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

捐资助教为大善

学子感恩馈母校

别人笑谈夸好事

杞人忧天也微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胡说:捐款十亿的善举也让人担忧

这几天发现了司马南频道,每天听他津津乐道的那些事儿,感觉很有深度,也有见解。

比如,今天听到他说北大捐款10亿的背后,钱是哪来的?认真听完了,就是一个北大毕业的学生回报母校,捐了一笔北大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款项。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夸奖学生懂得感恩,可能很少有人会问这是从哪里挣的钱?

偏偏司马南研究了利润来源,而且还为之担忧:还要捐100亿,利润背后的行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民生该有多大的影响?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南的担心对不对啊

话说,捐款事件始末。

2021年3月3日,李永新给北大捐赠了10个亿,用于支持母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这是北大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李永新的第三次捐款,累计达11.8亿元。李永新还表示:“中公教育一定要再努力些,再拼搏一些,未来为社会、为教育捐助的第一个100个亿也一定要给北大”。

如此爱心和热心,不仅北大为之感动,我想,全社会也为之称赞。

毕竟,有爱心的企业家的慈善之举是社会所号召和愿意见到的。何况,捐资助教回馈母校这更是情理之中。

偏偏,司马南盘根问底,看到了李永新捐款的资金来源以及他的担忧。

究竟是不是杞人忧天?先别急,先来看看李永新的创业史吧。

李永新,1976年出生于吉林通化一个工人家庭,有3个兄弟姐妹。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毕业后,李永新决定自己创业,和一群北大毕业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素质教育公司“新兴伟业”。因理念不同一个月后投资人撤资,李永新总结经验,在母亲鲁忠芳支持下,再次创业。几经摸索,也是在他的导师的点拨下,最终在2001年涉足公考培训领域,才算走上正轨。应该说,李永新开创了国内公务员培训行业之先河。

2003年,正式创立中公教育集团。

2005年,中公教育率先完成全国市场布局。

2006年,李永新带领中公教育团队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公认的第一品牌。

2019年2月,中公教育通过与亚夏汽车合并后更名的方式,曲线登陆A股,抢在一众公考机构之前上市,成为“公考第一股”。上市以来,中公教育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公司总市值轻松迈过1000亿大关。

经过10多年的积淀,公司已拥有2702人的规模化专职研发团队,18036人的大规模教师团队,员工总数超过4.1万人。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旗下1335个直营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份319个地级市,并正在快速向数千个县城和高校扩张。

过去一年,公司市值上涨98%。截至3月4日,市值超过2000亿,仅次于好未来,成为市值第二大的教育企业。

在中国教育行业,北大毕业生身影最能为人熟知。新东方的俞敏洪、好未来的张邦鑫和白云峰、中公教育的李永新、朴新教育的张洪伟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据估算,在教育行业里的顶级公司的前100名中,至少有1/3来自这座百年学府。

有业内人士说:“北大人很有教育情怀,也很有教育理想,再加上新东方好未来两大教育巨头企业创始人的指引,所以很多北大校友会选择教育创业。”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李永新的中公教育上市不久,2019年就成为中国教育领域新首富,同时也是教育行业的全球首富。此前连续两年在教育界排名第一的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退居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有15位企业家教育领域财富达到十亿美金以上,其中11位在中国。胡润表示:“从这里能看出中国特别重视教育,全球15位十亿美金以上的教育领域企业家,11位在中国。比较意外的是,全球教育领域的首富来自中国做公务员考试培训的”。

是啊,比较意外。

教育行业本身是朝阳行业,阳光产业。但是,做公务员考试培训能做成全球首富,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也怪不得司马南的担忧。我们看一组数字:

2019年公务员培训市场规模127亿,预计2023年180亿,而这些只是公务员考试参培率30%的数字。

考公热潮,似乎已经成了毕业生们的最优选择。每年,大量的人拥挤在这个跑道上。2020年共有143.7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 , 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0:1。某个地市,也曾出现过2315人竞争一个位置的记录。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公教育赚得盆满钵满自不必说。

只是,莘莘学子们,学成之后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去当公务员,这背后透露出的想象值得提倡吗?

公务员热潮之所以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不过是“官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学而优则仕”,读书人为了自己的“功名”投入到科举的行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只要能“仕”,则就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甚至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还有谁不趋之若鹜呢?

所以司马南因为李永新捐款的10亿,放言未来再捐100亿才有了担忧:李永新挣的钱越多,证明越多的学子们都在考公务员的路上。还有谁潜心发明,去学枯燥的理工技能么?

结后语:

事分正反两面看

学子公考实堪忧

人人都想当官去

谁还勤学争上游

也许呢,确实是我们杞人忧天了。但是,数字背后代表的是趋势,从历年来逐年递增的考公人数,我们能看到一种风向。考公,除了代表稳定收入,应该还有仕途的期望。期望进入公职单位,掌握权力,实现梦想。也许没有错,但是千军万马都在这个跑道上,就不得不为教育担忧,为国家担忧了。

您说,这种担忧有没有道理呢?

只是我写的第17个成功者的故事了,如果能让我们感悟到什么,那就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喜欢看的话,点个关注吧,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