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有多个注册主体为房地产营销公司、文化传媒类公司的自媒体账号发布所谓“重磅消息”称:国务院规定半年内必须放开楼市全部限购。

此外,关于“房地产市场解开限购已经箭在弦上”的分析观点也颇为吸引眼球。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房住不炒”成为基本国策后,今年5月,住建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并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切实加强资金管控、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6项明确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连万科这一体量的地产商在明面上都只能高呼“活下去”,更不要说其他小地产商了。据报道,前段时间在某房地产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公司老总坦陈要是回款任务完不成就出售股权和地块;地产商降价清盘引得原业主打砸售楼部要求退款的事件频发;不少在建项目均停工等待资金。。。种种现象说明:地产商的资金链确实出现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一现象可以从政策的演变看出端倪,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中,“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一项既定国策。前段时间大力宣传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个税专项扣除,各官媒一起宣传“消费升级”无非就是要改变民众的消费习惯,用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代替低端商品。

而房价,作为吞噬六个钱包的利器。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肯定要被遏制,不然民众消费能力就会被钢筋水泥吞噬,就完不成用消费倒逼产业升级的任务。同样的道理,作为吸引居民资金另一“巨兽”的股市在当前条件下也必须“熊”下去。前几日央行降准,被解读为股市红利,但A股开盘一个跌停,直接打破了不少人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白了政策走向。再看现在股市楼市哀鸿遍野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其实,从房地产营销公司、文化传媒类公司发布虚假新闻“提振”市场信心就能发现,房企确实负债挺高,不少房企确实挣扎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于是,他们便只好铤而走险,发布虚假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虚假信息的发布者为自媒体。自媒体创立之初,本是作为草根人群发声的渠道,让每一个体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自律,不少自媒体运营者动起“打家劫舍”的念头,以发布负面信息为要挟,敲诈勒索收取企业“保护费”;把“拿钱办事”的恶习发挥到极致,什么样的软文都写,什么样的硬广都接,只问报酬不问是非;大搞“瞒天过海”,以院长、专家自居,虚设医学成果和养生误区借机卖假货;贪吃“人血馒头”,为扬名立万不惜“消费悲情”“消费逝者”;掘金“人性丑陋”,大肆渲染明星绯闻隐私,“黄赌毒”化身“鸡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报道,目前有不少自媒体以要挟地产商为生,通过编写地产商的虚假负面消息,逼迫地产商满足自媒体的要求,收“保护费”。更有不少自媒体人从正规记者转型而来,熟悉春秋笔法和法律规则,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地带,以此敲诈房企。

而此次虚假新闻事件,无非是房地产公司“反客为主”,利用自媒体罢了。

03

“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随着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房地产已经过了市场的爆发期,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日后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当然,让房价全面

崩溃也不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媒体也一样,已经从不计其数向适者生存转向、从参差不齐向百炼成钢转变、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先转型的关键期。打磨高品味、高质量产品是唯一的赢者王道。

泡沫正在破灭,浮躁正在退场,过去不曾有“天上掉馅饼”“得来全不费工夫”“空手套白狼”的好事,如今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样不会有投机取巧、网开一面的可能。算盘不管怎么打,千万别打错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