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今天发布消息,因出现两例核酸检测阳性案例,朝阳区花家地小学朝来校区和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小区已按防疫程序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师生人员原地不动,密接、次密接人员全部落实管控。目前,防疫部门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已检出报告均为阴性。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朝阳区在医学隔离点安排了儿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继续用好“87789709”健康热线,安排专人值守,提供就医咨询。学校也将指定专人,每日收集、报告学生健康状况,任课教师分组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同时,从即日起将启动线上教学安排,让学生停课不停学,不耽误孩子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54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区人民政府、昌平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通报北京最新疫情,发布防控有关信息。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晟介绍本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11月1日17:00,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11月1日昌平区采集居民张某一家5人的鼻咽拭子,经检测4人核酸阳性,其中核酸检测阳性者张某在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工作,李某就读于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针对上述情况,朝阳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连夜从严从快处置。

一是立即对相关区域开展临时管控。 接报后,第一时间对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等相关点位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所有师生、相关人员原地不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并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来广营乡临时疫苗接种点暂停服务。

二是连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排查相关人员。 上述2人活动轨迹共涉及朝阳区4处点位,除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外,张某曾于10月30日16:30至17:00前往来广营乡临时疫苗接种点接种加强针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李某曾于10月30日上午在望京体育场参加篮球训练课程。

截至目前,根据初步流调结果,判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407人,次密接者143人。目前,均已实现管控。

三是启动核酸检测及环境采样检测。 对学校师生、相关人员进行全员检测,并对涉及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具体情况如下:

  • 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师生共计1370人,由于接到信息通报时,学校已经放学,实际在校师生和相关人员共596人,采集样本596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环境200个点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于已经离校师生,立即组织100组220名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连夜开展“敲门行动”,对其及同住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截至目前,已采集2814人,核酸检测结果待出。

  • 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采集样本1329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环境208个点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望京体育场采集样本198人,采集环境样本5个点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来广营乡临时疫苗接种点采集样本137人,核酸检测结果待出。

按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调度会的部署,朝阳区将进一步快速深入开展流调和核酸检测工作,严格落实居家观察、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并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体育场、临时接种点等开展全面环境消杀。

一是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 除密接、次密接外的其他人员均作为高风险人员,与同住人进行14天居家隔离+7天健康监测。

二是进一步开展排查,着力强化重点人员排查监测。 来广营地区所有学校及蕴实园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除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陈经纶中学分校东湖湾校区停课以外,10月30日下午,在来广营乡临时疫苗接种点的接种人员涉及我区其他16个学校也全部采取临时停课措施,复课时间待后续检测情况确定。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我们在医学隔离点安排了儿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继续用好“87789709”健康热线,安排专人值守,提供就医咨询。学校也将指定专人,每日收集、报告学生健康状况,任课教师分组包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同时,从即日起将启动线上教学安排,让学生停课不停学,不耽误孩子们学习。

四是集中隔离点实行严格规范管理。 隔离点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道重要屏障,在隔离期间,工作人员将严格落实北京最新版集中隔离观察点指引要求,对隔离人员逐一电话问询诉求并详细记录,提供个性化餐食、加送暖风机等暖心服务,同时做好政策宣讲和答疑解惑,持续加强人文关怀,让温暖和关怀同在。

朝阳区将继续坚持“快严准”,强化“四早”,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扎紧扎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篱笆,聚焦重点领域从严从紧抓好社会面防控,持续巩固强化防疫措施,坚决堵住防疫漏洞。

西城区正式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日前, 西城区正式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11月1日下午,北京小学广内分校先期接种试点,六年级110多名学生在学校内有序进行疫苗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城区3-11岁学生接种工作,原则采取学校接种点和社会接种点协同开放的方式进行,学校接种现场划分了问诊登记区、疫苗接种区、留观区。学生家长按照规定时间分批到学校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完成信息录入,接受医护人员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询问,确定无禁忌症后,学生在接种区进行接种。目前接种工作平稳推进。

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携带好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避免孩子空腹、劳累,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回家后注意观察孩子状况,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对于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儿童可在感染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

海淀区中小学生启动核酸检测

11月1日起,海淀区所有在校中小学生将进行核酸检测,3至11岁在园幼儿和在校小学生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启动。此外,该区全体在校在岗教职员工将进行核酸检测,疫苗加强针接种“应接尽接”。

海淀区教委介绍,该区所有在校中小学生核酸检测工作将在各校开展,周一至周五进行,不占周末。根据安排,中小学核酸检测筛查采用卫健部门指定检测机构包片负责、学区对接统筹、学校单独组织、逐一入校检测。小学在元旦前完成,中学在寒假前完成。

海淀区3至11岁疫苗接种工作也于11月1日启动,面向该区在园幼儿(满三岁)、在校小学生,由海淀区卫健委确定地段医院进行接种。幼儿园由学区统筹、幼儿园统计人数,利用两个周末时间举办幼儿接种专场,到卫健委指定的接种点,由家长带领进行接种,学区及幼儿园到接种点与外围保障单位相互协同组织;小学则由学区统筹、学校各自组织,以地段医院入校的方式开展接种。

学生疫苗接种第一针将于11月底前结束;第二针于12月底前结束;补种于2022年1月底前结束。其中,幼儿园利用周末时间接种,小学周一至周五上学期间接种。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需间隔14天以上,新冠病毒疫苗优先安排注射。

海淀区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也将开展核酸检测及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面向各单位全体在校在岗教职员工,包含编外、临聘、保洁、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加强针接种要求符合条件人员“应接尽接”。

监护人需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携带好有效身份证件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避免孩子空腹、劳累,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回家后注意观察孩子状况,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对于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儿童可在感染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