后,这位被称为“女抠神”的女子无奈地回应:“第一次被这么多人骂得手脚冰凉”。

她解释说,在采访拍摄的3天时间里,她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在后期剪辑中很多内容被删减了,而后一些断章取义的解读在互联网上传播、发酵……

“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不但她本人饱受舆论攻击,就连她的家人也受到了波及。

“大家愿意花钱就花钱,没有不让大家花钱。你可以骂我变态,神经病,发疯,都可以,但是别说我不让人花钱。还有就是祸不及家人,我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请不要连着我家人一起骂。”

我开始好奇这位化名王神爱,全程戴口罩参与节目录制的女子到底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她的身上又经历过怎样的故事,于是我认真地观看了完整的节目视频。

她在节目中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看看,这话有毛病吗?为什么会遭致口诛笔伐?

透过她的讲述,有一些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比如“原生家庭”、“金钱观”(价值观)、“幸福力”,以及“边界”和“原则”等等,接下来,我想谈谈这些问题。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近年来被高频使用,同样被高频提及的还有“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是指父母一代传递给子女的各种特征(身心特征、社会特征等),主要指孩子的各种行为和父母有一定的相关性。

于是,我们身上的不足与缺失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丹尼尔·西格尔在《心灵的成长》中提到:
在无知无觉中,一次次被激活的内隐记忆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只是一头扎进这些根深蒂固的(情感)状态,并把它们作为我们当下的个人现实来体验。

1.那些被称为“童年阴影”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地影响着一生,并在代际间传递。

王神爱的母亲是长女,早早便需要承担家庭责任,赚钱往家拿,照顾弟弟妹妹,尽管她努力讨好,却只得到父亲的冷漠和暴躁。有一次,父亲由于自己的不顺心烦,便发泄般地将笑着前来迎接他的女儿揣进了沟里。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这句名言除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是会让人受伤的,还强调这种伤害如果治愈不好,还会影响你的孩子。

不被原生家庭善待的女孩后来成为了母亲,虽然她也极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但是在夫妻失和吵架时,她仍然会像甩包袱一样,撇下女儿独自回娘家去了。

之后,王神爱在父亲的不管不顾里自生自灭,又有很长一段时间,她被送到不同的亲友家暂住,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不但使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更极度渴望金钱和房子带来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金钱观的代际传递

小时候,王神爱的妈妈便教导她,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钱特别难挣,每一分钱都不该被浪费。不仅如此,为了让她记住挣钱的那种屈辱感、耻辱感,母亲给钱时,永远是扔在地上让她去捡。

王神爱曾经很疑惑,家里是双职工,为什么还是感觉却特别穷,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拉开冰箱,发现冷冻柜里都是钱,勤俭持家,储蓄有道的母亲俨然将冰箱当成保险柜来用,后来家里便全款买了房。

耳濡目染之下,王神爱从小对钱就很有概念,并有很强的储蓄意识和能力,小学六年级时,她已经存了重达十斤的硬币(大约一千元钱),她笑言那便是她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父母都不管她的日子里,那只小猪存钱罐成了她所有安全感和快乐的来源。

直到现在,她仍然把它珍藏在家里,闲时便拿出来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

虽然她试图将“抠”赋予更褒义,至少是更中立的定义:抠,是极简生活,简单有效原理。她奉行奥卡姆的剃刀理论——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但网友们并不买账,给她贴上守财奴的标签,甚至攻击她是一种“精神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抠神到底有多抠?

为了省钱,她从不参加聚会;

每年在买衣服上面的花费不超过100元……

一百元这个数字令人惊诧,她说:

“内衣裤不能穿别人的,其他衣服可以接别人不要的”,她毫不避讳地说很享受在朋友不要的衣服中疯狂挑选、搬运的快乐。

除此以外,她还有很多“可实施的可持续可复制的抠法”,她一边努力工作挣钱,一边堵住了消费的池子,随着财富的增长,她获得了内在的满足与安稳。

像野草一样的人生,能从不幸的原生家庭中活出自我,也是一种幸福力吧!

她,32岁,毕业9年从牙缝里抠出两套房,靠的是和丈夫一起,每月工资储蓄率90%以上。

有人说,这只是活着,不是生活。这样活一辈子为了啥?值得吗?

其实,只要不损人利己、不违背公序良俗,价值观属于个人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通过降低物欲,达到一种自洽,与网上“X元吃海底捞”的那些利己主义者不同,或许这是另一种人间清醒吧!

王神爱坦言已经将“抠”刻进自己的骨髓里。

她说有的人花钱会感到快乐,所以买买买。而她物质欲望低,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捶打自己,逼自己艰难地放弃,实际上她根本是不想买。花钱不但不能令她快乐,反而平添紧张和焦虑,所以她便遵从内心,去捍卫她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婚姻中难得的是,能找到价值观相同的伴侣,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感受生活中的小幸福。

她说,攒下来的钱对她而言意味着是“救生艇”,她再也不必讨好别人来获得活下去的资源,她说攒钱的过程相当于是给“救生艇”打气,她还努力给“救生艇加配置”,一开始它能装得下自己,渐渐地,它还能承载得下丈夫和孩子,为家人抵挡住人生的风浪。

我们无力改变原生家庭,却可以努力治愈自己!

原生家庭的烙印很难被磨灭,或许只有在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后,才能获得理解别人、与自己和解的真正可能性和能力,这就是成长吧!

脱离原生家庭的目的,是为了拿回人生主动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而她正在践行。

写在最后:边界和原则

“抠亦有道,不偷不抢,不占便宜。”这便是王神爱坚守的一条界线。

她认为“抠”是一种取舍,是一种智慧,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全力努力生活,用心生活。

她希望对那些目前经济不宽裕而不得已抠的人们,给予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告诉他们,只要你认真生活,你就是可爱的。

(借钱消费、啃老)用不符合收入的东西来装点自己获得面子 VS 用低功耗的生活攒一套自己的房子

这两种消费观,你会支持哪一种呢?

或许,你有属于自己的第三、第四种答案。还是那句话,在不损人利己的情况下,价值观代表一处个人的选择,无关对错。

所以,不必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边界。

守住自己的初心,便好!

【互动话题】:

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你怎么看?

你会被消费陷阱绑架吗?你月收入的储蓄率能达到多少?

说说你的消费观,无关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