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53

那么,拉尼娜事件会导致今冬气温偏低吗?今冬是冷冬吗?

拉尼娜≠冷冬

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分析,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但是,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冷冬/暖冬≠实际体验

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其专业且细致的气象判定标准,它有时并不等同于我们的实际体验。

以去年冬天为例。去年我们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中,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

去年冬天不冷吗?当然冷过,而且是冷到破纪录。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们先后经历了四场大寒潮(分别是2020年12月12日—12月15日、12月28日—12月31日和2021年1月5—1月8日、1月14日—1月17日)。尤其今年1月初的超级寒潮,极地涡旋直接南下延伸到了我国东北地区,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经历四场大寒潮为什么还是暖冬?因为今年2月,我国又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回暖过程,把气温由偏冷拉成明显偏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端天气正在成为常态

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需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

  • 3月,北方遭遇3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两次为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

  • 5月至6月,极端强对流天气频繁上线,造成不同程度人员伤亡;

  • 7月,北方接连遭遇两轮极端强降雨,河南成强降雨中心,暴雨成灾,引发全国关注;

  • 9—10月,刚过去不久的罕见秋老虎又带来了“史上最热国庆假期”。

不仅是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极端事件,欧洲灾难性洪水、北美罕见高温热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欧洲罕见高温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等,都在宣告一个事实——

极端天气正在成为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文表示,2020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创下新纪录,年增长率高于2011年—2020年平均水平,并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仍在继续。全球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还将继续增大。

而此时的广东

仍纠结在入秋难的道路上

“你哭着对我说,入秋都是骗人的”

看看昨天猝不及防的“烤鸡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被热得睡不着(还有蚊子!)的

小伙伴请举手~

可是!

长袖别收呀喂~~~~

新一轮降温要来了!

这波冷空气今天到货!

降温幅度在——5℃左右

气象台预计

周末两天受到短波槽和弱冷空气影响

广州阴天有分散小雨

最高气温下降明显

由昨天的29.8℃下降到只有24℃左右

大家都关心周末天气如何

最新预报看过来↓

气象台预计,30日,韶关、清远、珠江三角洲和粤西的北部市县阴天间多云,有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小雨或轻雾,最低气温:粤北市县15℃~19℃,其余大部市县19℃~22℃,沿海部分市县23℃左右;

31日-11月1日,珠江三角洲西部、韶关和清远市阴天间多云,有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轻雾和局部小雨,31日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15℃~18℃,其余大部分市县18℃~21℃。

海上大风预报:30-31日白天,广东省海面东北风5~6级阵风7级;31日夜间起,各地省中东部海面风力将逐渐加大到6-7级阵风8级。

今明降温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为下雨体感清凉

前几天习惯了夏装的小伙伴

别忘了添衣

周末出游记得带雨具和一件薄外套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

“这波冷空气怕不是个假的?!”

别急

大家期待的“硬货”——强劲冷空气

已经安排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当当~当~~~~各位街坊

下一张“秋天体验”券时间为11月7日前后

预计会来一波“气温跳水”!

提前透露下:据@中央气象台 11月4日起,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华北北部等地还可能飘雪。

当它来到广东时,降温幅度估计是能加件外套的程度。据15天天气预报,11月7日起,广州气温有明显下降,最低温降至14摄氏°。请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

转载声明

农财宝典综合广州日报、广东天气、中国天气、广州天气、央视网、国家气候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 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热点回顾






2021’“中华好蟹”大会

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

重磅来袭!

为了推广优质大闸蟹品牌,作为水产专业领军媒体,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打造出承载面更广更全的公域品牌“中华好蟹”,自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寻找中华好蟹“已成为行业标杆活动,得到行业人士广泛认同。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知名科研院校、权威检测机构、影响力行业组织等,继续“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公益活动,围绕“好苗+好水+好料+好管理=好蟹”,策划事件营销,寻找各大主产区优质河蟹养户,树立高品质高效益的典型;探访崇明、启东、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基地,走访全国河蟹主产区扣蟹、成蟹养殖塘口及规模化养殖场,强化业内对品牌蟹苗的认识,建立好蟹苗标准,树立产业新榜样,从源头上推动中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

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

指导单位: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

战略合作单位:

联合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加入)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

— 时间地点 —

11月·江苏

— 活动形式与流程 —

(1)启动活动,线上发酵预热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线上启动“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活动,设计创意广告与 H5 在朋友圈刷屏、制作抖音、快手视频、发布微信广告等,持续在线上发酵,最大限度覆盖河蟹主产区从业者。

(2)实地走访、直播大眼幼体繁育基地,扣蟹养殖基地、成蟹养殖基地

制作活动旗、横幅、海报等,内容元素包括“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主题等内容,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调研团走访、直播大眼幼体繁育基地,扣蟹养殖基地、成蟹养殖基地等,持续保持活动热度;走访调研结束后,“农财宝典水产版”、“蟹行家”微信平台推送相关报道,报道形式图文并茂,同时嫁接走访单位经营理念等内容。

(3)举行大型产业交流会、颁奖典礼

11月,在河蟹主产区江苏举办2021’中华好蟹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论坛,同期发布《2021中国河蟹最佳种质奖》、《2021中国好蟹苗品牌》、 《2021中国好蟹苗扣蟹养殖基地十强》、《育苗匠》、《养蟹匠》、《中国河蟹饲料品牌(育苗料、发酵料、成蟹料)》、《2021中国河蟹全产业链调研报告》等。

(4)打造线上云展会

利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资源,打造一个大闸蟹线上展览会,开设专家团、供货团、采购团,通过图文报道、政策解读、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闸蟹,打通养殖端—流通端—消费端。拟在大国渔业抖音小店上开设“中华好蟹”专栏店铺。“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成员优先进驻。

(5)全媒体宣传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蟹行家等多个微信平台、抖音、快手、报纸、杂志多位一体报道

— 热点话题 —

▶▷搜寻“育苗匠”TOP10

▶▷搜寻“养蟹匠”TOP10

▶▷搜寻“中华好蟹”TOP20

▶▷汇聚400名优质养殖大户、蟹苗经销商、蟹贩子

▶▷从“阳澄湖”大闸蟹区域品牌到“中华好蟹”全域品牌的升级打造

▶▷新消费形态崛起,大闸蟹销售如何抓住“云”风口?

▶▷邀请专家探讨解读最优养殖模式

▶▷权威专家解读河蟹饲料研究现状

▶▷河蟹产业的再延伸:河蟹的加工产业现状

▶▷从种、苗、养、投入品、渔机、加工等,寻找全产业链贡献企业、组织、个人

▶▷通过走访,跟着镜头带领粉丝们直击各地河蟹一线美景,品尝好蟹

— 参会对象 —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

业内专家学者

饲料、动保、苗种、

器械、加工、流通等人员

经销商

育苗高手

匠心养蟹人

流通商

详情请联系

扫码可购票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