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籍记载,“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指的是前端点燃易燃物的普通箭,需要靠弓弩射出。这种火箭与现代靠喷气推力飞行的运载火箭原理上并不相同。后来,火药出现了!它代替易燃物用在火箭上,但这些火箭仍然由弓弩射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火箭先祖的火箭出现于南宋孝宗年间,那时,它的名字叫做炮仗、烟火。不是开玩笑哦,这种火箭可是真正靠火药燃烧产生喷气推进的。例如“起火”,就是利用火药缓慢燃烧产生反作用力向前推进,不仅战时用作信号,平时还能用于庆祝喜事。

更有意思的是,“起火”之后,我国古代不仅出现了运载火箭的雏形,甚至出现了原始的捆绑火箭、多级火箭和可回收火箭。

在明代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记载着这样一种火箭。在“起火”的前端加一个箭头,尾端装上箭羽。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结构,但它可是现代火箭的雏形——具备战斗部(箭头)、推进系统(药筒)、稳定系统(尾羽)和箭体结构(箭杆),是不是很厉害呢?

《武备志》上画的火箭

火箭“神火飞鸦”的“乌鸦”体内装满火药,鸦体下方装着4支“起火”,像极了现代火箭捆绑的助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火飞鸦与发射神舟飞船的

长征2F运载火箭

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战武器“火龙出水”利用毛竹制成龙体,龙体内装着数枚火箭,龙体下方装着4支“起火”。使用时,点燃龙体下方的“起火”,“火龙出水”会向前腾飞。“起火”的火药燃烧完后,火龙龙体内的火箭会自动点燃,从龙口喷出。这样依次点火飞行的方式也被运用在了近代的多级火箭中。

火龙出水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可回收火箭,叫做“飞空砂筒”。火箭箭身上绑着两个火药药筒。一个筒口向后,另一个筒口向前。使用时先点燃筒口向后的药筒,“飞空砂筒”发射飞向敌方。火药烧完后自动点燃药筒前端装有细砂的爆竹,细砂随之喷出,能够伤害敌人的双目。然后筒口向前的药筒点燃,将火箭送回,设计的十分巧妙。

我国古代火箭技术的发展时间早、技艺高,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3世纪之后,火药和火箭技术逐渐传入欧洲,对后来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火箭的样子五花八门,但是现代火箭好像长得都差不多,都是细细长长的。为什么火箭的外形是这样的呢?

文/甄敏










都看到这里了

小编工资就会涨 1 毛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