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 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研三那年大家奔波在各种招聘会上。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聊天,一位同学说,“今天面试被录取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另一位同学问了句:“所以这家单位比较喜欢招戴眼镜的人吗?”旁边几位同学听到这话没忍住笑了出来。

为什么笑呢?因为这位同学陷入了离奇的误解。显然绝大部分工作的招聘标准和戴不戴眼镜没关系,对话里面试的那份工作也不例外;即便有关系,也往往是不戴眼镜比戴眼镜有优势。

那么是不是一开始说“今天面试被录取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的同学对这一误解也负有责任呢?毕竟,既然戴不戴眼镜和找不找得到这份工作不相关,他为何要提到这个无效信息从而导致别人陷入误解呢?

不能这么指控。说这话的同学只是想通过“戴眼镜”“男生”这两个信息来锁定那个被录取的人,毕竟他不知道或者至少在场的其他同学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这些信息起到的仅仅是这个作用,并不是用来解释他获得工作的原因的。“戴眼镜”往往和能否获得工作无关;男女是我们对人进行分类的最常用方式——这也确保了用这两个信息来描述那个获得工作的人是合理的。如果他用“北大毕业”“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之类的信息来描述,并且目的仅仅是锁定这个人,而不是同时解释他获得工作的原因,那么我们确实可以说,他作了糟糕的表述,因为我们很容易同时也很合理地会认为对方想告诉我们,“北大毕业”“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是他获得(而自己没有获得)这份工作的原因。

以上是对一次极度日常、极度简单的对话的分析。即便是这种对话,也充满误解的可能性。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呢?

误解是个太大太大的话题,我们没法对误解作一个一般性的分析,只能从这例子说开来,谈谈误解背后的某些逻辑。

误解和正确的理解相对,在对话中,理解意味着领会对方心里的意思。对方心里的意思要通过语言传达,哪怕得到恰当的表达,用来表达心里意思的话语脱离语境来看也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

比如例子中的这句话,“今天面试被录取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如果我们缺乏社会常识,缺乏对这份工作的基本理解,那么我们可能就无法在这些解读间作出合理的选择:

1.有一个人,他戴眼镜、性别为男,获得了工作,重点是“一个人获得了工作”,仅仅描述这么一个结果。

2.有一个戴眼镜的人获得了工作,重点是,获得工作的原因是戴眼镜,既描述了结果,也解释了原因。

3.有一个性别为男的人获得了工作,重点是,获得工作的原因是性别为男,既描述了结果,也解释了原因。

4.有一个戴眼镜且性别为男的人获得了工作,重点是,获得工作的原因是戴眼镜且性别为男,既描述了结果,也解释了原因。

但我们都是有社会常识的人,这句话是在特定语境中,用特定语气表达的。在绝大部分对话情景中——比如如果对话的前文是有人问“今天面试怎么样?”——“今天面试被录取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这话作第一种解读最合理。当然如果“戴眼镜”这三个字是用强调语气表达的,那么也许问一下“所以这家单位比较喜欢招戴眼镜的人吗?”算不上很离谱。

总之,许多乍看之下不能再简单的话其实都可以作各种解读,但我们几乎不会被这种可能性困扰,因为话都是在特定语境中说出来的,是要放入我们对相关事物、对社会的整体了解中来解读的,这些背景性知识可以把我们带上正确理解的路线,立即抓住重点。我们会不假思索、理所当然地得出正确的解读。而如果你脑子突然抽风,首先想到的是一种错误的解读,那么背景知识马上会跳到前台来提示你,如果你这么解读的话,将会和哪些常识相抵触,将会显得多么荒谬,因此对方显然不会是这个意思。

理解的直接对象往往是一两句话,但事实上,我们是带着一大堆背景知识进行理解的。误解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对背景知识不敏感,乃至头脑中根本没有清晰合理的社会常识,从而没法get到每句话的点,没法马上作出合理解读,而总是是会在几种可能的解读间瞎碰运气,就看脑子里先出现的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