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然而,正在同一天,有一位开国中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的名字叫做张震,是唯一当过军委副主席的开国中将,同时,也是当时在世的最后一位开国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震将军的一生是充满传奇与荣誉的一生。在每一个人生阶段,他的作为与贡献都堪称楷模。

一、少年从军

张震将军出生于湖南省一个贫苦家庭,自小就明白穷苦人民饱受阶级压迫,便早早心向革命,参加反帝爱国活动。他能力优秀,做事认真,口才出众,很快就成为小伙伴的头领,做到当地少先队的宣传部长。

16岁时,张震参加平江当地的起义运动,起义初期,由于实力不足,战斗陷入被动,但起义军坚持游击作战。张震总是冲在最前面,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队伍渐渐扩大,转守为攻,一举拿下平江。

由于当初做过宣传部长的履历,加上他能力出众,向战友们讲述革命时,没上过几年学的张震却讲得头头是道,深得上级的赏识,很快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1931年初期,我们对根据地的掌控还不够牢靠,根据地形势不容乐观。为了争夺主动权,扩大战果,红军采取积极主动进攻的策略,坚持攻打长沙。

张震不怕困难,多次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由于敌人在城市的实力较足,最后未能攻克长沙,革命军痛定思痛,开始转而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红军战士们不懈的努力下,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渐渐成为蒋介石的心头之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扑灭革命之火,蒋介石纠集大量部队,对中央苏区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采取积极防御策略,步步为营,集中歼灭优势兵力,顺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可到第五次围剿,在敌人派遣数倍于我军兵力的情况下,当时王明等人仍坚持错误方针,不打游击,要和敌人打阵地战,最终红军寡不敌众,损失大半,并被敌人团团包围,形势危在旦夕,被迫走上长征路。

回忆起长征路上的种种,张震将军曾经说道:没有战友的关心,我不可能活着走完长征路。

张震出发时,由于之前右臂中弹,流脓不止,还染上疟疾,连路都没法走,要用担架抬着,俨然成为队伍的“累赘”。张震心里过意不去,病症稍有好转,就他就勉强自己独立行走,着照顾自己的同志不在,便慢吞吞挪着步子,想要去帮助战友整理物资。

半路上,张震没遇到别人,却被团里的政委撞见,政委见他不好好养病,火气很大,严肃地对他说:张震,你不要命了。革命的道路还长,你得好好养病。

听到政委训斥,张震立即羞愧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志们都希望他早日好转,他却辜负他们的一片好心。他诚挚地向政委承认错误,主动回到担架上,不再勉强自己。

在后来的行军中,战友们即便时刻处在枪林弹雨中,仍然坚持轮流照顾他,有吃的喝的,也总第一个想到他。就这样,一个多月后,他右臂上的感染消退,身上渐渐有力气,能自己杵着拐杖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抗日战争屡立战功,多次身受重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震被调到新四军部做参谋长。在新四军部,他遇到他后来的挚友,好搭档,抗日英雄彭雪枫。

他同彭雪枫配合十分默契,总是能以少胜多,取得很大成果。他们坚持在敌后组织游击作战,并且深入群众,向乡亲们陈述利害,告诉他们拿起武器抗争的重要性,游击队因此不断壮大。

战乱年间,除了抵挡日寇外,新四军还要防止土匪流寇侵扰百姓。当时河南与湖北边界有一群土匪,到处抢掠,手段极其残忍。渐渐地已经发展起了七八百人的队伍,对当时的新四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面对这一情况张震并未惊慌失措,因为经过调查,张震发现,土匪老大段可祥虽凶残,但他们也会打日本人,也一直没有和国军同流合污。段可祥完全是能够争取的对象,张震将这一想法上报,很快得到司令部的首肯。

于是,张震准备亲自去与段可祥交涉,为了表示诚意,他仅仅带上一个警卫员小战士,就去往段可祥的地盘。

由于共产党军队素来有积极抗日,对待敌人纪律严明,不滥杀无辜的好名声。段可祥思考许久,还是同意和张震见面,只不过谨慎的他将交涉地点选在自己的地盘上。

两人一见面,态度诚恳的张震立即给他说明来意,他说:时下国难当头,就算你能占山为王,等到中国沦陷,你也一定独木难支。我们红军的主张是,只要你们肯弃暗投明,积极抗日,把矛头对准日本人,我们一定时刻为你敞开大门。

段可祥本来也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的,他也一直在找出路,共产党是段可祥最认可的势力,同时张震高超的谈判技巧,也将段可祥说动,他当即带领兄弟们下山,加入新四军的抗日支队,这样一来,不仅匪患解除,还大大增加新四军的实力。

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活跃,使日本人万分恼火,为彻底铲除新四军势力,日本展开臭名昭著的大扫荡,奉行三光政策,杀害根据地无辜百姓,犯下滔天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震与彭雪枫两人,一边与敌军反复周旋,一边努力保护百姓生命与财产。得知敌人将在冬季进行扫荡的消息,他们早早埋伏在村寨里,敌人到来时,他们从民房,沟壑中冲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敌人被迫转进江苏安徽交界,他们也一路追击,张震亲自上阵搏杀,身上小伤不计其数,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从未中途退场过。

