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巴甲居藏寨出来,我们直奔四姑娘山。由于一路上道路水毁严重,并没有计划当天游览景点,估计到四姑娘山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下午3点的最后入园时间。但丹巴县城到四姑娘镇这段路还算完好,所以下午一点多的时候距离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游客中心只有十几公里了。

心里正盘算着今天就去双桥沟景区游览,距离游客中心还有七八公里就堵上了。走走停停,行进十分缓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直堵到景点闭园时间3点,距离游客中心还有几百米,就像好不容易赶到电影院门口,电影却刚刚散场了。看来今天游览的计划就这么破产了,今天还剩余那么多时间不知要做什么。

我还是不死心,让妻子去停车场停车,我下车直奔售票处,忘记了四姑娘山门票需要预约的,售票处只能领预定好的票,售票员说因为堵车可能有赶不到的游客会退票,让我看看有没有退票的可以当场预定。我赶紧打开四姑娘山的程序,一点到三点已经没有票,但早上10点到11点的还有3张票,问旁边的志愿者可不可以买这个时段的?说可以,马上下单,成功买了票。

景区门口只有两个游客在等车,我们后边又来了一家三口,偌大的班车,七个人就发车了,这时已经三点半了,这可能是今天最后一班摆渡车了。其实我很不愿意在最后一班游览景点的,因为行程会比较紧,秋冬时节天黑得早,所以光线不好,不好拍照,广播里会一直催促游客,游览变成了完成任务式的匆匆忙忙,没有一点意境。

可是顾得了一样顾不了一样,如果不去参观,只能早早地呆在宾馆里了,我们总是习惯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非常辛苦,但心里十分满足。

摆渡车开得飞快,一路上不停车,一直开到终点站红杉林,快到红杉林的时候,我们前边的一个小孩直接晕车吐了。

红杉林处在比较宽阔的谷地,整个山谷长满了红杉林,谷地的四周都是高大的雪山,有海拔4488米的阿妣山,海拔4545米的野人峰,海拔4942米的牛心山,海拔5428米的老鹰岩。大多数雪山的雪已经化尽,露出灰白色的岩石,一两座雪山在沟壑里还有少量的积雪。

十月初的秋色还不是很浓,红杉林还没有完全变成金黄色,树叶已经开始变黄,呈浅黄色,绿黄相间。蓝天白云下是伟岸的雪山,雪山脚下是披上秋装的红杉林,在树林里,地面上的苔藓和地衣变得金黄,在肃杀的寒冬来临之前,她们不惧刀子般的秋风,万物展现金色的辉煌,来迎接冬天纯洁的白雪公主。

刚刚才开始游览第一个行程,广播里就开始催促游客尽快向下一站,否则天黑前游不完所有景点了。我们顺着栈道很快走完一圈,回到车站。

游完红杉林乘车往下一站是牛棚子,这里有大片的草地,还有一座白塔,白塔旁边是布达拉峰观景台。到牛棚子的时候正好遇到夕阳西下,夕辉从山峰斜洒下来,照在草地上,草地已经泛黄,在夕辉下熠熠生辉,就像洒满了一地的金粉。

这里大片的草地比较开阔,两边是高大连绵的雪山,雪山下边是茂密的森林,森林下边是金黄的草地,最低处是清澈的溪流。站在草地上,向四周望去,雪山、森林、草地、溪流、夕阳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

下一站是四姑娜措,一座漂亮的湖泊。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夕阳已经落尽,山谷里光线暗了一些。幽兰的湖水平静如镜,可以看到山川树木的倒影,湖边的树林树叶已经发黄,在湖边的栈道上,可以欣赏到色彩斑斓的美景,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的天空、黄绿相间的森林、幽兰的湖水、灰白色的雪山组成了高原山川景色。

湖泊堤坝下方形成了一个瀑布,瀑布下方有一座桥到湖的对岸,对岸一大片草地上有几头牛在吃草。从对岸欣赏景色,又是不同的湖景,只是现在光线越来越暗下来了,已经接近六点了。我们赶紧上车赶往下一站。

摆渡车到了漂流入口,现在已经快六点了,天色更暗了,漂流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没有下车,但依然还是有部分游客下车要去漂流,时间十分紧张的国庆大假,人们不愿错过任何游览的机会,来晚了真的会留有遗憾,不能尽兴。看过游客拍摄的漂流视频,从河里的角度欣赏风景又是另外一种视角的美景,流动又清澈的河水,给景色增添了许多动感,和在栈道上欣赏的又有所不同。

接下来的隆珠措、人参果坪的景色平平,加上天色已晚,我们没有下车,出景区大门已经六点半,三个小时的游览时间非常紧张,因为来回的路程有六七十公里,仅仅来回路上的乘车时间就要一两个小时,下次再来要留足5个小时的游览时间才尽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