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还有印象。这场发源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三年后“消失于无形”,但其造成的影响,一直影响到现在。

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消费需求下降,美国老百姓没钱了,进口需求锐减。

彼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潮阶段,对海外市场依赖程度较高。为了应付外贸下跌,我们启动了“4万亿”救市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万亿”托住了中国经济的底盘,却造成了产能过剩。这几年,我们实施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大抵与“4万亿”多多少少有些联系。

作为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情况更糟。2008年,新当选的奥巴马刚一上台,没来及兑现竞选承诺,就赶上了自冷战之后最大的金融危机,奥巴马化身“救火队员”,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时代。

后遗症明显,美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直接导致了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这几年,美国的乱象:特朗普现象、“黑命贵”骚乱、抗疫乱象均与次贷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次贷危机究竟是如何酿成的?美国楼市为何会崩盘?究竟谁该为这场危机负责?

金色的九十年代

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楼市崩盘,根子烂在克林顿身上。

克林顿在美国的名声很好,他执政时(1992年-2000年)赶上了冷战红利,前苏联轰然倒塌,美国成为冷战胜利者,单级霸权确立。

前苏联和东欧国有资产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体“洗劫”,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购入苏东国家的实体资产,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72%的资产是金融产品,股市是美国经济的压舱石。从苏东国家掠夺来的实体资产推高了美国股市。

克林顿时期,每个美国中产家庭都在股市中分到了红利,收入中位数连续正增长——此后20年,收入中位数不是下跌就是停滞。

所以,《华盛顿邮报》把克林顿执政时期称为“金色的九十年代”。

但美国还有20%最穷的人买不起股票,他们无法分到股市红利怎么办?克林顿有办法,鼓励穷人买房。

美国人一直不大喜欢买房,至少1970年之前是这样。70年代之前,美元还叫美金,因为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各国存了美金等于存了黄金,所以当时西方各国均实行资本管制,严格限定美金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战爆发后,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国家要印钱打仗,但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黄金,钱不能瞎印。

印多了,美金贬值,威胁金融霸权。为了方便印钱,尼克松宣布美金与黄金脱钩,以后别的国家拿着美金不能来美国兑换黄金了,史称“尼克松冲击”。

西方阵营为了配合美国战略,纷纷结束资本管制,世界进入了金融自由化时代。美国也得以增发货币,这就是为什么美元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

增发的美元除了流入股市,另一大领域就是楼市。1970年之前,美国老百姓买房的人不足45%,2008年时猛增到68%。一个庞大的房地产市场被催生了出来。

疯狂的“零首付”购房

90年代,美国楼市一片欣欣向荣,克林顿为了照顾穷人,鼓励他们买房赚钱,开始支持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给穷人放贷买房。

房利美、房地美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美”字,很显然和美国政府有着很深的关系。其实,他们成立之初是国企。

美国政府通过这两家公司购买银行的房贷债券,借此稳定房贷利率,为银行托底。

1970年之后,房利美、房地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转变为私企。因为国企在美国经济语境中,有点“原罪”,是效率低下的象征。

但联邦政府还是给予了他们“政府赞助企业”的显赫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他们可以不纳税并从政府拿到低息贷款,代价则是他们要配合政府政策。

1995年,克林顿发布政令,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穷人房贷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42%。银行一看,政府都支持给穷人发房贷了,我们还等什么?

反正债券有“政府赞助企业”兜底,风险极低。银行开始加速给穷人放贷。

穷人拿到钱,买了房,资产水涨船高,自然高呼“克林顿万岁”。2001年,小布什上台,萧规曹随,他继续克林顿政策,把房利美、房地美购买穷人房贷债券的比例提高到56%。美国楼市彻底陷入疯狂。

2004年,国内有新闻报道说,温州炒房团大肆在纽约买房,正是得益于此背景。“近几年,纽约房价不断上涨,平均每年要涨15%左右。现在纽约长岛区的平均房价已是20年前的4.5倍了”。

根据Case-Shiller房价指数,2002年-2007年,整个美国房价平均上涨了60%。

疯狂的开发商为了快速买房甚至推出了“零首付”的房子——穷人一分钱不用花,去银行办个贷款就能拿到一套房。美国穷人趋之若鹜,生怕错过财富快车。

讲道理,克林顿和小布什的初衷是好的。让穷人能通过房价的上涨,分得经济增长的红利。但穷人还贷能力不足,出现了不少逾期贷款。

银行把这些有较高逾期风险的贷款打包成“次级贷”,转手卖给了房地美、房利美。“两房”又把“次级贷”分销到各种金融机构,降低自身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金融机构都在转手“次级贷”,自己风险是降低了,金融系统风险却成倍放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爆发后,奥巴马会如此紧张,整个美国金融机构都卷了进来。

穷人还是被洗劫了

2008年,次级贷终于扛不住了。房利美、房地美算了下账,有700亿美元的贷款逾期,按照20倍杠杆算,波及金额高达1.4万亿美元。

“两房”请求美国政府托底,发放紧急援助。冲击波很快蔓延到银行、楼市、股市,房价开始崩盘,据统计,美国每4套住房,就有1套资不抵债——房产价格比所欠贷款还低,这谁还还钱?穷人直接不要房子,跑路了,重新回到一贫如洗的状态。

奥巴马只能选择印钱救市,给金融系统“输血”,套路也很骚:无限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号称“印钱而不增加通胀”,美国版“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量化宽松的套路是,政府印国债给美联储,美联储拿到国债开始印钱给政府。政府拿钱购买企业的“次级贷”,让他们有钱给银行还债,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等于说,政府给“次级贷”兜底,钱只流入金融市场,没有冲击到物价。大家日子还勉强过得下去,倒霉的是美国国债直线上升。

量化宽松效果明显,美国楼市暴跌被止住了,2012年累计跌幅控制在27%,没有崩盘。

但副作用更大,由于钱没有发到穷人手上,而是流入金融市场,得益最多的还是手持大量金融资产的富人。

美国穷人把量化宽松后的经济复苏称为“K型增长”,K型上扬的一部分是10%的富人,下降的一部分是20%的穷人。

其实,奥巴马8年任期都在给次贷危机“擦屁股”,没干什么正经事。“重返亚太”“制造业回归”“变革”等承诺一个没实现。

2011年,美国穷人掀起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把斗争矛头直指在金融市场大获其利的富人。穷人提出了“99%穷人吃1%富人”的口号。

虽然,运动最终被警方武力驱散,但贫富分化的鸿沟依旧存在。

民主党议员伯尼·桑德斯表示:“一位美国大学生,刚一毕业就要还5年的助学贷款,结婚后又要还30年的住房贷款,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事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结束金融剥削。”

桑德斯认为美国病在国内,要求向富人开刀,缩小贫富差距。美国金融家岂能答应?金融家控制了美国85%的经济,不能允许一个反对他们的人上台。

桑德斯多次竞选总统,第一轮就被淘汰。有网友嘲讽说:“击败桑德斯的不是民众的选票,而是金融家的钞票。”

金融家把目标投向了善于转移矛盾的特朗普。特朗普把美国衰落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低素质移民、不公平贸易、制造业流失等,美国内部没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催生了特朗普上台,美国进入了民粹时代。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