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因为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事情,太太把我拉进孩子班级的家长群。

以前家校互动的线上工作都是属于太太的职责,我只偶尔负责线下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家校互动群,突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群里面的家长昵称格式都是某某孩子爸爸或某某孩子妈妈。

而我却是以真实姓名作为自己的昵称,毕竟其他孩子父母很多是熟识的街坊邻居,大部分跟我都是70年代的同龄人,我们习惯用真实姓名或某个雅称作为微信昵称。

为什么跟孩子相关的情景,就一定要如此介绍自己呢?我不由一阵纳闷……

不一会,群里面的老师发消息给我,希望我统一群昵称格式,想了一会,我在群昵称后面无奈地加了备注,并没有放弃在群内用真实姓名的初衷。

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我从这个现象觉察到——身边的很多父母亲把孩子的爸爸或妈妈这样的角色,深深等同于自己本身,已经沉迷于父母角色当中。

带着这个疑惑,我问了几个旅居国外的朋友,他们对此感受颇深,因为西方的成人父母互相认识时,首先是很客气说出自己的姓名,然后才会解释自己是某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亲属于沉迷角色这种类型呢?沉迷角色对于亲子关系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沉迷角色的父母

亲子关系中,很多父母心中始终有个信念——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

即使,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四十多岁了,父母还是依然没有放下这个信念。他们还是强迫性地扮演父母亲的角色,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不会有真诚的关系。

始终抱着这种信念的父母,他们的思维逻辑通常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

比如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可以自己决定今天吃什么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沉迷角色的父母,对于孩子穿着打扮、日常饮食总是不停地唠叨。

他们认为孩子自主选择的穿着打扮是“不正经”或“坏孩子”的表现,孩子喜爱快速方便食品是“偷懒颓废”的表现。

甚至孩子都已经念大学了,完全能自我决定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沉迷角色的父母,对于孩子休学或换专业总是整天恐慌不已。

他们认为孩子的休学是“自毁前途”的表现,孩子的换专业是“擅作主张”的表现。

诸如以上例子的父母,其实是过度沉浸在父母的角色框架中,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一直没有长大,始终需要父母的照顾。

▊ 沉迷角色让孩子自责与悲伤

这里,我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

每次我回家乡探望母亲时,总会想到中午先请母亲去酒楼吃顿饭,然后再约儿时的朋友、同学,在外面定个饭店的包厢,大家晚上在一起好好聚聚。

这个想法,从我参加工作开始,已经将近三十年了。可是,母亲始终不接受我这样的习惯,认为我这是铺张浪费,不愿意吃她做的饭。

说实在的,我母亲做的饭的确难吃,从小我就这么认为。所以,我初高中时经常找借口去饭菜做得可口的爷爷奶奶家写作业、吃晚饭。

但是,当时的我不敢说出来啊,害怕这样说了,母亲会伤心难过,试问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怎么能让母亲为回家吃饭的小事而伤心?

于是,我一直回避这件小事中带来的压力,常常委屈自己,不敢告诉母亲,自己在外面已经跟朋友吃过饭了,只能无可奈何地回家再重复吃一次。

每次母亲看到我回家吃饭,她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时的我就感到有罪恶感,头脑中就会自责,我怎么能这样对待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母亲?

往往自责过后,我又开始为自己的言行不一致感到悲伤,为什么?

因为,我的悲伤是自己已经完全独立了,有权利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喜欢回家吃饭,只是为了逃避母亲唠叨总给我施加压力,才无可奈何回家吃饭。

然而,母亲还常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在为儿女无悔付出,尽责任,实际上是因为母亲很恐惧,她不知道拿掉“妈妈”这个角色之后,自己该怎么办!

我认真觉察回家吃饭这件小事当中,自己当时的感受与想法后,终于某天,我跟母亲说:“我回来只是因为想你了,你能允许我回家后自由选择吃什么,跟谁吃吗?”

母亲当时就慌张了,满脸难过失望的表情跟我说:“你是不是嫌弃妈妈的饭菜做得不好?我知道你其实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可我也是为你好啊,外面的饭菜多不卫生啊!”

这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我的母亲只有通过“妈妈”这个角色,才能体现自己在儿女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要让她把这个角色拿掉,谈何容易?

当我们的母亲始终用“妈妈”这个角色在和我们讲话的时候,我们除了知道“妈妈”这个角色以外,我们不知道甚至不认识她是谁。

同理,我们也不会告诉妈妈们,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发现,原生家庭成员之间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情感交流。

于是,假设我们有心事,就算告诉自己的朋友,也不会告诉自己的父母。

▊ 为什么跳不出父母角色?

当我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作反思案例后,我越来越觉得:

你始终用父母角色去连接孩子,怎么能够与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呢?对孩子来说,当你仅仅是父母的身份,是无法满足孩子精神需求的。

孩子更需要平等、尊重、自由的家庭环境。你需要常常跳出父母角色,去尝试与孩子世界同频的身份,才能满足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然而,当身为父母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时候,而你的自我感可能全部或者大部分都是从它而来的话,父母的角色很容易就会被过度地强调、夸大,而且控制了你。

比如,很多叛逆厌学孩子的父母,其教养行为背后是无意识地否定孩子或压制孩子,一开始的力度通常都不大。

但是,孩子想要被尊重、被理解,不想听父母的,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导致父母不断加深“你不是好孩子”的假设,总执着于“怎么做个好父母”的期待,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沉迷角色中而不敢跳出来的时候,才会像哥哥一样来教训弟妹,或者像父亲、母亲一样来控制自己的孩子。

可是,从小到大,我们对爸爸妈妈的话,既听烦了也听腻了。那么,我们到底敢不敢把自己的角色拿掉呢?

当我们把自己的角色拿掉的时候,我们又是谁?

比如,当我们身为一位儿子的时候,我们爱自己的母亲;当我们身为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喜欢母亲这个人。

当我们身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我们讨厌母亲自私、控制、不信任和负面情绪的那一面。

同样,我们真的很恐惧面对孩子,跳出父母角色之后,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也许是,那些总是焦虑、担忧孩子的父母,至今无法跳出角色的合理解释吧。

▊ 最后的话

所有孩子的最大悲哀和不平衡就是:

当我们与父母在讨论某件事情的时候,她们习惯性用“妈妈”或“爸爸”这个角色的权威来给孩子施加压力。

比如,我是你妈妈,你就要听我的,不然你想要怎样?

可是,控制是双向的,当我们试图想控制或者掌控别人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别人反控制或者反掌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回过头来认清自己的角色,我们要不时地问问自己:“如果今天我把这个父母角色拿掉了,那么我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踏上了心灵成长之旅。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教练,父母心灵成长顾问,1对1教练式指导叛逆厌学的孩子父母,在亲子教育与心灵成长领域,发现问题的真相,厘清教养的认知偏差,掌握适合自己的教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