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园与城市相融,当人文与生态相遇,会是什么样?
11月1日,作为2021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之一,“公园之城:人文与生态的相遇”新城建设主题论坛在上海奉贤新城举办。
此次主题论坛旨在探讨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如何进一步依托城市的生态禀赋,打造“公园城市”。专家学者从人文历史、城市规划、生态自然等多视角出发,交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互促共生之路,为新城未来发展提供前沿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日,“公园之城:人文与生态的相遇”2021世界城市日新城建设论坛在上海奉贤新城举办。主办方 供图

“共享”让生活更美好
在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中,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论坛上,开门见山强调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看来,建设公园城市即以绿色空间承载城市功能,“过去我们讲公园城市是在城市里面造个公园,其实公园城市的概念是把城市放在公园里面。”公园里包含产业、科技、文化、居住等多重功能,并且产城融合。
王凯表示,未来是我国城镇化和城乡建设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要处理好城镇化率达峰、碳排放达峰、人均GDP倍增的关系。只有建立起绿色低碳的各类制度、政策和技术体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绿色低碳的背景下,“共享”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李振宇认为,共享让建筑为更多的人服务,为更多的人所用。“其实城市两个字就是共享的结果,城者共同防御也,市者共同交易也。”
共享好在哪里?李振宇解释道,共享低碳又人文,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能给建筑和城市形式带来新活力,同时可以减少建筑的建造量、加强建筑的使用量。
李振宇形容奉贤是一个建筑之城。共享建筑在奉贤的表现形式为,从“远郊新城”到“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不少中外中青年建筑师在这里有很多丰富实践,如奉贤老年大学、上海之鱼、奉贤区博物馆、九棵树艺术中心等等,“其中的道理就是共享,不是外面做得怎么看好,而是拿一把刀把面包切开,里面加上肉。”
“共享从拥有建筑让更多的人使用建筑,公共建筑应该成为共享建筑的表率,共享改变形式。”李振宇总结道,“共享让城市更美好,当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奉贤的水很清,来了还想来”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玉鑫表示,奉贤新城不是简单地补齐生态短板,而是不断比照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在生态方向上不断蔓延。
不只生态环境,人文建设也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在论坛上介绍了上海新城的人文塑形——奉贤龙门阁的意象设计。常青以“建筑与人文塑形”作为引子,他提到,建筑的具体使命在于经济社会认知和空间组织、人文内涵体会及外化表达、环境条件因应及认为调控、基础设施连贯及传输顺达。在他看来,在人文城市的建设中,要用“留韵去形、得意忘象”的方法来传承创新的使命。
宜居的环境自然可以吸引更多人才。
“我们相信,新城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会不断巩固并转化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发展优势,让工作、生活扎根在新城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让人文、人才在这里和生态更好地相遇。”张玉鑫说。
谈及奉贤新城的未来建设,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奉贤新城就建在公园上,“我们要把整个奉贤建成一个大地公园,在这个大地公园上建设现代化的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新城。”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奉贤区获悉,随着浦南运河两岸景观的改造、环绕城市四周、纵横于城市腹地的绿带建成,“十字水街、田字绿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已然形成。新城实施“公园+”,老城实施“+公园”,今年8月建成开放的和合社区公园,打造了一处生态花园社区样本。未来还将建设200个公园,创成全市第一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