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停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杨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仨》这本散文集是由作家杨绛所著,该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并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一个温暖的家庭几十年平淡如水、相聚相守的故事。

大家名媛 初长于世

《我们仨》中,小名叫做“圆圆”的钱瑗出场并不是很多,但一个待人和蔼、谦谦有礼的钱瑗依然能涌现在读者眼前,在《我们仨》中收录有大量钱瑗的照片,每幅照片背后都有杨绛亲笔题下的文字,因而杨绛称钱瑗为她的“平生惟一杰作”。

在书中可以看出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可以说是相敬如宾,恩爱到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是真正幸福夫妻的榜样。按理说受到原生家庭的熏陶影响,钱瑗的婚姻也应该顺风顺水。但人世间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钱瑗这一生虽然受人敬仰成就斐然,但也是缠绵病榻,婚姻失然。

钱瑗在1937年5月生于英国牛津,是大文学家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一出生就备受瞩目,后不负众望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她在学术方面成果颇盛,研创了“文体学”;逝世后依然收到了许多学子和好友的缅怀。他们纷纷表示:“我们不会忘记钱瑗。”并非虚言,钱瑗去世八年后,钱瑗的两个门徒重返北京师范大学。其中一个组织捐款,并主持设立了属于她的教育基金,而另一个则在《香港文学》上刊出了缅怀钱瑗的专录,其它学生,好友也纷纷写文章以纪念钱瑗。

缘起缘灭 生分时落

钱瑗的第一任丈夫叫王德一,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钱瑗与王德一是在北师大读书时认识的,两个人当时是北京师范大学美工队的成员,兴趣相投。毕业后,两人又同时留校成为了同事,随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之后,两人结婚并搬进了北师大历史系职工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德一与杨绛夫妇的关系也很好,本来婚后夫妻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安定,可谁曾想在那个特殊时期,王德一被人冠上了当时莫须有的罪名,一直受到污蔑,最终不堪侮辱选择了自杀。如此,钱媛的第一次婚姻就以失意告终,为王德一料理完后事后,钱瑗则搬家回到了杨绛夫妇身边与他们住在一起。

平意难忘 恩如亲身

王德一过世后,钱瑗一直平稳的过着并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直到1974年,钱瑗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结婚,组成了一个新家庭。但这时,其丈夫杨伟成与前妻所孕育的孩子已经18岁了,年纪轻轻却成了继母的钱瑗不在意外界的偏见,虽然后期与第二任丈夫的婚姻感情破裂,但是钱媛依然坚持用自己本身的品质光辉和温柔弥补了两个孩子缺失的母爱

在杨绛《我们的钱瑗》一书中,她的继女、继子也提笔温情回忆起与最不像继母的钱瑗在一起共度的二十多年的惬意时光。两个人在文章中默契的同时想起了钱瑗生病前的一个“温馨周末”,在那个年代,一到周末,钱瑗都会从北京师范大学到市路口买当地美味的小吃给他们,除了杂酱面、牛筋肉、色泽丰富的肉串、馅饼等美味营养的美食外,曾经在外国留过洋的钱瑗还会耍“小聪明”亲自跑一趟为他们买那时候很精美的西式蛋糕。甚至因为不想跟子女们有代沟,钱瑗在看电视的时间不充裕时,就会提前准备好特意订购的电视报,然后假装“一本正经”地与他们讨论电视剧里面所演绎的情节。

钱瑗继子杨宏建在书中写道,“当时我一点没有难过。因为“钱瑗继母”,是个非常温柔儒雅的人。那时我自己心里的卦盘打的叮当作响,“如果父亲必须要再结婚,那么钱瑗这个选择起码可以接受”。果不其然,钱瑗在进入到我们家里生活后,从最初就与我和妹妹以平等儒雅的身份交流着,一直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别人嘴里恶毒“继母”的形象。与此同时,我们两个人不断从她那里得到多元化的帮助,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她对我们人生价值观和道路选择有很大积极影响。举例说我在几十年前刚上大学时一直没有想到过,平时没在意过的钱瑗辅导的英语会对我将来的一辈起到如此重要的功效,所以我永远在心里感激她!”

油灯渐灭 于心永存

虽然钱瑗一生膝下无子,但依然成为了一名最伟大的母亲。后来钱瑗肺癌扩散,肺功能衰弱导致其必须整天依靠氧气管生活,因为骨质疏松她只能在病床上平躺不动,背上的疮痍溃烂得显露皮骨,因为肠胃功能失效,下身瘫痪在床,只能输液,但全身可输液的静脉血管已经扎烂或者溃烂,但她见到杨建宏和继女时依然挣扎着让他们坐下,她笑着说:“在自己身上随意穿洞,确实是很难过!”她眼角的皱纹挣扎着聚成一团,选择用高兴的语气和玩笑似的话语来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遮盖自己的伤痛,为的就是不让孩子们为她难过。

而且就在这疾病缠身、生命的红灯已经亮起的情况下,钱瑗仍惦着家里的事情,想着杨建宏的工作安排是否妥当。她由于记忆不断缺失,只能把偶然想到的事记下来或者请求护士,温柔和善的讲述自己身体已经废掉,只剩下了脑子还可以去思考;她在胡乱记下的纸条中张罗着为自己的老伴治风湿病买膏药,让继女把刚拿的一沓子稿费寄走,她有很多少要操心的事情。

钱瑗在1997年3月4日病逝,终年60岁。在这六十年的时光里,她凭借一己之力摘掉了杨绛和钱钟书女儿的光环,并且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样子,成为了最伟大的母亲,最成就的恩师,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奇女子,钱瑗这一辈子一直是最体贴照顾别人的人。

亲人,同事,孩子,学生,她都会倾尽自己全力去帮助。她学会了自己咬牙硬挺忍耐。乐观,坚韧,风趣,成为了她这辈子的代言词。所以尽管钱瑗这一生婚姻并不幸福,但是她依旧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或许在孩子们眼里,在病榻上的钱瑗依然想回到那个与他们谈书论报的日子,因为那是她一生最惬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