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特上流传一段视频,称中国在某些城市部署了移动核酸检测点,“随机”抓取市民“强迫”其接受检测。市民若不服从或检测结果呈阳性,就会被送去集中隔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中,两位身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和一位肩戴红袖章的黑衣男子坐在一辆移动蓝色三轮敞篷车的车厢内,男子手持喇叭对外功放:“移动核酸检测点,招手即停,进行极速……”随后的画面显示,他们为路旁的一位黄衣女士进行了咽拭子检测。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该推文在推特上的播放量达4.6万次,转发近千,并获得近900次点赞。此外,另有其他多个推特账号也发布了类似的视频,播放量亦达数万次。
那么,国内是否真的有城市设立了移动核酸检测点?这项措施又是否“强制”?
相关视频来自何处?
在微信平台上以“移动核酸检测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一篇由人民网发布的,题为《招手停!移动核酸检测车开进社区》的文章。
该文章发布于2021年10月26日,内嵌有一段长达41秒的视频。经比较,人民网视频的开头前9秒部分与推特网传视频中的画面内容基本一致,但两者在剪辑时长上存在差异。推特上的视频长达15秒,较人民网视频的相关内容部分多出6秒。
澎湃明查在对“招手停”服务进一步检索后发现,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另有一段长达15秒的视频,标题为《兰州抗疫,移动核酸检测点,招手即停,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抗疫人员辛苦了,致敬!兰州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视频由“零点公社”账号于2021年10月25日发布在平台上。除背景音乐外,视频的时长与内容和推特上网传的视频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人民网原视频中第10至30秒显示,有市民在“招手停”主动停下并进行了核酸检测。在视频第33秒处,有路人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移动核酸车检测是否方便时回应道:“方便,我们市民能够随时享受到这种公共待遇(服务)”。

通过比对原视频与推特网传视频可以得出,该推特中关于“随机抓取市民强迫其进行检测”“如有市民不服从或检测呈阳性,将被送去集中隔离”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尽管推特上的视频并未对原视频中对应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却有意隐去了路人主动上前进行核酸检测的画面和接受采访的画面,其传播的信息并不完整。
“招手停”是否强制?
人民网发布的文章介绍了“招手停”服务启动的背景:“10月24至25日,甘肃省兰州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由‘社工委’成员组建的移动核酸检测‘招手停’开始运行,为辖区居民提供流动式核酸检测服务。”
2021年10月24日,针对起始于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新一轮本土疫情,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市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的通告》,要求广大居民主动服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安排,积极配合做好样本采集工作。
10月25日,甘肃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强调为加强对核酸检测全过程、各环节的组织实施,兰州市以小区为单位配备了相应检测力量,按楼栋、分单元、分批次有序组织群众进行采样,加强采样工作精细化管理。并组织党政下沉干部、志愿者形成专人专班负责,全力推进快速转运体系建设,做到核酸检测全流程高效运转。
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书记徐慧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辖区中有很多老人不方便走到核酸检测点,为此我们设立了移动核酸检测 ‘招手停’,最大程度上方便群众。”
据此,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推出“招手停”的初衷是为了便民服务,配合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工作进程,而非“随机抓取市民强迫其接受检测”。
除了兰州,还有哪里能“招手停”?
据了解,兰州推出的“招手停”流动核酸检测服务在国内并不是孤例。河南新闻广播报道曾在2021年8月15日报道,在郑州市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中,郑州采用了移动公交的形式为居民做核酸检测提供便利。通过这种“移动小方舱”的形式,受检人员只需站在窗外,采完即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9日,《新京报》报道,在当天呼和浩特的第二轮核酸检测中,当地公交总公司推出了400辆公交版的“核酸采样流动车”来代替帐篷成为新的核酸检测点。除基础的核酸检测功能,这类集提供暖风灯光、供人员休息以及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核酸检测车还能够有效缓解当地疫情防控物紧缺,社区场地不足等问题。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的便利性,呼和浩特还在10月30日推出了“党员流动采样车”驶上街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招手即停,即停即做”的流动式核酸检测服务。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长和廊街道“党员流动采样车”行驶在街头,为居民提供“招手即停,即停即做”流动采样服务。

综上所述,推特上流传的关于流动核酸检测点的视频画面本身真实存在,但流动核酸检测点实属便民服务,推特中“强迫市民进行核酸”“若不服从或检测结果呈阳性以及送去集中隔离”等言论纯属子虚乌有。
(核查团队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指导老师吕楠。澎湃新闻实习生郑淑婧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