在安徽边界的战斗中,张震接连指挥好几场硬仗,缴获许多枪支弹药,最终取得歼灭五百多人日伪军部队的好成绩,伤亡比一度达到一比五,彻底挫败日军扫荡的阴谋。

反扫荡的胜利,不仅猛烈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还使河南,江苏,安徽三地的敌后根据地连成一片,极大增强新四军实力。

只可惜,一直与张震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好兄弟彭雪枫没能活着看到抗战的胜利。1944年,他们所在的部队冒着酷暑进行西征作战。彭雪枫在此次作战中不幸身中流弹,当场牺牲,年仅三十七岁。

战友死去,张震悲痛万分,他自己也在战场上多次受伤,只是命大,屡次躲过一劫。但他很快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更加积极地战斗,誓要为战友报仇。

1945年,张震已经成为了豫皖苏边区的军事主管,但是他从来不摆架子,总是坚持到前线勘察敌情与作战。有一次,他亲自率领一个团,准备阻击敌人的进攻,因为对地形不熟悉,掌握地利才能掌握主动权,他主动前往侦察。

可是张震岳的行踪不小心暴露,敌方那边的狙击手已经找准他的位置,就在他用望远镜勘察敌情时,一颗子弹朝他飞过来。他再一次被幸运眷顾,子弹正好打在他右边的肩膀上,并非致命伤。

他当场流血不止,但是情况紧急,仅仅允许进行简单的包扎,又因为战场条件所限,子弹就在这么一直留在他的身体里。

当时战事又十分紧张,渐渐地,张震把子弹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到了建设时期,他整天忙着开会,也没想起来子弹的事,直到有一天,张震突然觉得身体不适,便去医院就诊,医生在给他做身体扫描时,看见仍然嵌在他右肩上的子弹,大吃一惊。

很快,医生对张震进行取弹手术,从子弹进入身体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他居然能像没事人一样生活到今天,让在场的人们啧啧称奇。张震特地找医生要来这颗子弹,带回家精心保管,还乐观地将其称为传家宝。

三、朝鲜战场上带伤侦察,逼退美军

祖国大陆基本解放后,国民党盘踞在宝岛台湾,张震在第一线谋划着攻打台湾的部署。这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将张震将军的视线引到了北方,那就是著名的朝鲜战争。

这一次他接受出国作战的任务,担任志愿军的二十四军代军长。美国国人的炮火猛烈,战术优秀,张震将军毫不畏惧,他率领部队,先后进行夏季反击战役,金城作战等著名战斗。

朝鲜战场上的张震并非一帆风顺,延续了之前战斗中那种屡次遇险,最后却总能幸运脱险的特性。

夏季反攻战时期,为了在和美军的拉锯战中把握先机,张震和司机开车去一处高地考察,路面饱经战火洗礼,被坦克车压得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汽车一路颠簸,好几次差点掉进窄路旁的谷底。

张震想要减轻汽车负担,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去,不料司机不小心慌了神,车子一时失控,朝他撞了过去。他来不及闪躲,车从他腰部碾过,他当场血流不止,昏了过去。

司机吓坏了,立即带张震回去抢救,幸好心脏和肺部没有受伤,抢救及时,他又捡回一条命。张震伤势稍微恢复,便继续没做完的考察任务,谁也劝不住。

他的侦察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人原本为取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多线向志愿军进攻,张震靠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对敌情的了解,成功抵挡住多次进攻,把敌人阻挡在三八线附近。这为后来的和谈争取来重要的筹码。

四、毕生奉献,桃李满天下

抗美援朝结束后,张震来到南京军事学校教书,他没当过老师,不过革命时期的办学经历,让他在这份工作中得心应手。

张震一边认真学习先进的军事、军队建设著作,一边亲自上讲台,说一些自己多年来的战斗心得,渐渐培养起一批优秀的学员。

为将革命先辈们的思想和战斗传承下去,中央决定筹办国防大学。张震有着多年的教书育人经验,被中央选中,成为国防大学的主要组织人。

张震的一生,有着多次的组建队伍的经验。他这一次筹办国防大学的意志与热情,完全不比当初在抗日敌后低。

国防大学不仅是他的梦想,更是所有共产党人的梦想,当年第一代领导人受困在窑洞里,仍对世上最新的航母、战机、战术战法如数家珍,垂涎不已。如今他们的意志,在这所大学得以传承。

张震马不停蹄地筹备数年,国防大学终于建成,他担任第一任校长。张震向开学仪式上说道:国防大学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军校,而是要立志走向世界,走一条开放式的办学道路。

国防大学为后续中国经济、军事的腾飞输送大批优秀的人才,张震功不可没。因而他从国防大学退休后,连续六年担任军委副主席,是开国中将中唯一做到这个位置的。

晚年,张震将军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他生活有规律,喜欢做数学题来活动大脑,每天都吃两个鸡蛋,保证营养。不管多忙,每天晚上都坚持出门散步。

有人说,这就是他能保持长寿的秘诀。确实,随着时间推移,战友们都纷纷年老逝去,张震却像是一直停在六七十岁,精力充沛,容光焕发。

都说虎父无犬子,张震的子女受到他的感染,也都走上从军,报效祖国的道路,他的儿子和女婿全都是将军,因此张震一家被人称为将军世家。

张震是活到最后的开国中将,但他也没得抵挡住岁月的磨砺,九三大阅兵那天,他病情加重,最终以百岁高龄辞世。

张震传奇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见证了中国从破败衰落走向繁荣富强,他高洁的品格,卓著的贡献也必将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