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问题:“孩子因为父亲是快递员遭到同学嘲笑,自尊心受损,家长和教师如何教育?

其实孩子思想里的这些阶级概念基本都是由父母给灌输的,从一开始、从家长的等级里,从家长的意识里,已经有阶级的观念,已经有等级的划分。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只能去搬砖。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只能去跑快递。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卖猪肉。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当保安。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总是复杂多面的,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却要忍受饥寒。现实有我们不愿却必须要面对的残酷,但也给了我们努力和坚持的理由。

我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梦想是做一个清洁工。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他用他能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告诉我,当清洁工就可以随便玩水龙头,而不会被妈妈骂。

我哈哈大笑,说:“真好,你努力吧!”可是两天后他的梦想就变成了小货车司机,五天后又变成了小区门口水果店的掌柜。

对孩子来说,拥有一个梦想很容易,把梦想转化为职业却很难,这往往是源于他对这些职业的未知:

他不知道,玩水的快乐远远少于烈日下的暴晒;
他不知道,驾驶小货车飞奔的帅气,远远少于日夜奔波的操劳;
他不知道,守着菠萝香蕉猕猴桃的甜蜜,远远少于维持水果新鲜的提心吊胆……

在很多孩子那里,钱变成了伸手可得的东西,变成了一张轻飘飘的纸,打赏游戏主播毫不犹豫,请同学吃饭赚足了面子,就是丢了也不心疼。

可那张薄薄的纸,在家长那里却重得要命,那是不知道多少日夜操劳的重量。这样的孩子,当父母偶尔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他也许会变得愤怒、暴躁甚至口不择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懂得每一份职业的艰辛,就如他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一切都享受得那么理所当然——因为我们的家长、学校很少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工作是什么,职业又是什么,我们习惯了对孩子说“工作是大人的事情,你只管好好上学”。他甚至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自然也就体察不到父母的辛苦,更谈不上心底的尊重和感恩。

更可怕的是,他会在这样的无知中,浑浑噩噩地选择一个专业,糊里糊涂地完成学业,懵懵懂懂地走上一个岗位,变成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样子,过着他自己都没搞明白的人生。

这一切,都跟“职业启蒙”有关。这是个我们并不很熟悉的词,但在国外,它已经成为儿童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甚至还在幼儿园时,小朋友们便会跟着老师参观警局、消防队、医院……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自己的心,感受着不同的职业,体会着工作人员的辛苦。

一旦他切身地体会到了,他就会在一夜之间长大。

他会知道,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精彩;
他会知道,如果他有了喜欢的职业,他完全可以更早地准备与它的相逢;
他会知道,每一份职业都不容易,而他有选择的权利;
他会知道,每一分钱都是有分量的;
他会知道,父母的早出晚归与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时,给父母端水洗脚、捏肩捶背,不再是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的特殊作业,而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这个环节,是我们欠缺的,也是我们应该抓紧补上的。我们需要给孩子们补足的不光是对父母的尊重,还有对其他劳动者的最基本的尊重,应该让他们懂得每一个职业所能散发的人性光辉,这样他们就不会见到身沾尘土的农民工、清洁工便绕道走远,见到穿搭奇怪的小商小贩便议论嘲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值得尊敬。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职业启蒙从孩子抓起’太过荒唐,是将家长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太不人性化了!”但是,职业启蒙不是让家长效仿虎妈鹰爸要求孩子长大后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真正的职业启蒙,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让孩子尽可能地接触多种职业,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感地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付出行动。

希望每个孩子,未来都能不再迷茫,收获一份有幸福感的工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前100000+的父母已关注加入我们

亲子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