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几年前,具体几年忘了,一位年纪大了的摇滚歌手保温杯里的枸杞上了热搜。如今秋意渐浓,我穿上的一件轻羽绒成了很多人惊讶的对象。

玮几曾说,冬天要迟加衣,春天要迟减衣。往年我都遵循这条建议,今年没能守住,是真怕冷。尤其是早晨,冷风一吹,我就忍不住打喷嚏,然后是流鼻涕。一天早上去买包子,几个喷嚏过后,鼻孔一凉,清水鼻涕出现了,止也止不住。尴尬的是身上没带纸,幸好清晨路上没什么人,要不就丢大发了。

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自然就是加衣服。这没什么好说的。

上周突然想找散文看。看了一圈,还是周作人的东西最合我现在的口味。其中一篇提到了桐城派,我于是又想,何不去看一看桐城派的文章?

我于是退出《周作人散文》,搜索桐城。结果有很多,但多只有纸质版。其中一本《桐城派散文》,只2.7万字,可以马上阅读。

这本小书介绍了桐城派的创立,传承和繁盛,介绍了主要作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不过最后的衰败说的很简单,只说是因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影响,且文言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增长了很多见识。古代不止有八股,还有古文,讲究义、法、神和气。义,就是文章要言之有物;法则是文法、章法,就是文章要错落有致、详略有度而井然有序。至于神和气,那就是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抽象的更高级的东西,比如老编辑说的“口气”。桐城散文是一个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我说的只是我能理解到的一点皮毛,本书另一个重要收获是方苞推荐的作为“义法”说的典范文章——司马迁《货殖列传》。

作为名篇,《货殖列传》我自然早有听闻,但居然一直没看过,或者即使看过,如今也全无印象。总之,相当牛逼。文法方面,先贤方苞已经说了,内容则是关于商业和贸易。讲了很多,打印出来有15页,我还只看到一半。如果写在竹简上,这一卷恐怕有点重。

秋意浓,适合看书。