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天潼路791号的河北大戏院曾是上海小有名气的剧场,它为天潼路上的居民带来了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1958年,河北大戏院改为玉茗楼书场新址。玉茗楼书场诞生于1885年,是上海开设时间最早、最长的书场。现书场已归并于宋园茶艺馆名下,继续传承百年文脉。

文/惜珍

天潼路上看戏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场曾为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化娱乐

当年天潼路街市大小店铺杂陈,不但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美食,在文化娱乐上也是不缺失的。天潼路791号的河北大戏院就曾是上海小有名气的剧场,它为天潼路上的居民带来了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是我最早的文化启蒙之地,培养了我对传统戏曲的爱好。

河北大戏院建于1945年,它没有显赫的戏院门头,看起来只是一幢外表朴素的普通二层楼房子,很契合这个街区低调不张扬的本色。简陋的售票处设在底楼左侧,右侧有木头楼梯通往二楼剧场,观众厅有500个木板座位,几根红漆圆柱使剧场大厅显得古朴典雅。河北大戏院主要演越剧,俗称绍兴戏。天潼路居民以江浙地区为主,看一场源于家乡的绍兴戏可以抚慰他们的乡愁,所以戏院开张后生意很好。

越剧原本没有剧本和固定的唱词,仅有故事梗概、人物名称和相互关系的“幕表戏”,演出时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演员开始对越剧进行革新,有了剧本和导演,并从京昆话剧中学习了编剧、唱腔、舞蹈等表演手法,让越剧有了新生命。河北大戏院开业时正是新越剧在上海开始流行起来之时,很快便成为上海主要的越剧演出场地之一,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尹桂芳和徐玉兰就经常在河北大戏院演出,上演许多越剧传统剧目如《何文秀》《北地王》《沙漠王子》等。据越剧名家王文娟回忆,年仅19岁的她当年跟随竺素娥老师来到天潼路上的河北大戏院,在这里王文娟首次挂牌头肩花旦,与竺素娥搭档演出了《碧玉簪》《盘夫索夫》《贩马记》等剧目,从此脱颖而出。虽然在河北大戏院演出时间不长,却成为王文娟艺术生涯中一个重要转折点。

除了越剧,河北大戏院也演俗称宁波摊簧的甬剧。有名的堇风甬剧团在那里演过传统戏《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等,我家是宁波人,自然不会错过。外婆说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很小的时候,我的脚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哭闹不停。当晚,外婆抱着我到河北大戏院去看戏,舞台上大幕一拉开,我居然马上不哭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看,安安静静地一直看到结束。此后,外公、外婆便经常带我去看戏,因为戏院就在我家弄堂的斜对面,走几步就到了。无数次,深夜散戏后,我左手牵着外公,右手拉着外婆,欢喜雀跃地走在静静的天潼路上,脑子里还是刚才看过的戏文。

也许是为了增加票房收入,曾有一度,河北大戏院每逢星期天加演早场,有越剧,也有甬剧,票价低廉,来演的都是一些小剧团。外婆带我去看过几次,每次演的戏都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布景,演员的化妆也极简单,小生演员甚至不穿靴子,只穿自己的布鞋。这种粗陋的演出,自然是没有市场的,不久就停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鸣亮 摄

1958年,趋于萧条的河北大戏院改成了玉茗楼书场。玉茗楼书场原先在老闸桥堍的福建北路2号,原名玉茗楼,诞生于1885年,其时正当苏河湾区域老闸街和唐家弄崛起之时。当年,这一带人烟稠密,大批里弄住宅相继涌现。苏州河畔,车来船往,百业兴起,一片热闹景象。这时,有个叫张金元的姑苏商人看到了商机,他在老闸桥堍东侧一排旧式楼房最南两间(今福建北路2号)的楼上开设了书场兼茶馆。

书台上放着古式状元台和摆脚凳,台下放置板凳与八仙桌若干,大约有200只座位,听众围桌而坐,边喝茶,边听书。根据听众中船民较多的特点,还在楼下附带开设了浴室和点心店,点心店从早到晚全天供应,浴室则从中午开到深夜。

书场取名玉茗楼,寓“金枝玉叶,香茗合璧”之意。每天早、中、夜三场。后来,张老板因故将这份产业转让给了一位姓朱的老板,他聘请了一位名叫王长林的经理,王长林是个酷爱评弹的书迷票友,于此行交际甚广,为人精明干练,讲信用,重义气。他把聘请什么样的先生来压住书场阵脚,吸引观众放在首位。王经理首先请到素有“飞机英烈”雅号又与他私交极好的评话名家张鸿声来迎客,并由其举荐特聘当时有“评弹皇帝”美誉的严雪亭来压轴、送客,堪称珠联璧合。

玉茗楼出现了场场爆满,生意红火的盛况。他还亲自到苏州、常熟等评弹名家云集地物色演员,相继请来了张鉴庭、张鉴国、朱雪琴、刘天韵、吴君玉等评弹名家,很快使玉茗楼成为说书人出道、出名的一块金字招牌。

久而久之,书界遂有“若要出名,先进玉茗”之说。据说评弹泰斗蒋月泉的父亲蒋仲英早年曾在玉茗楼做过案目,发迹后成了玉茗楼的常客,经常会带上儿子蒋根生到玉茗楼听书,蒋根生就是蒋月泉,那是他拜的先生张云庭给他起的艺名。据说,评弹名家周玉泉也曾很长时间在玉茗楼说《玉蜻蜓》。

玉茗楼搬到天潼路后,书场设在二楼原先的戏台上。从一侧楼梯上去,迎面一个拱门,走进拱门便是观众厅。红漆雕花的木柱,闪着幽幽灯光的精巧宫灯,绘着淡雅水墨画的四壁,勾勒出带古味的江南风情。舞台上摆放着蒙有粉藕色锦缎的书台和木椅,台下是十几排深棕色藤椅,藤椅的把手上有放茶杯的茶托,头上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式样、带着吊灯的吊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鸣亮 摄

玉茗楼书场的音响也好,坐在最后几排也能听得很清楚,让人体会到百年来被誉为“春申第一楼”的独特风情。天潼路本来就住着不少来自苏州无锡的居民,家门口的书场为他们带来了熟悉的乡音,满足了他们怀念家乡的情结。加以书场环境好,价格又亲民,生意一直很红火。

不过,对于像我这样的小孩子来说,书场的舞台上只有两位说书先生,哪有戏院的舞台热闹好看,外公外婆有时去书场听书,把我带去,我坐不住,在书场里跑来跑去,他们后来便不带我去了。但他们有时会带我去北京路上的丽都大戏院和南京路西藏路口的国联大戏院看越剧。虽然也都不远,穿过浙江路桥走一会就能到,但毕竟没有在河北大戏院看戏那么便捷温馨了。

作者介绍

惜珍

惜珍,本名朱惜珍。上海作家。

著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专著。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至今已多次重印,其电子书已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引进。

2018年与朋友共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面朝地中海的房子》。

2020年被评为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2021年出版散文集《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册),以作家的眼光去写城市的前世今生,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城市画卷。

旧日书场(摄影) 肖鸣亮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